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1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业:创业英雄的创业故事

[复制链接]
BYH    

193

主题

4

听众

3万

积分

榜眼

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11-25
最后登录
2010-5-12
积分
33863
精华
0
主题
193
帖子
23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7 02:0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创业英雄的创业故事 ——著名浙江企业家和市委书记报告摘录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发展奇迹,也创造了富有浙江特点的发展经验。 1月9日,应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邀请,来自浙江的两位市委书记和4位著名企业家在南京作了一场精彩报告。 “敢冒天下人不敢冒的险,敢吃天下人不愿吃的苦,敢赚天下人不敢赚的钱”,“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过人的勇气、胆识和吃苦精神,造就了浙江一大批创业英雄。 在外国人的土地上,做外国人的老板 鲁冠球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 从7个人、4000元起家,用34年时间,他把万向集团带进了国家520户重点企业行列,本人也跻身中国最著名的富豪阵容。2003年,万向集团实现营收152亿元,利税13.3亿元,出口创汇3.78亿元。 从1969年的小“铁匠铺”,到宁围农机修理厂、萧山万向节厂、杭州万向节厂、浙江万向集团,再到今天的万向集团,名称改变10次。每次改名,都是生产力的一次解放。 办企业,谁都想做大,为什么有人做到,有人做不到?关键是要实事求是制定战略,持之以恒实施。制定战略,要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这样我们的精力、财力就更加集中,每做一件事,都会成为一次积累。实施战略,我们强调锲而不舍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投入,制造业投入大,见效慢,如果决心不大或者投入力度不够,很可能会半途而废。上世纪70年代,我们制定“求实、图新”战略,日创利润1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也达到1万元。80年代,我们制定“立足国内创业,面向国际创汇,扎根企业内部,脚踏实地工作”战略,日创利润1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也达到了10万元。90年代,我们制定“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运作、国际化市场”战略,企业日创利润100万元,员工最高收入也达到100万元。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万向34年持续、稳定发展,“奋斗十年添个零”,年平均增长25.8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也好,企业也好,凡是能够融入全球化的必将有所作为;而游离于全球化之外的,注定发展越来越困难。万向大胆地“走出去”,从产品走出去到人员走出去,到企业走出去,已经在八个国家,兼并、收购、设立了26家公司,其中有美国上市公司——UAI公司、“百年老店”洛克福特公司、世界上万向节专利最多的企业——美国舍勒公司,成为世界上万向节专利最多的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范围,逐步扩大,层次不断深化。美国伊利诺州政府命名了“万向日”,以表彰万向对该州经济的贡献。现在,我们是在外国人的土地上,用外国人的资源,做外国人的老板,赚外国人的钱。   翻围墙,翻进国际市场 邱继宝 飞跃集团董事长 上个世纪70年代末,邱继宝到东北补鞋3年,用积累的资金学技术造缝纫机。1986年租房创办缝纫机厂。目前企业拥有总资产15亿元,成为全国同行排头兵,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去年销售产值31亿元,利税2.54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 18年艰苦创业,飞跃在困难中发展,发展中壮大。 1986年,我办了厂生产缝纫机,产品市场渐渐从台州扩大到浙江和全国。1989年,第一个危机来了,我们一没品牌,二没技术,三没资本,四没有完善的市场网络,而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千方百计想产品怎么销出去。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产品是怎么打进国际市场的。1989年,我请浙江的一家外贸公司把我的产品带进了广交会,自己也想直接会会客户,但是进不去,只好翻围墙,被广交会保安罚款50元,罚站半小时,这些没有阻挡我进入国际市场的信心。我通过那些天天在深圳香港进出的人,花500元买了一本香港电话号码本,找到香港的经销商,把产品拍成照片寄过去,又坐车去温州宁波邮局打国际长途。香港经销商说产品太落后,没人要,说可能南美洲、非洲能要。冲着这个“可能”,我找省外办借了一个翻译,去了南美,当年就挣了2万多美金!这是我走向国际市场的开端。从1989年到1994年是最顺的5年,飞跃出口增到千万美元。1994年底,我遇到第二个危机。一方面,南美洲出现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又遇上了国内政策调整。双重打击使飞跃差点死掉,却也推动了飞跃的发展。我没有坐等南美经济复苏和国内政策调整,开始跑中东、跑非洲、跑东南亚。两年努力,与50多个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出口额达到2600万美元。又好了不到两年,危机再来。1997年初,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我在东南亚打开的市场遭到严重冲击。我想,这辈子邱继宝怎么这么倒霉,困难老是降临我的头上,后来一想问题还在自身,产品档次不高,只能和发展中国家打交道。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不够稳定。要有本事,就应该把产品卖到欧美发达国家。通过3个月努力,发达国家需要的产品,我们开发了出来。同时,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货币贬值,从韩国、日本引进了大量设备,使生产装备达到国际水平,产品也达到了国际水准。1998年出口达到3000多万美元,产品50%销往发达国家。去年出口产品65%销往欧美。 我的体会是,民营企业解决困难的唯一办法,只能是发展;继续发展,才能在发展中解决困难。过去我向国外推销缝纫机,现在全世界的经销商来买飞跃的产品;过去,我们千方百计到国外办展览会推销产品,现在外国经销商都知道:要买缝纫机,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

103

主题

4

听众

5407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7-2
最后登录
2012-11-30
积分
5407
精华
0
主题
103
帖子
862
沙发
发表于 2004-10-17 22:09:00 |只看该作者

RE:创业:创业英雄的创业故事

机会常常在你身边走过,看你是让他们流走,还是像他们一样抓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