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8-24
- 注册时间
- 2004-11-1
- 威望
- 0
- 金钱
- 2773
- 贡献
- 4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77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6
- 主题
- 1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1-1
- 最后登录
- 2010-8-24
- 积分
- 2777
- 精华
- 0
- 主题
- 15
- 帖子
- 16
|
[color=#4169E1]
+ d) h9 h. | z3 ~- y v8 y0 I4 b5 @5 g! g- n$ X
[center]海尔集团“先造人才,再造品牌”[/center]
1 d* e0 |2 s5 G. [, N
& Z% b5 D/ A, o) H0 A
0 x$ N! e# L/ ]5 {* m" ^ j) Q. }/ G/ d) g# x* H7 x
海尔集团设有自己的培训学校,新进员工必须接受学校正规的培训方能上岗,而学校也不断地从全国各地请来教授、专家为员工授课,扩大员工的知识面。 4 E$ `! K, W0 l: d# F% y! Q# t& @7 `
+ l# T6 K5 N4 e! N9 |" W1 ^# X
% s! ~2 Q) E6 z% M8 F$ `" j3 t
! T6 r* T, g2 C0 k “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海尔特别重视员工的敬业培训,有名的“砸冰箱事件”是张瑞敏教给海尔人上的敬业爱岗极为生动的一课。那是张瑞敏刚到企业后不久,发生了一起76台冰箱因检验不合格被退回的事故,张瑞敏含泪命令责任人当众用大锤砸毁了这些冰箱,铁锤砸的不仅仅是不合格的冰箱,更砸碎了不合格的自我。海尔“日清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培训也名扬天下。所谓“日清日毕”,就是上至总裁下至清洁工,对每天甚至每小时的工作目标、绩效、出现的问题、原因和责任都要清楚无误, + [8 N7 S# @8 U m0 t
7 r" a0 x4 W3 h! @( D; ^5 n7 I; q, }) e, @
5 Q" W7 L1 B+ a
当日事必须当日毕;“日清日高”,就是从上到下,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提高。在海尔,就连走道里的一个电源开关都有责任人、检查人。在“车间日清栏”里,将每天的质量、劳动纪律工艺、文明生产、设备物耗都进行公布,其中质量状况两小时公布一次。 8 ]$ W4 T6 S* g# e. Y5 M
' M5 p! M* {. v6 R( v
. V# p0 P5 I/ R/ a5 Y% w
0 i* ~6 R2 y# t5 m- I3 J& `1 q 长此以往,员工就养成了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 7 v8 ~! }( h, K3 p
% [2 O6 [( Z V9 H& c
' Z4 c; l/ y. o5 ~; m
3 \- j. Q, [' `
海尔人的激励培训也让每一个到过海尔的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海尔,随处都可见到佩着“星级”标志的员工,海尔人鼓励员工脱颖而出,争做明星,而“启明焊枪”、“召银扳手“、“云燕镜子”等名目繁多的标志牌也使海尔内部看起来生机勃勃,争做明星员工、明星老板激励着更多的海尔人重塑自我,不断创新。
) T# v' `# Y+ m7 w# C
% `% n5 H3 T' I/ W% j: j* L6 ^ Z9 Q* Y1 X$ ?) L* |
* P2 h9 ^) m, W! U- _0 R* Z 张瑞敏,海尔集团总裁,当他1984年走进海尔前身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时,该厂已亏损147万元。*什么去参与市场竞争?张瑞敏这位“要做大事,不做大官”的企业家给企业确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制高点、管理制高点、文化制高点,使海尔在大浪淘沙、英雄辈出的中国家电业舞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跑了下来,并跑到了最前列。
0 u& |$ f) P) P( x) I7 r1 b! G0 d3 K2 g
+ P, D9 N0 O' g; d W7 ?7 X
" b9 D# X% g4 v! y- e! }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海尔的用人机制颇具特色,张瑞敏提出,海尔用人的原则是“赛马”而非“相马”,“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你的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今天看看培养一下张三,明天考虑一下培养李四,你的职责应该是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这种机制比领导具有敏锐的发掘能力更重要”。海尔选拔人才的透明度极高,选用标准和程序都贴在食堂里,而且在用人过程中贯彻“在位要受控、升迁*竞争、届满要轮岗”的原则,制定了“先选人才,再造名牌”的战略方针。严格、激励、创新型的人事管理保证了海尔集团的成功。 : W1 I3 N8 `3 L: z
9 ]% A( q0 q6 S3 }" g
% v) [6 |: d3 y' Y7 Q5 W q5 m# H! k1 \) R( R9 H# r& Q* i& V
在海尔集团,员工分为试用、合格、优秀三种类型,三类员工在严格考核下实行动态转换。凡新进员工均有一定的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即可转为合格员工;合格员工中的佼佼者可转为优秀员工。反之,合格员工可能因为不思进取转为试用员工,优秀员工也可能因为工作中的失误而转为合格员工或试用员工。海尔员工永远在这种动态的身份转换中不断地自我完善,追求更高境界。 % Y# E: ^' _+ f+ x7 V3 M$ {
[/col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