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2-14
- 注册时间
- 2002-9-19
- 威望
- 1
- 金钱
- 150
- 贡献
- 205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356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53
- 主题
- 190
- 精华
- 0
- 好友
-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9-19
- 最后登录
- 2014-12-14
- 积分
- 356
- 精华
- 0
- 主题
- 190
- 帖子
- 653
|
害羞的斑竹“wning”
其实啊,上次发的帖子“KPI不是新东西──谈谈绩效考核的KPI方法”就是出自wning之口。下面再引用一次。
wning常有“异人之语”,希望大家猛烈的拍砖啊。哈哈
wning常对网友说的一句话:“向我开炮!!”
本文通过不厌其烦的具体论述,是希望表明:任何管理工具的不当使用,都可能带来南辕北辙的效果。尤其在中国,对国外的方法是“雾里看花”,一定要注意避免工具“南桔北枳”,直接危害企业自身的发展。
───────────────────────────────────────────
KPI的全称是Key Perfomance Indicator,也有其他类似提法(如Index),在国内风靡。尽管项兵教授千般叮咛:时髦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错误的(见《HR世界》2004-7,29页),但几乎所有人力资源管理者谈论绩效考核时言必称KPI,生怕不如此显得落伍。
而正象我们以为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人家其实活得挺滋润的(倒是我们饿死了几千万人),在“韦尔奇与中国企业领袖高峰论坛”上,发生了这样很有意思的一幕:
刘持金:在中国有很多的公司在做KPI这样的体系,但是有一些时候有一些管理人员觉得太严格的,是不是太残酷了。
杰克·韦尔奇:KPI是什么东西,我不是很清楚。
俨然“鸡同鸭讲”的样子。很令刻意模仿西方,“学夷之技以制夷”的企业们失望。
其实杰克·韦尔奇说什么并不重要,但必须指出KPI不是什么新东西,这几年的热炒只不过是把这一理念明确化而已,KPI也不是什么万灵药,而且有很多问题。
───────────────────────────────────────────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使绩效按期望的方向提高。因此,使用KPI最臭名昭著的例子,应该是我国的科学研究激励体系。之所以说臭名昭著,是从结果的角度,以中国人的才智,在学术方面这若干年来出不了与其才智相对应的成果,比如说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等,不获得诺贝尔奖其实无所谓,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科研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国内科研无论在理论领域和应用领域的现状。只要不自欺欺人,不强词夺理,应该对关于中国科学现状的(整体)落后局面没有异议。这固然有一些环境方面的问题,但国家制定的KPI考核体系,绝对功不可没。
按国内体系,如何认定一个人的业绩并予以资格和物质上的肯定?实质上就是使用时兴的“KPI指标法”,指标包括在相关刊物发文篇数,课题个数等等。再看科研人员在忙什么?拼命做这些事情以评职称、分房子。拿社会科学领域为例,不做尖端的研究,不做和实际紧密相联的研究,做好写东西、好出论文的研究──既然出论文就可以,为什么还要费时费力的管实际?又不考核。
这不是个案,而是整个科研界的缩影。
───────────────────────────────────────────
由此知道了KPI到底有什么,你就会恍然大悟──奥,我还以为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这个啊。高考不也是这套路数吗?
没错,高考就是不折不扣的KPI带加权打分──我上学的时候,语文数学满分(加权比例)120,物理化学英语政治各100,生物70,总计710。后来听说可以自己选5个指标,总分变成了750。谁的综合分高,就说明谁的绩效好。
要是按高考体系,当年历史、英语均得100分,其他科通通0分的吴晗就不会被(解放前的)清华历史系录取,只能高中毕业就待业,和祥子一起蹬三轮了。
换一个角度,清华历史系也不敢录取吴晗,好让他赶快进一步深造为学界做贡献,而是需要建议他先报一个高考补习班,争取先通过考核。
还有一种情况叫做“高分低能”,相信大家也不陌生。
───────────────────────────────────────────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结论:如果你不去实际考查一个人的表现,而是设定一套指标,并明确地告知要用这套指标考查他,这套指标就会造成误导。这套指标考查再特定的对象(不就是想挑出个好学生/鼓励好好做研究吗),设计得再量化、再优化(以国家之财力物力智慧又如何?),也无法解决这一结构性的缺陷。更何况更复杂的、更多变的、各种各样的实际工作,怎么可能以国家级的投入去设计如何考核呢?
有人可能会说,国外的TOFEL、GRE等等,也都是这样考啊。确实如此,原因在于1、考者与被考者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彼此难以熟悉;2、考查的对象特定而不复杂:语言或其他特定能力;3、英语测试的目标在于“应对大规模”,它用这样的方法成本最低。而正常情况下,也确能有效地实现它的目的。但即使如此,在“聪明”的中国人面前,也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歪曲了个淋漓尽致──我就按你的指标准备!你可知闻名全国的新东方英语学校──带领全国人民破解KPI的机构?
而对于企业,情况正好反了过来:
1、以上级对下级的了解,是否应该宁信指标不信眼睛?除非上级不胜任,但上级不胜任,KPI就能解决吗?解决之道应是使管理岗位胜任,而不是KPI考核替代之;
2、考查对象相对于语言水平来讲,复杂得多。比如:“非典”会影响你的英语能力吗?估计不会(除非你“非典”了),但“非典”既会影响一般行业销售指标的可实现性,又会使药品销售业绩反映的因素失真;
3、不是“应对大规模”。一个人不可能有几千个直接下级,另一方面,上级是通过下级管理下下级的,一个大老板纵然拿到几千名员工的指标五花八门的、代表各种不同信息的KPI分数,又有什么用处──还是要通过其直接上级去管理他。
───────────────────────────────────────────
所以,在使用KPI考核时,需要了解:你想达到的目的不一定能实现。一旦如此,花时间没效果的事情自然变成了形式,同时打击了被误评员工的积极性/士气,并必然遭到业务部门管理者乃至员工或直接的抵制,或敷衍的应付。
于是,我们发现,任何管理工具的不当使用,都可能带来南辕北辙的效果。尤其在中国,对国外的方法是“雾里看花”,一定要注意避免工具“南桔北枳”,直接危害企业自身的发展。
成文仓促,有不当之处,还望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