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10-18
- 注册时间
- 2004-2-8
- 威望
- 0
- 金钱
- 5809
- 贡献
- 19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82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53
- 主题
- 15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2-8
- 最后登录
- 2009-10-18
- 积分
- 5828
- 精华
- 0
- 主题
- 153
- 帖子
- 453
|
板凳
发表于 2004-11-28 17:4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专题策划:基层职员工的吸引、竞争和稳定
二、跳槽的风险与损失:- C& g' y: e: c* T
流动的风险与损失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流动的成本损失,非工资收入的损失,与流动有关的压力和风险。下面逐一简要说明:
7 K' P4 s# g& A' Q, H- @3 u6 t0 P% k: m- M, z
(一)流动本身的成本:$ Q S e9 B, {
员工在跳槽流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流动成本主要为三个方面:流动的时间成本,流动的费用成本,流动的资源损失成本。下面以一个普通员工为例加以计算说明:. Y) Y$ y: a; L# q6 @0 U0 v% j
1、流动的时间成本:一个普通员工从动离职念头到正式交辞职书一般要有一个月的时间去权衡考虑和收集新的工作信息(这时其本人生产力与工资水平下降约有25%);从员工正式辞职到正式离职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月其本人生产力与工资水平下降约有25%);大部份员工从离开一家厂到新进一个工厂正式上班大都会有半个月的工作空档(这时其本人生产力与工资收入为零);员工从入职从事工作第一日到适应新工作、新生活环境,熟练产品技能与品质要求,融入主管、同事关系直到能够正常工作一般要三个月时间(这时生产力与工资水平相对于原来熟练的工作环境平均下降约30%)。假设该工人平时的平均工资水平为850元/月,那么其这次离职的时间成本为:
1 ]- Z5 F2 N1 f6 P' R(1×25%+1×25%+1/2+3×30%)×850元/月=1.9个月×850元/月=1615元
! s+ c. \1 V. k3 q5 ]! f2、流动的费用成本:在正式入厂前的房租水电费用一般要100元;找工作期间那半个月的伙食费用与其它生活费用约为150元;找工作期间的车旅费用约为100元;其中涉及的人情交际费用约100元;入厂时预交的一些费用和预备近两个月的伙食与生活费一般为350元左右。从中可知一般员工跳槽一次所需准备的费用最少为:100+150+100+100+350=800元。: a/ q( j7 ?3 j1 }# o }
3、流动的资源损失成本:我们在一家工厂工作一段时间后,总会买一些日用品(如棉被、帐子、席子等,有些还有煮饭工具),可到走时由于旧了、脏了或不方便带走而丢弃,到了新地方重新再买,这些费用损失通常都超过100元每人次。. c# s! L [& Y. F# c3 O$ m
综合上述三项成本相加,每次跳槽花费的成本大约是:1615+800+100=2515元,折算为2515/850=3个月的收入。一年除去平时和春节放假后只有11个月的工作时间,有3/11=27%的时间或收入在跳槽中浪费了。其实,以上只是以跳槽较为顺利时所计算出来的成本损失,如果跳槽时机不好或判断失误而找错工作(导致收入更低或重新跳槽)所导致的流动成本就更高了,甚至是慌废整年的时间并让自己承受巨大的压力与煎熬。
& C1 h, d% w0 ?1 z6 a% p- F0 P# _* q
(二)非工资收入的损失:0 T# \6 j9 n5 a. X9 d
非工资收入损失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经验技能的价值损失,人际关系资源的损失,资历与津贴的损失,工作、生活习惯的改变等。
# E1 H) b2 p8 Y* \1、经验技能的损失:我们从一个工厂跳到另一个工厂,做为一般工人来讲,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是要重新熟悉产品结构、产品的工艺要求与品质要求等,这是对自身技能水平的一个挑战;其次是要熟悉跟自己工作、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管理运作流程与制度(如领用物品程序,请假的程序等等),熟悉这些与自己相关的业务、运作、制度通常都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d7 H" Y1 [/ S! P2、人际关系资源的损失:新到一个环境,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与一起工作的上司、同事、室友沟通,并融合到其中。当你的上司对你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或努力程度还没有足够了解的时候,“肥差”是轮不到你去分享的;在不熟悉你时,同事、室友也很难为你提供帮助,不排拆你就已经很不错了,要较好的相互了解与融入到其中,没有三个月时间恐怕也是不够的。
- m. ~$ f" e+ w, ]* L3 a& e, v( U7 |3、资历与津贴的损失:工厂一般都会为员工提供一些福利项目的,如:年终奖、回家车票、社会养老保险等,然而所有这些都与员工自身在工厂的工龄与资历挂钩的。
, J4 y- A2 w! N3 Z$ P4、工作、生活习惯的改变:我们做为个体,在一个大环境中工作与生活,只有我们去适应环境而没有环境适应我们(因为环境根本没办法适应每一个人),你想想,要适应或习惯于一个陌生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没有半年的时间,你会不会有归属感?3 K" _4 J* h* h+ c+ Z# _4 ]
以上所有这些,都是在入职时前三个月到半年要承受的压力和面对的问题,过了这个阶段你就能在岗位上较为顺利、轻松的工作。然而,所有这些积累都会随着你的一次跳槽而消失的无踪无影。
' t* O$ ~# _/ s- A+ r4 x1 L( n- e- n) N
. V$ q" ]) t) W2 g8 L! n& w(三)与流动有关的压力:
( {5 i3 z: a3 g" i. M ?4 y- t0 g 与跳槽流动相关的压力主要来源于:找工作与适应新工作的压力,就错业的压力,家庭收支与家庭关系的压力,流动过程中人身安全方面的压力等几个方面。
9 v& A" l" ~3 P0 R0 n( O0 T1、找工作与适应新工作的压力:对于在外面漂泊的人来说,我想,没有比失业更大的压力了,其间有生存的压力(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其至连吃住的地方都没有),可这时并没有人同情你,并在去找工作时要到处受人“盘查”,遭人“白眼”;找到工作后要适应工作的各个方面,让自己生存下来(上文已经介绍过的经验技能、人际关系、工作与生活习惯等方面),这期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u" @: f' T, ~
2、就错业的压力:跳槽往往是对现在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企业文化、政策、机制,工作、生活、心理环境,企业名气、前景、机会等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不满意,才下定决心跳槽的。可一旦自己离开一家企业之后,鉴于当前的处境和压力,为了生存,哪还有条件和机会去辩别与选择别人,就算你“好运”而辩别出来的新“东家”在某些方面比原来让你不满的企业要好,可等你进去之后,却发现新“东家”的另一些方面比你原先工作的企业要差。可你要知道,我们很容易接受比原先好的条件,就是难忍受比原先差的地方,这时可能导致你又没心工作,又想跳槽。一年的时间就被你跳来跳去浪费掉了,一年下来让你颗粒无收不说,还让你饱偿了精神的痛若与自信心的严重受损。
3 v6 k( `0 a8 Y9 y7 [( m: Z6 u3、家庭收支与家庭关系的压力:站在物质层面上来讲,我们工作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养活自己的同时承担支付家庭经济开支的责任,或许你的家庭里就有明确定额指标,要你一个月承担一个固定数额的经济开支,他们才能正常生活,可你一旦跳槽就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还有未经周密考虑与充分和家庭成员协商(特别是自己的配偶),势必影响到家庭关系与夫妻和睦。) `6 d5 H6 X1 |; \
4、流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若一旦跳槽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的话,很容易成为盲流而变成治安管理的对象,这还是其次的;在外面漂荡游走,而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敲诈与伤害,特别是女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