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3-11
- 注册时间
- 2004-10-8
- 威望
- 0
- 金钱
- 97
- 贡献
- 5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0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56
- 主题
- 40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0-8
- 最后登录
- 2008-3-11
- 积分
- 102
- 精华
- 0
- 主题
- 40
- 帖子
- 156
|
先来看京城的最新动作。据12月8日《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市公车改革的试点工作已在海淀、房山、平谷等区县兴起。房山区琉璃河镇今年10月起实行公车改革,分6个档次对干部进行车补,包括实职副处级干部每人每月1800元,科长为500元,科员是200元。
没干上什么“级”的干部一看此“车补落差”,或者在一些穷乡僻壤, “白色+灰色”总收入也达不到这个“车补额”的干部,说不“翻白眼”才怪。俺有过在机关工作的短暂经历,我的体会是,官级越往上升一级,事物性外出反而少一些。最终诸如“送文件” “批红”等工作往往会落到科员身上。相比之下,他们是用车 “大户”;这厢好,凡“补”就会习惯性地“官级落差”。
当然,这种“车补落差”非北京为始作俑者。山东威海市级机关公车改革自今年7月起实行科员到正处级的200元至2400元的车补制度;广东珠海市市直机关车改10月11日出台,从职工到正处级领导,每月车补为300到3000元……
一边有人呼吁,将每年4000多亿的公车消费快速拽将下来,给广大纳税人一个交待;一边却是全国山河一片“补”,四千亿不见降的轨迹,各地相反却各自出牌,手持公权让补贴的“金钱指数”一路飙升。你那里经济发达,俺们明白;要知道,3000元可是一些西部贫困县的公务员一年的薪水哟!何况大家都是在社会主义一片阳光下辛勤劳作。
之所以公车改革简化为官员的“福利创收”,之所以一系列借车改捞 “车补”的歪风愈卷愈邪,之所以会造成“常用车者车补少,官当大者车补多”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根深蒂固的原因是“官本位” 阴霾在使坏。
“官本位”流毒无孔不入,有机可乘时它疯如毒草。长期以来,在不少官员和民众的脑海中,“为官好办事”,“官大一级压死人”等几千年“官本位”思想在发挥着余毒作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一致在努力地改变这种思想负面影响,从制度建设上入手,进一步端正党政官员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但令人遗憾的是收效甚微。
君不见,近日某人事部门招一名干部,数万名求职者簇拥而至,何故? “看官得官”呗!我干上某一级干部,我们的制度和观念不是想着提高他一级服务水平,增加一级“约法三章”;而习惯性地忙着提高他一大阶梯待遇,配好一级“鞍马”,派头要足,屁股下的“楼房”要豪华。
这样,“楼房”虽拍卖掉了,官级却还“附”着身。车补来了,当然得随“官阶”排列才对。可见,要攥住作为公众钱财的“守夜人”的公共管理者涉嫌自己给自己发钱的手,必先使“官本位”阴霾散去。另外,审计部门也应跟上,发这笔巨额“车补”的来源合法吗?经过当地人大预算审批没有?其中有没有用“执法经济”打造的小金库等。如此,乱发车补歪风方有熄灭之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