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3-21
- 注册时间
- 2010-12-21
- 威望
- 531
- 金钱
- 1761
- 贡献
- 285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577
- 日志
- 52
- 记录
- 16
- 帖子
- 48
- 主题
- 18
- 精华
- 4
- 好友
- 9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10-12-21
- 最后登录
- 2016-3-21
- 积分
- 2577
- 精华
- 4
- 主题
- 18
- 帖子
- 48
|
在包装公司岗位的卖点之前,我着重分析了人选的第一份工作和目前在职的工作。
人选第一份工作在外包行业。我从来没有在外包行业工作过,但是因为招聘的缘故,了解了一些外包行业的情况,也和一些来自外包行业的候选人接触过,对于这一领域,我初步的认识是:这行业流程标准化程度应该很高,对质量要求很严格。因为软件本质上是一系列文档的组合,所以,在过程管理中,从前期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开发计划、项目计划到后期的项目实施交付文档编写,都有很严格要求。此外,考虑到外包项目:1)是一次性了断的,不存在后续服务以及质量改进;2)所有需求都是买方整理清晰后提供,不存在调研过程;3)项目工期要求严格,延迟交付有巨大赔付金额,因此项目管控往往成为负责人最主要的压力点,人选对产品前端和后端接触估计不多,作为项目经理是合适的,做技术体系构建,或者说,做技术引领者和把控者,倒不见得合适。这就意味着,如果公司的岗位在技术领域或者管理领域有较高的要求,人选多半会放弃,但如果反过来强调产出质量监控,对人选来说,就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吸引力。
人选最近的工作。人选任职的这间公司,也算是行业的大鳄,我之前某段时间做公司组织结构调整,也参考过他们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人选所在的部门,是公司较为成熟的部门,负责人在该公司工作已有十年之久,且是从基层做起来的,他对部门所有工作都十分熟悉,该部门大部分制度,都是由他主导做出来的,经过长期的使用,已经趋于成熟,人选作为入职时间还短的开发经理,承担的基本是执行层面的工作。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人不喜欢做执行层面的工作,但是我个人却觉得,在管理领域,如果没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能让人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提升的方法之一,相比于去做探索性的尝试和自我发挥,我更倾向于是做大量有成熟作业模式的执行层面的管理工作并不断进行总结。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公司做过中层管理岗位的人会很抢手的原因之一。我推定人选是一个善于学习并且目标很明确的人,在此间公司任职期间,作为技术第二人(第一人为部门总负责人),我预估他是学习到(或者说至少是了解到)了这间公司的技术管理体系的,不然他也不会有想要换工作的打算。
除此以外,人选所在的部门,是该公司为应对某客户而专门设计的,换句话说,该部门所有的产品,或者说开发项目,都是为此客户量身定做,而这客户的需求有一特点:简单,量大,重复程度高,质量要求也高。基于这一需求做的技术选型和框架,总体来说相对简单,并且因为使用的时间长,从底层到单元都已经非常成熟,能够完善的地方并不多,开发部门大量的时间是花在了应付客户增删改查、少量的二开和数据挖掘上。从这个角度来说,除非人选有很强烈的、在技术领域不断进取的欲望,否则他在此间公司,至少技术领域,他应没有获得太大的提升。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分析,我将公司的岗位卖点定义为一开始所描述的那样所言。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定义并不见得是合适的,它只是HR部门为了吸引候选人来公司面试而采用的策略,岗位核心职能究竟是什么,最终还是要根据组织的需求来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