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383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之一)--原创

[复制链接]

4

主题

4

听众

49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10-15
最后登录
2005-10-24
积分
495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5:2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力资源管理”一词进入我国快二十年时间了,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也是及其深刻的,传统的劳动人事部或组织人事部都纷纷改名为“人力资源部”或“人力资源开发部”,与国际接轨也挺快的,但做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我总觉得我们引进的只是一个名词,扪心自问,“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精髓我们到底学了多少?付诸实践的有多少?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什么问题?……,我总结了一下,望各位指正: 1、在引进国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同时,是“改变与推翻”还是“继承与融合”中国企业现有的人事管理思想?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汉武帝,做为一个成就霸业的君主,汉武帝是伟大的,但在中国人思想和价值形态的形成历史中,汉武帝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历史的悲哀,是中国文化的悲哀,至此,我们再也看不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特别是知识份子的意识形态都一个模式“温良恭谦让,仁智礼仪信”,外来文化和理念很难对中国产生改变,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异族曾统一华夏――蒙族和满族,都曾想同化汉文化,可结局都一样,大元被同化了,满族还好点,尽管被同化,还让天下人留着辫子……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同化力是很强的,当我们一昧的学习、借鉴、实践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时候,不要指望你能彻底地改变什么或是彻底地推翻什么,花点心思更多地想想如何把两种思想融合到一起,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你别笑,我觉得提“中国特色”不丢人,这才科学,实事求是。用个不恰当的例子,做中国菜是很讲究的,光调料就数不胜数,我们现在用的调料很多都是外来的,一道好菜大家都知道要色香味俱全,讲究搭配,我们知道胡椒不是中国原产的,但是好东西,可以提味,那我们做一道菜或是每道菜的时候,是不是都一昧的放胡椒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言归正传,那我们看看我们接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基本上是西方的,至今我还没看到有哪个学者能把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能有机地、系统地融合到一起,提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许你会说,中国的人事管理乃至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一文不值,你看看国外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有多好多好的,实际上我对目前我们一些人力资源的案例是嗤之以鼻的,有兴趣的话,我建议您读读《东周列国传》和《三国演义》,你看看里面的谋略,和那些案例比比,再试试运用到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你会发现我们的老祖宗的思想是多么的伟大,只是没有人对其分门别类的整理和系统的研究罢了,管理企业其实就如治国,我们需要引进新东西、新思想,但更不应抛弃固有的、传统的好的东西,正如我们国家的改革都需要提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更何况我们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随手写写,我们可以慢慢聊,我的QQ348522247,我常年隐身,不敢露面[EDIT]用户“寒秋蝉”于2005-1-31 14:34:28编辑过此帖。[/EDIT]

96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3-5-30
最后登录
2012-9-12
积分
18755
精华
0
主题
96
帖子
1072
沙发
发表于 2005-1-29 00:28:00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之一)--原创

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其实热炒中的“执行力”就是老一辈人所说的“贯彻”,“团队精神”就是曾倡导的“关心集体、团结同志”“集团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关键不在于概念是否新颖,在于如何结合实际施行有效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本土化、实际化才能有生命力,也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期待作者的思考之二。[EDIT]用户“洁子”于2005-1-29 0:30:44编辑过此帖。[/EDI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YH    

193

主题

4

听众

3万

积分

榜眼

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3-11-25
最后登录
2010-5-12
积分
33863
精华
0
主题
193
帖子
2313
板凳
发表于 2005-1-29 00:56:00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之一)--原创

我很同意作者的观点,中国特色确实不丢人,相反的,正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地方,西方人现在正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寻找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我们中国自己却在一味地摒弃,形成了所谓的崇洋媚外,其实我们自己就有很多很好的管理思想和哲学,为此中人网不是还组织了一个传统管理思想交流会呢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

听众

853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5-1-18
最后登录
2015-5-13
积分
853
精华
0
主题
7
帖子
212
地板
发表于 2005-1-29 08:40:00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之一)--原创

楼主说的有道理,期待着后续。。。 中国古代文明延续了几千年,在世界历史上也算是个奇迹,惟独中国人自己看不见。 中国几千年以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已根深蒂固。我想如果我们的中国发展的够强大的话,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同化它国?为什么要一味地崇尚别人家的东西呢?做人讲个性,立国讲特色,我很崇拜有个性、有建树的人,不管他是伟人亦或是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83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4-27
最后登录
2010-8-28
积分
83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2
5
发表于 2005-2-1 15:25:00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有道理[EDIT]用户“sd6207”于2005-2-1 15:31:50编辑过此帖。[/EDI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209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10-10
最后登录
2017-11-7
积分
2098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70
6
发表于 2005-2-3 15:15:00 |只看该作者

评论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主题

4

听众

4万

积分

榜眼

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6-26
最后登录
2012-5-25
积分
45763
精华
0
主题
260
帖子
1326
7
发表于 2005-2-13 10:02:00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之一)--原创

中国企业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没有量化的标准,中国古代文化确实很好,可是都是一些虚的,意的,而这些对现阶段的企业没有什么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1402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11-28
最后登录
2005-9-1
积分
1402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26
8
发表于 2005-2-18 20:55:00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有道理,但是,众家之言皆一言,如果只是重复,就没必要重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6

主题

7

听众

8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02-12-17
最后登录
2012-5-1
积分
86561
精华
1
主题
1626
帖子
7201

中人网雪山杯(2002-2009) 论坛群英谱

9
发表于 2005-2-21 08:04:00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之一)--原创

在下认为:历史必竟是历史,再去评判也无法召雪.再说,没有一种精神或文化不无经过千百回合后,才得到提炼与升华,才引起芸芸众生的共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听众

6183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2-3-6
最后登录
2014-9-22
积分
6183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386
10
发表于 2005-2-25 16:00:00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端(之一)--原创

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中国企业观念的问题,大家从洋媚外无非只是个形式,以为打肿脸就成了胖子,可能吗?毕竟有中国这么多年的文化熏陶,任何西方先进的历年是不可能在一时就能完全被中国人融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要真正介入中国企业的员工头脑里面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