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7-21
- 注册时间
- 2004-8-3
- 威望
- 2
- 金钱
- 1989
- 贡献
- 92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083
- 日志
- 0
- 记录
- 5
- 帖子
- 468
- 主题
- 82
- 精华
- 0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04-8-3
- 最后登录
- 2015-7-21
- 积分
- 2083
- 精华
- 0
- 主题
- 82
- 帖子
- 468
|
下面的真实故事告诉我们,在建立劳动关系的过程中,无论老板的口头许诺多么诱人,在踏进公司前,千万别忘了慎重填写并仔细签订劳动合同!5 T9 {" p2 z) w' ~" ` Z! S( `' O
2 b: I, v# B0 N1 Y1 E2 |/ J* d7 @ 接到那个电话前,周莉刚从工作了4年的国内公司跳槽到一家跨国公司。话筒中传来用英语问好的声音,非常别扭,一听便知是个老外。老外在电话里说,有两个外国老板合资在上海开了一家公司,正在上海等地开辟市场,想请她过去工作。出于好奇,周莉应约在第二天晚上与他面谈了一次,老外的风趣和偶尔冒出的略带京腔的普通话给她留下了好感。* e7 G' x4 T; p6 n3 H
# A3 \& s4 ~3 m% |9 R: n- S o 去年春节前,老外的公司接到一笔大业务,却无从下手,他们希望周莉能去他们公司帮忙。周莉去了之后才知道,老外所讲的公司,实际上只有3个人:他和一个英国人,以及他的秘书林某——一个年轻的四川妹子。
# x9 x: `) N2 G$ ?" H
7 F8 \6 e3 Z$ T# S 几天后,周黎喜欢上了这个公司的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老外答应给她的月薪为2万人民币,他还许诺,在公司里,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干上一场。周莉被他的诚意深深地打动了。
+ z2 m4 J0 M! X9 A' u, M7 c3 ]5 d; P0 a
进老外公司时,老外和周莉签订了两份英文劳动合同。两份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薪金支付的币种不同——一份写明月薪2万元人民币,另一份写的是月薪6000元人民币加1700美元(共计约合2万元人民币)。周莉拿到了由老板签名、但没盖章的两份合同——当时,公司的营业执照还在申领中,合同中规定周莉的人事关系挂在外服公司,所以她也就没太在意盖章的事。' o# q( @ V5 c3 F( L4 [$ M
2 B5 w `1 w0 t) R' n
不久,陆续有几家大型跨国公司成了周莉的客户。员工也发展到8个人,都是大学毕业生——一个很好的团队渐渐形成。! P4 D7 i9 r8 g9 z s
; r" M! @, w; O3 z2 n0 h q6 Q 没想到,林某开始对业务指手划脚起来,插手管理与她无关的职能部门。每个月的帐,林某都做不平,只好请员工加班指导。后来,林某管理的许多事项都被拖延时间,使得业务人员无法准时向客户交货。同时她开始拖欠员工工资……员工的抱怨越来越多,直至闹着要集体辞职。这段时间里,老外一直在广州,他常来电话指责周莉处理不力,却一味袒护林某。4 {7 \2 Y2 h) f/ Y# H4 ~" O( u
- g4 B# x4 Y) b& O2 k d- Q& m. u 终于,今年元旦前夕,老外让周莉写封“辞职信”,理由是“管理不善”。他提出让周莉“辞职”的时机非常巧妙——按原先的劳动合同规定,周莉提出辞职或老外辞退,都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也就是说,之后周莉还将为公司工作一个月。合同同时规定,倘若让周莉干满一年,他还必须给额外发放一个月奖金。而现在,即便周莉再为公司工作一个月,还离一年服务期差几天!3 C9 i+ F1 b, R* z
; Z8 G; Y& `' S( B9 r. D 第二天,周莉去公司,老外把周莉挡在门外。周莉又请了一个朋友陪同前往,直到下午6点才等到了老外“接见”。他答应多给周莉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
/ v$ X2 S5 o7 k
1 Z+ Y* @" g7 r+ H) a 回家等了一个月,也未见老外将钱打到周莉帐户上。询问公司财务人员,他说,根本没收到公司给她任何汇款的通知。周莉就请律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律师接手后,给老外发了一份函件。两个星期后,周莉收到了6000元汇款——这难道是周莉1个月的月薪?9 @' }! M$ G4 z4 g4 {& z: C3 R
$ x0 V( T# F# o- E. L1 I) ~- ?
周莉向公司所在区的劳动仲裁部门递交了仲裁申请书。0 |( F- } z' j
. O, I( f) ~9 p }7 ~5 R
开庭后,老外的代理律师突然向仲裁人员出示了一份中文劳动合同,合同上填写周莉的月薪数额为5000元。这份合同上不但有周莉的签名,还加盖了公章。周莉实在想不起来自己签过这份合同,只得要求进行司法鉴定。) n. e6 g `3 X1 U7 ]6 w1 W
+ v) A; e o- x. r3 J: [0 E' i
周莉发现,合同的具体内容一栏上,分明是另一位同事的笔迹。原来,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后不久,林某曾要周莉签署一份证明周莉是公司员工的协议。周莉签过名后,这位同事就随意填写了其他内容……不久,鉴定结果出来了,这份合同是周莉签的名。
, U- k3 i9 a8 v# S+ G+ m( Y5 V9 R# y( V6 F
几天后,区劳动仲裁委下达了裁决书,认定中文合同有效。
! W0 K8 [' Q( W3 w/ v: n9 y3 }
6 X6 c* r3 l5 r* T) `% u3 w 对于这个结局,周莉有点始料不及,原本是想向劳动仲裁部门申冤的,没想到却受了一肚子气!
* Q8 n O5 x! t. h4 Y5 B: E7 n# S
从这个“哑巴亏”事件中,我们可以知道:对手往往是最了解对方弱点的人。9 F: U9 ?' R' v3 l" p
' T$ w8 c" P( x8 O9 d2 v- c i& A
由于周莉和老外签署合同时,公司营业执照尚未拿到,老外尚不是公司法人代表,他的签字只能代表他的个人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周莉应该在公司营业执照批下来后,让老外在合同上补敲公司的章作为追认,使个人行为成为法人行为。* Z$ h4 d$ n' N3 k3 w3 W
: m* _2 m/ `; M2 b* h 另外,《劳动法》规定,除非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是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否则,公司不得将其无故辞退。聪明的做法是,要求老外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既然老外一心想炒掉你,必定不愿意再看到你踏进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宁愿多花些钱平息纠纷。所以周莉的辞职书是最大的败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