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5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周克华被击毙,“反抢劫演习”引发恐慌

[复制链接]

86

主题

11

听众

1637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注册时间
2012-8-8
最后登录
2013-4-3
积分
1637
精华
0
主题
86
帖子
1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1:19: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就在身负多条命案的劫匪周克华被击毙之际,无锡警方8月15日下午组织开展了一场“抢劫银行取款人员”警情处置实战演练,被不明真相的网友当作又一起抢劫案发布,在网上引发不少当地网友恐慌。(《东方早报》8月16日)
  “警方举行银行反抢劫演习未提前预告引市民恐慌”是个怎样的事情?站在警方立场上,这是一种必须;站在民众里商场,当然也欢迎和期待这种未雨绸缪的做法,但遗憾的是,从效果来说,却没有能达到双赢的效果,相反,甚至超出了当事者的医疗之外——产生了“恐慌”。可以设想,恐慌的蔓延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而这恐怕打消了演习的应有价值吧?
  难道这仅仅是把好事办成坏事的特例吗?一个最为直接的问题是:谁该为恐慌负责?又该为消除恐慌做出怎样的努力呢?
  关于演习,现实中的新闻并不少,有的地方硬硬地把失火、事故说成是“演习”,试图达到遮掩的目的;有的地方把真正的演习当成“演戏”,一点价值也无,而类似于本则新闻中无预告演习,也曾出现过,如此种种,不能不让我们反思和深究。毕竟,演习不是儿戏,不是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
  “警方举行银行反抢劫演习未提前预告引市民恐慌”不能用“事与愿违”来作为解释和开拓。想必大家都知道“小孩与狼”的故事,如果真正的演习成了“小孩口中的狼”,那么,当真正的抢劫来临时,恐怕也会麻木公众的神经吧?
  从本质上说,“警方举行银行反抢劫演习未提前预告引市民恐慌”是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公众猜测乃至谣言最终产生了恐慌。事实上,由于对公众知情权漠视和信息不透明所导致的社会恐慌、焦虑并不少见。笔者想到了一则事例是:2005年1月17日发生在智利一个海滨的谣言。当天,三个年轻人恶作剧地在海边大喊“浪来啦”,迅速引发海边游客集体狂奔,各种关于海啸的呼号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蔓延开来,导致当地数万居民逃离,连电视台都出动记者报道人们逃离的状况,警告人们注意安全,结果还是有很多人从超载的汽车上摔下来受伤,此后政府反复告知公众这是谣言,智利没有海啸,但是仍有许多人躲在山上不下来。两相对比,民众的心理何其相似,造成的杀伤力也是有着共同逻辑的。
  可以说,一旦不透明,一旦权威的声音,各种失真的声音就会变成强势。由此,民众不恐慌才怪呢?面对“警方举行银行反抢劫演习未提前预告引市民恐慌”,我们不能否定演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一定要着力避免“恐慌”的后果,否则,就是得不偿失。
  而要避免这种恐慌,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民众看成是演习的重要参与者而非旁观者,要把民众看成是演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把民众排斥在外;不能把演习孤立于社会之外。进一步说,就是要尊重民众的知情权,作到信息的公开透明。
  应说明的是,尊重公众的参与者地位不是在降低演习的价值,相反,是在提升演习和民众的密切度,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效果。为此,有关方面不能高高在上,惟有采取和民众合作的姿态,才能避免演习成“恐慌事故”尴尬的发生。

新闻来源:中国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