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9-27
- 注册时间
- 2004-12-19
- 威望
- 0
- 金钱
- 4093
- 贡献
- 174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426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50
- 主题
- 20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2-19
- 最后登录
- 2012-9-27
- 积分
- 4267
- 精华
- 0
- 主题
- 20
- 帖子
- 650
|
RE:您认为激励员工的最有效方式是什么?
[color=#880088] 都挺有效的。
补充一条:对员工的关心。
要说现在这给高薪的地儿多少还有点儿,让员工真正感觉到被当人看的地儿好像还不太多。
当然了,员工和员工也不一样。办公室里坐着的员工和流水线边上坐着的员工,管理方法也不一样。
[/color]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所首创的一种理论。他在1943 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 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
努力的内在动力。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 个层次如下:
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的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
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几乎所有的介绍马斯洛的书籍都这样介绍他的需要层次论,但是,这实际上存在一定的不完整。马斯洛本人的著作中对需要层次论作了更多的探讨。首先,除了广为人知的以上五种需要外,马斯洛还详细说明了认知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在人身上的客观存在,但是他也说明,这些需要不能放在基本需要层次之中。对马斯洛的观点存在着许多争论。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批评马斯洛的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需要层次学说,但到目前为止,马斯洛的观点仍然是最被广泛传播的一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