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8-25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威望
- 9
- 金钱
- 93628
- 贡献
- 790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4427
- 日志
- 0
- 记录
- 5
- 帖子
- 3621
- 主题
- 985
- 精华
- 7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最后登录
- 2016-8-25
- 积分
- 94427
- 精华
- 7
- 主题
- 985
- 帖子
- 3621
|
板凳
发表于 2005-4-27 15:5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辉辉的工作日志连载(九)
2005年3月28日
# j, e4 Z. a% p! B6 @# G$ x7 d' w+ F* ?. c' U* L
; E8 f0 N0 I& U, [: m# P6 ^6 N H2 _4 P* c
老板到日本去了一段时间,家里的事情仍在缓慢又照旧地发展着。为了提高极限生产量,大批量流水线作业,上次跟总经理谈了一个我想成立一个钢结构产品大批量生产先行试验小组的事情,并且提名了一个组长,由于我提名的这个组长去年在工厂最忙的时候,家中出了急事,急于要回去,老板苦留不住,结果造成老板对他相当不悦,今年他来工厂上班已经算是宽容了。以我个人的看法,这个人在工厂干了十几二十年技术与管理,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为人也挺耿直的,作大批量生产的试验小组组长还是比较适合。但老板基于去年发生的事情,说要考虑考虑看,至于能不能同意,我也拿捏不准。
5 q' T" O; s, _) s9 \; C' d! B$ G0 C5 i& W( v2 y' m
关于Y工,上星期发生了两件事情。4 ]; q6 r% `9 V# V- \& J: Y% M2 F
0 x9 r3 S+ `1 ]
上星期于,冲床模具坏了,一堆半成品无法转入下一道工序,当时车间管理将此事通知了Y工,Y工跟他们理论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回到办公室叫我把所有这类产品的图纸打印出来,我当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就问了一句“干什么呢?”Y工说“不要你管,你只管打印出来就行了,要把这道工序交到外面去加工!”当时为了做这道工序,公司才买了4台新设备,正在安装。他竟然提出要外包,我不由得顶道“我们才买的新设备,为什么要外包?”他没有好气地对我说“你到底打不打?你不打我自己来搞!”我没有吱声,等到他走了,我马上跑到车间去了,了解实际情况。其实,当时由于模具也有点问题,使用得太频繁了,就有点不好使,勉强操作,就损坏了,造成一堆半成品卡在那里无法完工。为了解决这道瓶颈工序,老板才同意买了新设备。现在Y工看到这种情况,武断地认为工人非正常操作,跟他们说“如此下去所有的模具将会玩完”,因此自作主张地准备将这道工序外包出去,从承包组扣费用,并准备在下午的例会上提出来。我当时对Y工这种“因噎废食”的作法相当不赞成,就把车间管理叫到一起,说了Y工即将做的主张,征得他们的同意,下午的时候一起反对Y的主张。* _. t: }% S. O5 ?
/ L: U( ` w: A9 i' S
由于我的准备,下午的事情当然很明显,Y的主张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封杀,可能他估计我有问题吧,在会议上借题发挥,攻击我,我也不甘示弱,跟他顶了起来,结果是不欢而散。虽然这一局我侥幸取得了优胜,其实当时心里也玄得很,在自己立足未稳之际就跟Y叫板,万一输了可以后的日子不太好过了。第二天,我主动跟Y认了错,并跟总经理作了保证“日后在会议上不与Y工公开冲突”,此事就告一段落。
' w8 ]9 k$ \% D F" X7 t; Z k& U+ M3 d# J' R& B2 N. h H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情。6 G& M$ q$ e. `* [: ?
- n& }/ `, z. D1 S% ^ u. s* f
日方的一批订单,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估计是Y跟车间沟通不够,甲产品跟乙产品外形差不多,结果发货到客户处时,全部做成了甲产品,客户就此发了E-mail过来,说现在交货期紧急,此物件必须在日本重新制作,需交付费用若干,并附照片一组,请确认。当翻译将此事说给Y君听时,Y君开始不承认,看到照片后,哑口无言,跑到车间找当事人去了。回办公室时,说当事人说的,没有做错,翻译说日本人不可能搞个莫须有的事情来折腾我们,Y就说“那也是。我看呀,这个事情我们厂一向是不了了之的。”后来老板从日方得知此事,勃然大怒,说回来要追究到底,来查责任。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由于Y的出错,导致返工,老板背了一部分责任,Y没有受损失,却让工人背了部分损失,导致一批工人辞职,我觉得这种纵容Y让其产生“无所谓”心态的作法,关系到工厂命运与前途,必须建议老板严查到底,惩一儆百,不过由于Y的地位暂时无人替代,处理起这个事情也挺头疼。3 W$ E; ?6 Y0 j$ H5 k v
, M* m0 M$ O% @' F; {; Y+ Q公司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执行不力”—开会决定的事情,开始可能有人执行,但遇到了阻碍就慢慢地不再坚持,到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再就是“监管不力”—许多过程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或者说没有监管。第三是一些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既有想法,仅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事情,不能够换位思考,当然也无法体会别的岗位的处境,造成互相扯皮的事情时有发生,谁也不买谁的帐。四是与老板的沟通不够,老板既是业务员,又是决策者,由于前面三个原因,他不得不管一些车间的琐碎小事,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他一焦躁起来就觉得员工们“天天在这里真是不太管用”。看到了许多问题,由于没有得到正式授权,我也只能够吩咐一件事就做一件事,尽量把这件事坚持下去,把它做好。
* e2 h: T, z! _% V
Z& A9 Q4 |, _7 \转眼到了月底了,这个月又过去了,自己虽然看到了许多应当知道的实际情况,感觉到有许多未知的变数,要将一群人组织好,可不是那么容易。做人最重要,我现在在“管理”与“权术”之间挣扎,我不想违背自己的良心去玩“术”,但有时候觉得只有“权术”能够保护自己,不由得有些凄惶与遗憾。
* s3 }" G7 F* J; C- B8 w- N- q( v; z
可能这一段时间到了心理的“低潮”,我正在努力地克服自己的情绪,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我对这个机会还是充满信心的,有一套完整的方案,但需要时间来实现。要想很多事情,而且不能够出太多错,尽量把事情想得完美一点。
; a, {. t" r+ g1 l: X0 }! z$ @' W" L+ A" b
“人从咨询”的提议很好,我觉得我不能够过多地占用大家的时间来看我写日记,将碰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以及自己的解决办法写出来,让大家一起为我的进步而多提意见,我是感激不尽的。
+ F, b* E( l7 ]" s( @0 q
* t$ `+ ~+ j: T+ E写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有点“笔拙”了,心中感慨万千,但却一下子描写不出来,公司的状况其实也不复杂,如果大家一齐努力,要渐渐走上正轨,也不是一件难事。但有时候就有那么一些看不见的障碍,自己虽然想到了,无法有效地付诸实践,或者说,暂时没有一个好的有力的实践办法,不由得有些焦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不由得感慨“看事容易做事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