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11-14
- 注册时间
- 2012-10-15
- 威望
- 8
- 金钱
- 995
- 贡献
- 199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202
- 日志
- 2
- 记录
- 1
- 帖子
- 63
- 主题
- 20
- 精华
- 0
- 好友
- 6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2-10-15
- 最后登录
- 2012-11-14
- 积分
- 1202
- 精华
- 0
- 主题
- 20
- 帖子
- 63
|
在中高层诸多的管理工作当中,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是个重头戏。不仅因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更因为人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保证。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团队整体教育,二是培养接班人。真正负责任的中高层不仅会把团队带得非常好,而且会为自己的岗位空缺(可能是升职,也可能是离开)早早培养好不止一个潜力接班人。前者是一种能力,后者是一种胸怀。' }6 h. O# D& v
# d0 }0 a( P$ {# e: |: H) C
1 }6 C# X( q% }
5 N% }" e/ W# w3 w 以下是中高层培养更优人才的十大步骤,简称“十步定人才”。
! z( h } H0 h( J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M3 f! d" L, I, D
不同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同的,这源自于每个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因此,中高层在培养人才之前,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而这个目标首先就是要跟所在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挂钩,否则,辛苦了半天,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是企业想要的。其次,要跟你的团队目标挂钩。再次,还要跟员工个人的愿望和目标挂钩。三者很好地融合与对接,才能为后面的培养工作把准方向。
' W5 D$ w# n6 t! L+ J- T; Q) B 2、设定人才培养标准
0 g' t( {8 V1 }1 c 在经过确定过后的培养目标指导之下,为各个岗位的人才设定培养标准。这有点像岗位管理的胜任力模型,但又不限于此。除了需要员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标准之外,可能还有工作年限、学历要求、业绩贡献等等。要设定一个每个人都有机会且每个人都有希望的标准,且这个标准尽量全面,最好还能略高于岗位本身的要求。这样,我们的培养工作也能有的放矢,员工的努力也有了个谱。
+ E" H0 l9 ] c9 d5 O8 _ 3、选定人才培养对象
; `; v9 y" F2 r 这一步很关键,选错了人,事倍功半。选对了人,事半功倍。根据前面的培养目标和标准,在团队中寻找最匹配最有可能的人(暂时不建议从外部引进,另外内部选择也最好有两三个,而不是只盯住一个)。如果我们自己拿不准,可以请旁部门协助,或进行多方衡量测评。总之,每个岗位都要精心挑选,不能马虎。当然,每个管理者对人才的看法都不尽相同,我们很难说个标准出来。做为我来说,至少有三种人肯定不会选择,一是品行不端,二是不懂合作,三是不愿改变。/ M9 B+ A# L* o! w5 E8 U
4、拟定人才培养手段
- W3 ^$ \% c; b. |/ j 为每一个选定好的培养对象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如提供培训、跟踪辅导、岗位磨炼、外派考察、关键考验等等。这里面会有共性的,也一定要有个性的。也就是因材施教。不要觉得麻烦,培养人才本来就不是件容易和轻松的事。但是做好它,非常值得。
* A/ H& b% Q: I- g 5、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 a3 P% w9 u! A0 p9 N6 c
对培养目标和所选手段进行分解,嫁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当中,并据此安排出时间计划,年度月度每周,列出表单,形成计划。中高层、员工本人以及员工的直接管理人都要知晓,并且在计划书上签字承诺,严格执行,互相监督。
) T2 u- h' P# E 6、圈定人才培养资源( r7 \) }. k; p9 C3 G; E& d4 d
这是对人才培养手段和计划的补充。盘点一下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来自哪些方面的支持?公司的?外部的?上级的?同事的?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哪些资源?还缺哪些?怎么寻找?怎么补足?圈定资源,资源才能为我所用。, r# Z2 ~$ V1 h# K
7、稳定人才培养过程$ x/ J- d- V, f& A* g) a( r, \7 V
进入到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执行过程,这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力求稳定性,包括执行力度的稳定(不要光打雷不下雨、一阵好一阵坏、有一顿没一顿的)、个体进步的稳定(中高层及时检查与跟进、员工的及时自省与补缺)和整体推进的稳定(不和谐因素的有效剃除、不满意对象的教育和替换,不恰当手段和计划的调整)。
1 d1 E1 g7 R, H8 U% s2 Q6 N 8、评定人才培养效果- n8 D# c M; P$ _+ Y
包括阶段性效果评估和最终效果评估。对照事先拟定的培养目标和计划,逐一对照。有周目标就每周评定,月目标就每月评定,季目标就每季评一次。总之,要在每一个目标和计划节点进行评估。评估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做得好的地方,为什么能做得好,如何保持,可否进一步改进?一个是做得不好的地方,为什么没有做好?如何修正?怎么保证下一阶段的效果?3 z b4 x# m# f
9、固定人才培养系统: |3 X6 `- @# h8 B8 Y) J3 }
经过以上八个步骤的实践和梳理,中高层对于人才培养的整体流程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脉络。接下来这件事很重要,就是要把它变成系统。变成系统有三个好处,一是便于自己下一轮工作的高效率开展,二是为公司今后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三是给自己的接班人再去培养人才能够有法可依。中高层要费点心思,把自己培养人才的过程进行总结,形成方案,最终变成公司固定的人才培养系统,这样不仅为企业培养了人才,还贡献了管理价值。
) Z8 Z3 x! S \- G# J9 n 10、坚定人才培养信念9 R9 P, l/ e5 t. [" S
首先,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把一个本来达不到要求的人变成可用之才,中间需要付出很多,甚至在某个人身上花了很多的功夫,最后发现并不合适,只能放弃。因此,中高层对于人才培养需要耐心。其次,培养人才是个不断循环往上的过程,就像是螺旋。可能这个周期刚过,下个人才培养周期紧跟着又来。因此,中高层对于人才的培养还要有耐心。再次,作为管理者,我们还要抱着“人人都是可塑之才”的理念,深入关怀每个员工,尽可能去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以期找到更多人才。因此,中高层对人才更要有爱心。总之,要成为一个卓越的中高层,要成为一个善于培养更优人才的中高层,没有点信念,恐怕是玩不转的。2 _ H. F1 z+ b4 Z7 p6 b, L
+ E2 o6 f1 ?; | 以上的“十步定人才”帮助企业中高层在培养更优人才上提供一个思路,每一步都需要我们认真踏实地琢磨和执行。中高层的价值不光在于协助老板做好日常管理,若能在人才体系的培养上也能颇有建树,必能使我们的管理艺术迈入新境界。
& e; c1 }4 Y% h/ A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