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耿启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执行力如何落地

[复制链接]

5

主题

9

听众

2183

积分

专栏作家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7-1-29
最后登录
2013-5-25
积分
2183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35
11
发表于 2013-4-18 16:20:27 |只看该作者 |楼主
第3节        感悟信息的力量
' ^3 w% b. y  ^4 Z0 O0 U- M1.        卧薪尝胆与磨练意志
! l5 z8 H2 Q7 y9 m( P我们来看看我国历史上磨练意志的经典案例:卧薪尝胆。
% X1 X, `, R- v- w5 K/ X' E+ o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2 b3 l! J4 O+ v$ P7 J
  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坚硬的木柴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
- w7 S; E) n0 W0 Y" i) U% x7 h8 ?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也成功取得胜利,吴王夫差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后来,越国又趁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
% X) S6 |; \' a# m# u9 m十年,要在十年里持续性的保持一种艰苦奋斗的状态,光靠所谓的意志是很难实现的。越王勾践之所以能做到,卧薪和尝胆这两个措施起到了相当大的“落地”效果。
, Y3 [  w9 s% ]3 j8 K: M& D类似的例子还有锥刺股,头悬梁。意志就像是一棵树苗,需要持续的吸收水分,只有能持续性的获得水分的滋养,才能真正变成坚不可摧的大树。卧薪、尝胆、锥刺股、头悬梁都是制造信息去滋润、培育意志的手段。
# E# F/ T* U! V/ b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培养自己的品质,要磨练自己的意志,不要仅仅停留在心态、品质和意志上,而是要在信息上多下下功夫。
, K3 X- k% h3 w要培养自信心最好的办法不是“念经(我很自信,我很自信)”,而是实际的成功,许许多多的小成功持续的滋养,就会自然形成自信。第一个成功,哪怕是小成功,甚至是有别人的帮助的小成功,也是自信心的基础,这就是许多企业在培养销售人员时所强调的“第一单效应”。" y$ `* J% G0 b1 |, m
想要养成跑步的习惯,最好的办法不是“念咒(不跑不行,一定要跑)”,而是尽量去发掘跑步中令自身愉快的细节。比如跑完后确实舒服了,比如路边的风景不错。有个大学生朋友介绍跑步的经验,告诉我,刚开始的时候不是数自己跑步的圈数,而是在数见到的美女数,时间久了,美女个数忘了,跑步习惯却养成了。
9 Q( J" O. E9 V, i( J想培养小孩的艺术思维,最好的办法不是“打坐”,去学习艺术,或者去学习“欣赏”艺术,而是尽量带他出去接触大自然,高山、大海、草原、沙漠、湖泊等等。要让一个没见过大海(真实的大海,而不是电视图书上的大海)的小孩去领悟大海的浩瀚是不明智的。真正的领悟、感触、想象最终都来源于对大自然、对社会最本真的体验,而不是图画上被加工后的表现。
6 I# @/ Z. ^$ \/ L- k: J8 z这些,都是因为信息决定意识。+ D8 g) W9 p%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2183

积分

专栏作家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7-1-29
最后登录
2013-5-25
积分
2183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35
12
发表于 2013-4-18 16:21:13 |只看该作者 |楼主
2.        炒股心态与大盘K线
. h: F, m" U, V" P2007年,我媳妇热衷于炒股,而且信誓旦旦的告诉我一定能挣钱。我就问她为什么这么肯定。她告诉我:“你知道吗?炒股炒的就是心态。我技术不如别人,但我心态好。”0 o- i' _+ \- u
我就很诧异了:“为什么你的心态比别人好呢?”2 o% y' j" e  A! Y& Y$ B
她很自信的告诉我:“你知道吗?大多数人之所以把握不好心态,关键就在于太贪了。我炒股只是玩玩,每当挣到一点我就套现了,所以不会有问题。”
8 f) p/ }" P. U9 {# J; H/ c我一听就知道要坏事(心想:你的心态是由各种各样的信息左右的,你怎么可能控制住自己的心态呢?炒股仅仅依靠“心态”太让人不踏实了),但又没办法说服她(很奇怪,在外边有许许多多的学员和企业管理者主动花钱来“听我的话”,可唯独我媳妇对我的一切观点都嗤之以鼻,对此我毫无办法),只好任其发展,就当出钱给她找个乐子。
  f0 ~+ C8 |0 w5 A4 l+ T2 `3 b9 e- q+ w不久,大盘到了4000点左右了,她很得意的告诉我她将股票全部套现了。我问为什么。她说:“前几年,大盘从来就没有这么高过,风险太大了。我不能冒这个险。你看看,我心态好吧。”听她这么一说,我心里舒服一些了,不是因为她“套现”了,而是看到她不只是在靠“心态”炒股,而是在依据信息数据来判断了。2 e* X9 y$ O# t; _) f
过了段时间,大盘到4500点了。她显得有些犹豫了。我问她怎么办。她“坚定”的说:“虽然人们都说大盘能到5000以上,但我还是觉得风险太大。看看再说。”* a) [1 G* g0 c! {
又过了些日子,大盘到5000点了,网上风传能上6000点,她有些动摇并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和水平了。
, P: b% a2 r! i7 `2 g接着,大盘到了5500点了,网上风传能上6500点,她变得坐立不安了,以往“坚定”的眼神不见了。
1 z! a& [" r9 A4 g- r- E大盘真到6000点了,网上传说能上7000点,她欲哭无泪,后悔不已,但又小心翼翼的买了半仓。从此便开始神经兮兮的,所谓的“心态”消失无踪,“涨了吗?”“别跌呀!”
& g! L& r7 l9 O大盘到6100点时,网上说能到8000点,她已经疯狂了,立即满仓。& T3 d- Z. u' `/ E
而后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不久,大盘便从6124点狂泻到底(1664点)。为此,她曾经半个月都不愿和我说话。0 g  P6 x3 {  s  q  ?

, I- h! ]  `. _人的心态是很难自己把握的,也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相应的信息所决定的。
5 L/ C$ F. j% O& X8 d+ ^正是经历了这场超级刺激的“过山车”后,媳妇开始对我的态度有所转变,居然也能听一听我所说的“信息决定意识”,但我知道,她并没有真的听进去。' J7 b3 \: b* `" P
在08年大盘一路下跌的过程中,她开始反省,并转向学习技术,大量的购买炒股方面的书籍,疯狂的阅读,咬牙切齿的对我发誓:“你看着吧,我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掌握技术,把亏进去的钱全部赚回来。”当时我就在想,要是能把这股劲用到“正事”上该多好啊。
' s9 Y9 d$ P; J8 u2 \! U" T  c& A6 e后来,突然有一天,她兴奋的向我宣布:“我终于找到一种赚钱的方法了。”于是,她给我看了几个个股的K线图,激动的给我讲解。慢慢的我发现了,其实她只是设定了几个前提条件,按这些条件去选择个股,就发现符合这些条件的股票中大多数在后期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增长,于是,她就锁定了这样一个炒股的原则,只选这类的股票,也只有遇上了这样的情况才买入。而其它的机会,哪怕第二天涨停,她也不碰。“我把握好这一个原则,只挣我能挣的钱,其它看上去再大的机会我也不要。”我一听,好像有点意思,这总比完全靠“心态”要靠谱多了。
1 d( Z' x4 e1 c; W9 O1 x$ e于是,她开始实验——不真的炒,只在本子上假想的操作。一个星期下来,居然在假想中盈利了。她信心十足,准备真刀真枪的“操盘”。
' L( j# j# x7 W2 E可惜,这是现实,不是小说。我多么想让她的故事像小说一样传奇,成为股市上第若干个“赵百万”、“钱千万”、“孙亿万”。% u5 p/ {2 @2 F0 R2 `3 R. X
一星期后,她开始沮丧,并听到她一次次的后悔加忏悔。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我真恨不得切掉我这双手指。明明按照原则操作能够挣钱,但每次都会鬼使神差的做别的操作。你看看,要是严格按原则来,我都挣多少啦!”! H  P( ]1 N2 ?# D  d% x: S
我看了她的操作记录就明白了,至少这段时间里,她的原则是正确的,但她的操作却并没有按这个原则来。其中的原因还是“信息决定意识”。虽然她心里的依据是那个原则,但由于她天天、时时、刻刻都盯着K线图,K线的一上一下自然就带动着她“脆弱”的意识在随波逐流,时间一长,她的意识就会偶尔“冲动”一下,做一些原则之外的事情,结果可想而知,于是就后悔加忏悔,却又对自己毫无办法。
! A3 Z& y% K4 {0 ?直到今天她还在股市中“天天向上”外加“头悬梁,锥刺股”,同时,亏损的钱自然也还是没有回来。当然,我也从未指望过能够回来。
: s6 y% s: P6 e不过,如果那个原则真的没错的话,我倒是强烈的建议把它编个程序,放到软件中,一切由软件去操作,或许这笔钱还有些指望,因为只有软件才能真正不受一切“其它信息”干扰,严格让原则“落地”,不会出现我媳妇那样的后悔加忏悔事件。
/ {+ G5 u; u( M2 Z( x6 O+ L5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2183

积分

专栏作家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7-1-29
最后登录
2013-5-25
积分
2183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35
13
发表于 2013-4-18 16:21:54 |只看该作者 |楼主
3.        破釜沉舟与背水一战! }/ [  q" F% c6 h
前面几个故事只是信息对意识作用最浅显的体现。我们再看两个案例深入体会一下。
$ u- P, G# Z9 w5 J* r+ o第一个故事是项羽的破釜沉舟。
+ M6 r' r  q4 T- z7 n秦朝末年,秦二世派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不敌,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军团团围住。项羽率2万军队渡河去救巨鹿。在获悉取得小胜并接到增援的请求后,他下令全军渡河救援赵军。4 O2 ~  }: _+ s2 O) r6 [
项羽在全军渡河之后,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击破烧饭用的锅子,烧掉宿营的屋子,只携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 C' F7 e! \  {, G! [
这支有进无退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9次激战,截断了秦军的补给线。负责围攻巨鹿的两名秦将,一名被活捉,另一名投火自焚。* {1 O0 t6 s& g  a
另一个故事是韩信的背水一战。9 [8 j7 H" D4 A/ L  S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其时,韩信手中只有两万余新招上来的兵马,而赵国现在是以逸待劳,且兵力在二十万以上,个个精兵强将,再加上井陉关易守难攻,韩信的难度可想而知。
1 R2 n  O  ?. G$ D韩信率军进入井陉狭道后,在离井陉口不到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半夜,韩信突然挑选两千轻骑,让他们每人携带一面汉军军旗,从近道沿着山路悄悄行进到赵军军营附近,隐蔽起来。
2 m( z, S9 S- t3 Q9 W- F  z接着,韩信又让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说:“今天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只是假意回答:“好。”7 ?' E- z, A7 p" n- V" n, G
第二天刚刚亮,井陉关内的士兵便急速报告赵军统帅陈余,汉军开始渡河了。陈余亲自上台观看。只见汉军大约一万人迅速渡到井陉关一边,却不再前进,停在河边严阵以待。赵军将领问陈余是否攻击。陈余仔细观看了先头部队所竖起的战旗,并不是韩信的帅旗,于是对将领说:“这只是先头部队,韩信还没有渡河。不可打草惊蛇,吓跑了韩信。一定要等到韩信也过了河,再一鼓作气,杀将过去,生擒此贼。”将领得令。5 S4 L1 U- O1 M' ~! m
上午时分,汉军另一万人也开始渡河,迅速抵达对岸,停留在第一队人身后,严阵以待。当所有人都渡河成功之后,先遣部队突然竖起韩信的帅旗,攻向井陉关。; w" h/ ]; n/ i& B
陈余看到韩信原来早已渡河,又见区区一万杂牌部队就敢如此嚣张,居然大张旗鼓地攻打井陉关,简直就没把自己放在眼里,气得牙痒痒。脚一跺,发令出击、活捉韩信。0 n7 q5 i  o: i& n5 b
赵军毕竟是受过正规训练的,而且又占据了地利和人数上的绝对优势,汉军的一万先头部队很快就抵挡不住了,一步步被逼后退。眼看着汉军就要被逼回河边了。渐渐的,先头部队和岸边待机部队挤到了一块,人贴着人,只得一步步向河中退却。突然间,一声刺耳的尖叫从汉军中传出,寒冷的河水刺痛着所有汉军的身体,退显然必死无疑。这一声尖叫一下子激发了所有汉军的狂性——已无路可退,只好拼死一搏。水中的汉军在河水的刺激下顿时狂性大发,疯狂地向岸上的赵军突围,展开了惨烈的近距离肉搏战。3 b4 a5 ~" I* i2 ]
赵军一次次地把汉军逼进河中,受到河水不断刺激的汉军又一次次疯狂地推进上岸,这种拉锯战持续了整整一天。河水被鲜血染成红色,岸上和水中只见尸体横陈。# {5 E6 ?' `6 X/ U' I. g
眼看天色将晚,而关外两军对峙,异常惨烈的厮杀似乎还没有停止的迹象。想到韩信很可能趁着夜色逃跑,陈余心急如焚。就在此时,汉军突然丢下帅旗,拔腿后撤,原先驻扎在岸边的部队也大开营门,让先头部队迅速进营。陈余一见,大喊一声“韩信要跑!”率部紧追。顿时,赵军有如破堤的江水一般,向汉营拥去。汉军一下被挤到岸边最狭窄的边缘,又一场血腥的厮杀开始了。
9 D9 W* T0 h, f正站到酣处,乱军中有士兵惊叫一声:“井陉关被汉军占领了!”这一叫非同小可,陈余被吓出一身冷汗。双方都停止了厮杀,同时向井陉关内望去。只见井陉关原本猎猎飞舞赵军军旗,突然间全变成了汉军军旗。紧接着又是一声惊呼:“成安君被汉军抓住啦!快跑呀!”这一声就炸了锅,赵军纷纷丢下旗帜,拔腿就跑,相互践踏,死伤无数。
/ ?( V- G1 G& Y6 i- ^6 y! d韩信一声令下,乘胜追击,进入井陉关。" N9 v, O$ X! H7 t, c! F
原来,半夜潜伏下来的两千轻骑,乘着黄昏赵军倾城而出之时,悄悄进入井陉关,拔下了所有赵军军旗,全部换上了汉军的军旗。赵军上当逃跑之时,这些轻骑又及时把守住关口,让慌乱中的赵军不得而入。如此,赵军将士立即对赵军已败深信不疑。此时,庞大的赵军便彻底崩溃。
3 q  ^9 S/ S9 I' V" h/ A2 C汉军俘虏了大批人马,杀死了陈余,并在泜水边生擒了赵王歇。就这样,在双方将士不明所以的情况下,韩信以弱战强,攻下了井陉关。
- Y' P% E; n$ `4 G0 ~  Q8 s这里我们来简单体会一下。' U- W; |; ?1 N1 ^/ N
先说项羽的破釜沉舟。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何才能让士兵“勇”起来呢?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勇不行了,勇就来了。道理讲起来是容易的,但真正的战争是残酷的。在战前,士兵表现出必死的决心是容易的,但在战中,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大部分士兵的“决心”就会变味,此时,只要有路可逃,就自然会想到“逃命”,这是人性,不是所有人都有那种无谓的意志的。而项羽的破釜沉舟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后面没有生路,只能前进。有这个信息在,“勇”就在,这是任何意识层面的动员和鼓励都做不到的。) P  x  e: b2 x5 Q" Q1 L# G+ [8 A
再来看看背水一战,在这场战役中,韩信对“信息决定意识”的应用更加到位,也更加深刻。我们来品味一下。# o# l: C, I9 x4 l
先看看《史记》中所记载的,韩信对这个战役的解释。【《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6 @5 G& y" [( ~( c, V汉军庆功宴上,众将献上首级和俘虏,向韩信祝贺。虽然打了大胜仗,毕竟是稀里糊涂,不明所以,便有人趁机问韩信:“孙子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背山面水’,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列阵,还一早就说‘打垮赵军后正式会餐’。这究竟是什么战术?将军何以如此自信?”( d5 m+ {" B% C/ w9 }
韩信呵呵一笑,回答说:“这也在兵法上,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平素都没有什么机会训练将士,这就是兵家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奋勇拼命,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还怎么靠他们取胜呢?”# r8 L; h9 K& g" o
将领们都佩服地说:“好。将军之谋,我等不及呀。”
8 C7 E' J2 f8 O韩信接着说:“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昨天夜里就提前安排好潜伏于井陉关前的两千轻骑,没有他们出奇招,这一仗我们很难取胜。”
4 }& C" z2 T$ S$ ?, i将领们都诧异地望着韩信。
" \( W/ ?  Y' h, T$ A% G韩信缓缓道来:“两军交战,影响胜负的因素很多,其中双方的心理战非常重要。当我军无路可退的时候,环境很容易激发出我们的潜力,使得人数占绝对优势的赵军激战了一天也没有真正打败我们。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必胜的信心会减弱。恰在此时,早已潜伏下来的两千轻骑悄悄进入毫无防备的井陉关,拔掉赵军的旗帜,全部换上我们的军旗。接着,在混乱的人群中一喊,赵军的心理就顿时崩溃了。如此,我们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劣势胜优势。”  Z7 X/ ^4 M& ]2 x$ N6 Z
众人皆服。1 H  R9 y, B6 N1 n8 h0 q) |* O( k
韩信的解释实际上提出了两点:其一,具体战局中的心理博弈;其二,把控战局、引势而上的核心策略。
; @) {+ g; [% ~/ k" l0 ?' h现实中,尤其是短兵相接的关键时刻,人们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行为,也就是说,越是紧急的时刻,人的感性对行为的支配越明显,所以,在关键时刻进行心理博弈非常重要。
. K3 t) p, c# a$ T6 @6 p6 F! v韩信的井陉之战,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杂牌军如何带。常理告诉我们,一支没经过严格训练的杂牌军是无法战胜训练有素的职业化军队的;但是,像韩信一样,把这帮杂牌军置于死地,就很容易激起士兵的斗志,不得不拼死一搏,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力。这就是韩信背水之战的秘诀。我们现在可以试想一下,两万杂牌军面对二十万正规军能够来来回回僵持一天,是什么概念?带团队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普通人完成不普通的事情。这也是心理博弈的威力所在。
5 X0 V; d6 x+ K" R+ {不过,背水一战只能保住性命,却不能带来决定性的胜利,所以,从战术上讲,韩信指出的第二点,把控战局、引势而上也非常重要。9 s& ^0 a: B+ Y  w2 p
井陉之战韩信获胜的关键在于拔帜易帜——派出一支两千人的奇兵,乘机偷偷进入井陉关,换掉军旗。这是一个足以摧残所有赵军士气的信号。对于赵军而言,他们最根本的优势在于井陉关的地利,现在连这个也失去了,这个打击是致命的。所以,当赵军看到这个信号时,心理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斗力顿时崩溃。于是,韩信就胜利了。2 I! J; [2 E! x8 P
而这里我们能明显品味出来的是,信息决定意识的应用在心理博弈与把控战局中的决定性价值。
' x. k! b5 t) X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2183

积分

专栏作家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7-1-29
最后登录
2013-5-25
积分
2183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35
14
发表于 2013-4-18 16:22:34 |只看该作者 |楼主
4.        心理康复与温水青蛙
) O4 l# }  E$ i* H; f前面的实验、案例和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了信息对意识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对其的应用,不过,在这里我略有担心,因为到现在我们所涉及到的体验,似乎都是某一条或几条信息对个人或集体意识的引导和调整,好像对信息决定意识的应用就是要去挖掘各种各样神奇的信息来一击中的,马上产生效应,而事实上,这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应用方式。在现实中,还有大量的问题是因为某些信息长期持久的作用而形成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应用采用的是温水煮青蛙式的潜移默化。8 N% i2 ?3 B% C/ L
08年汶川地震期间,有个朋友给我讲过一段经历。当时他是志愿者,帮助医务人员照顾伤者,其中就包括对灾民的心理康复护理。朋友告诉我,许多灾民心理上都有恐惧感,甚至很强烈,有些面部表情已经麻木。面对这种情况,专业的做法不是告诫他们“你别怕,你们安全了”,而是轻轻的抚摸、拥抱:
+ e; N. E9 g4 H9 E“陪着他们说话。对于那些惊恐未定的人,陪伴在他们身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不停诉说灾难的情景,不要阻断他的叙述,耐心倾听,并让他感觉到你能够感同身受。”$ B  ?6 |1 O) }) y: Q: z% i  Q4 Y
“适度的肢体接触。对于那些虚弱的人,比如老人和孩子,握着他的手,或者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让他脆弱的心理得到很好的支持。”' h# S' ]7 J* t/ J
“不要阻止哭泣。遇到极度悲伤的人,比如正在痛哭的人,不要阻止他的痛哭。在旁边安慰,哪怕不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拥抱他、掺扶着他,都是很好的支持,不要说‘不要哭’、‘要坚强’之类的话,要让他把痛苦的情绪释放出来,因为这种极度的情绪释放对平复他的情绪帮助很大。”3 d- p: {( ]& c5 `8 |
“另外,提供充足可靠的信息,可避免谣言造成的恐慌心理。灾难发生后,一般会出现信息混乱,很多没有经过确认的信息会很快传播,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惊慌,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保障信息畅通,让人们听到最权威、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这是很重要的心理支持。”
- i3 L% |5 j/ b) |; m1 f$ `我们细想一下就能体会到,灾民心理的极度恐惧感,主要产生于地震所带来的突如其来的强烈刺激,由于这种信息的刺激过于强烈,超过了人类正常的心理抵抗力,从而产生的心理恐惧和创伤。而“你别怕,你们安全了”这种“告诫”并不能让病人觉得安全,反而是耐心倾听、肢体接触以及充足可靠的权威及时准确的新闻等信息,才会让他们逐步调整和改变心理,产生安全感。% x" C) y! ~4 g4 {
心理康复的过程让我联想到了水滴石穿,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用针对性的信息持续性的引导心理逐步的康复,信息就像水滴,而心理顽疾就是石头。
: ~! l" n( i4 y1 ?, ?9 a在自然界中,由于持续性的作用而产生巨大效果的现象,除了水滴石穿,还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这句话又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现象——固执,人的固执是怎么形成的?
3 u& w) S. U; Z固执来源于两点:其一,思维观点的差异,只有当双方观念不一致的时候才会产生“对方固执”甚至“顽固”的心理结论;其二,认为对方的观念很难改变,在其头脑中“根深蒂固”。2 q: Y& m! C% D* b
这里,观念本身的正确与否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重要的是,这些观念为何会“根深蒂固”?我们拿一个常见的话题或现象来探讨——许多年轻人认为老人在某些“陈旧的观念”上非常固执,我们该如何理解?
' R( G; k+ v1 b: T  [7 u- A( C2 q其实,这些所谓的“陈旧的观念”并非短时期形成的,就像坚冰一样,水一点点的凝固成冰,再经过长年累月持续性的冰冻,就会变得坚不可摧,变成所谓的“顽固不化”。人许多“顽固的观念”都是由其数十年的人生经历逐步“凝结”而成的,从某个方面来讲,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便会有什么样的“顽固观念”。老人与年轻人观念上的差异,其根源在于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差异,再加上老人比年轻人多出来的那数十年的时代历练,自然就会形成一些被年轻人认为是“顽固”的观念。
7 q( n$ j9 P7 _9 r我们先举个极端的例子——女儿国。如果有个女儿国与外界完全隔离,国民全是女子,人们一生从未见过男子,而且一辈辈一代代都是如此。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某一天,一个男子闯进了这个女儿国会是什么样?恐怕并不会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那么平和。这些女儿们已经形成了“顽固”的“只有女人”的观念,是很难接受“还有男人”的现实的,哪怕这种现实在外界是如此的普遍。: x; w# [7 x2 |: h; J) g* e
我们再看个常见的例子——有没有鬼神的问题。有神或者无神的世界观都属于意识层面,而这个意识是由一个个相对应的信息(真的或者假的)而决定并形成的。当一个人处于有神论的社会环境中,一次次的听说、见到(自认为见到)、经历(自认为经历)到神鬼事件后,这些信息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一次次的强化有神这种观念。当这种过程不断的持续,一年、几年直到数十年的时候,有神论的世界观就“顽固”起来了。
+ c1 S4 }5 F, @5 m讲到这里,我必须申明一下,虽然我举了老人的例子,也用了有神论的话题,但并不表示我对老人观念的否定,事实上,有许多老人的观念是让我受益匪浅的,比如淡定和坦然,比如顺势而行的哲学态度,这些智慧没有足够的人生历练是很难领悟透彻的。- ?4 T: U9 p# j: r) W4 P
好了,前文中所探讨的话题,不论是心理康复的手段还是顽固观念的解释,都是信息对意识长久而持续性作用的体现,不过,这种体现和应用还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再探讨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表现形式。
& z- S$ n! k5 @  ^/ x, {  O- b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而如果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8 c  Z% B* J2 a$ L8 p2 X, Y, o$ C这个实验有多种解释,这里我们接合“信息决定意识”的应用,换个角度来理解。要想改变一个人的固有观念,我们不能指望简单粗暴的强行灌输而在短时间内产生效果,而应该采用舒缓的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引导或影响来实现。这一点在企业的品牌塑造和品牌战争上有明显的体现。
. U, ]( d3 h0 _; F先举个霸王洗发水品牌塑造的例子。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当电视上刚刚出现陈龙黝黑健康的头发广告时,我的内心里依然想到的是其它品牌的洗发水,甚至对霸王这个品牌有种莫名的排斥。这种排斥的心理大约持续了有两到三个月。大概是在四五个月之后,我自己的心理才认同了霸王这个品牌的存在,但依然没有购买的欲望。直到一年后,我内心里才把霸王作为洗发水的可选品牌之一。大约是一年半后,有一次在超市想购买洗发水,看到了霸王一款黑发系列的产品,想到自己白头发增多(其实几年前自己就意识到白头发增多这件事情了),才第一次犹豫着购买了一瓶。
) C8 e* U1 W. x9 X5 n8 e$ F品牌战争,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其实就是一种利用信息(比如广告)去改变消费者原有意识(对其它品牌喜好倾向)的过程,正如温水青蛙所体现的一样,我们要对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在过程中也要时时把握好“水温”这个度,强调自然和平滑,让消费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改变。( ?7 j% J  l4 a, s% p
有关“水温”的这个度的问题,我们再从另一个品牌案例中体会一下。当“怕上火喝王老吉”经过一段持久的广告而家喻户晓时,加多宝集团也就成功的打造出了王老吉这一品牌。然而,不幸的是,加多宝却惹上品牌纠纷,不得不放弃“王老吉”而改用“加多宝”。这种情况下,能不能直接将“怕上火喝王老吉”改成“怕上火喝加多宝”呢?幸好加多宝没有这么做,而是采用了一系列的过渡。我们看看这些过渡过程中的广告词:“怕上火喝王老吉”——“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正宗凉茶,加多宝”——“怕上火,现在喝加多宝!”这样一来,就把“沸水”降温了。
2 j/ Y4 p! R( R0 x9 x事实上,即使采用了这样的过渡,在一段时间内许多对“王老吉”情有独钟的人还是不太习惯“加多宝”,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我和同事午餐时,习惯性的点“王老吉”,要的却是“加多宝”。好长时间后才适应了直接叫它“加多宝”。
/ {9 {( u( A( |7 p曾经和同事聊天说起过这件事,总觉得听“怕上火,现在喝加多宝!”有些别扭,而后他告诉我:“这句话还是很厉害,我儿子现在动不动就喊‘怕上火,现在喝加多宝!’”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大致体会到改变固有观念的难度。当同事儿子已经喜欢上“加多宝”的时候,我们却还在“纠结”,这正是因为,同事儿子意识中以前没有“王老吉”这个固有品牌,而我们有。要在消费者意识中改变一个固有品牌,甚至比创建一个新品牌更难。
: P; X+ O: K: f; A( L. H1 c3 h
2 \& |% P. V- M* O综上,无论是意志的磨练还是战役中的心理博弈,或是品牌战中的温水策略,都是对“信息决定意识”的不同形式和层面上的体现,都值得我们更广泛更深层的去体会。在后面的执行力落地具体话题中我们将继续这种品味和领悟。
' [2 m+ ~1 m8 [6 e" ]7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20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05-9-24
最后登录
2014-3-28
积分
11016
精华
0
主题
21
帖子
830
15
发表于 2013-5-4 17:22: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念是海 于 2013-5-4 17:24 编辑
6 f0 v8 O* q" U. U2 k& p- S4 u) X2 O" v
真的很好,虽然只看了前面发的两贴,但准备买本实体书看看,谢谢老师的分享和推荐。
3 x+ j  v9 m; ]6 H, T
2 U/ Z/ Y* |  N% X应该有实体书吧
好几年没上了,又来了。老兵新战士。常驻,求坛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2183

积分

专栏作家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07-1-29
最后登录
2013-5-25
积分
2183
精华
0
主题
5
帖子
35
16
发表于 2013-5-5 19:52:03 |只看该作者 |楼主
谢谢。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