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9-24
- 注册时间
- 2010-12-9
- 威望
- 169
- 金钱
- 975
- 贡献
- 508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652
- 日志
- 21
- 记录
- 107
- 帖子
- 113
- 主题
- 28
- 精华
- 2
- 好友
- 4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10-12-9
- 最后登录
- 2014-9-24
- 积分
- 1652
- 精华
- 2
- 主题
- 28
- 帖子
- 113
|
第四就是访谈法,就是通过谈话来获取工作分析信息。主要有三种形式:一个是对每个员工进行访谈,一个是进行全体性的访谈,一个是与完全了解被分析工作的主管人员进行访谈,无论采用何种访谈法,被访谈者本人必须十分清楚访谈的目的。
第五种就是问卷法,问卷法就是我们事先设计好我们结构化的问卷,通过这个问卷的下发来收集相应的信息。
我们的问卷有几种,第一种叫结构极其完备的问卷,问卷会罗列上百种特定任务和工作,要求员工做的只是回答是或者不是,如果是主名他需要花多长时间。开放式问卷只需要员工回答你的主要工作包括哪些。开放式的问卷,可以让员工自由的发挥,它的问题就在于取决于员工的描述能力,如果员工描述比较差的话,可能就出现问题。
结构极其完备的问卷,它的问题,如果员工的工作超出了我们的问卷范围,这部分信息就会被丢失。实践运用当中,一般问卷既有开放式的也有封闭式的问题,我们一般都设计成混合式的问卷。这个是问卷法。
我们讲分析要注意这么几个事项,首先工作分析不是针对每个人的,而是针对职位的,还是针对职位的。我们刚才给大家看的那个案例,小李和小王,两个人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的程序、工作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两个人的职责却是一样的,那你在工作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别这两个问题,是他个性化的工作内容呢,还是这个工作本身要求的内容。所以我们针对的不是个人,而是工作本身,我们针对的是工作和岗位的本身,所以这是第一个要注意的。
第二个,工作分析不是针对个人的业绩,而是工作内容和职责的分析。我们同样要剔除的是,个人业绩对我们整个工作分析结构的影响。
第三个,工作分析不是任务的列表,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我们的任务罗列在这。
第四个,工作分析不是目前正在做的,我们可能是要考虑基于现状,适当考虑未来的一个应该要做哪些工作。这是我们在做工作分析的过程当中所需要具备的。
我们讲了这么多工作分析的方法,那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由于这些因素不同,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不是固定和一成不变的,我们要考虑这么几个因素:第一个是分析的目的,重点不一样,你方法的选择也会有差异;第二个职位类型,比方说我们一线的操作岗位和办公室文员,他的岗位或者是销售人员的岗位,工作性质是不同的,他的岗位方法的选择也是有差异的,或者是若干种方法的一个综合。第三个,现实的条件,我们企业发展状况、现实的条件怎么样,比方说有一些企业可能管理基础比较好,有很多的基础数据我们就可以用文献分析法,有些企业啥都没有,那没办法,你只能一个一个谈,有的是过去有了职位说明书,在这个基础上优化,优化可以找一些人来进行主题会议法,所以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
收集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按照这一块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重点要跟大家来分享的是工作设计的部分。工作设计就是我们收集来这些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对我们的工作重新再进行优化的这么一个过程。那么工作分析几个原则,第一个因事设岗的原则,刚才我们讲了因事设岗,这个基本的原则是一个基本的导向,因事设岗要跟因人设岗结合起来。第二个是整分合的原则,就是在企业组织规划下,应实现职位的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之上,又要使有效的综合,使各个职位的职责明确,同时各个职责之间又能够相互协调,就像我们我们做拼图一样,每个职责之间相互的咬合,要相对比较紧密。第三个,最少职位数的原则。既考虑到要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力成本,又要考虑尽可能地缩短职位之间信息传播的时间,减少“滤波”的效应。前段时间我在一个国有企业,薪酬阶段就有三个人,一个是做统计的,做统计的只做统计;第二个算工资的专门算工资;第三个是做福利保险的,就只做福利保险。我们知道现在很多企业基本上这三个岗位都合成了一个一个岗位,可能你既要做一些统计工作,又要算工资,福利保险都要带着,都去做。如果你设计成三个岗位,最后就出现了三个岗位上都要有人,这时候就有三个人,三个人在实际开展工作的时候,统计一个月可能就是月头月尾干一下,中间都闲着。这样可能中间就虚设了很多岗位,那么一定要有人想办法把它填上。所以这里面尽量要考虑最少职位数。
第四个不相融原则,我们的会计和出纳要分开,我们刚才讲了采购和物流要分开。相关的部门里头,可能都存在着不相融了一些岗位,我们都要考虑。如果不去考虑呢,可能就会出现风险。有的时候还要考虑AB岗的一些设置问题,怎么样防止这个。
第五个就是常规性的原则。我们要基于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的情况。90%的情况之下,这个工作岗位的需要多少工作量、需要多少的工作强度,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说的是一些基本的原则,我们看我们的岗位分成两类,一类叫间接岗位,一类叫直接岗位,什么是直接岗位呢,简单讲就是我们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岗位,我们管它叫直接岗位。什么是间接岗位呢,不是从事直接生产的二线职能部门的岗位,我们管它叫间接岗位。那么间接岗位一般是以流程分析为主,在主业务流程优化的基础之上进行设计来确定它,核心要做的是对业务流程的分析。直接岗位这块可能大家比较好理解,我们平时写职位说明书,一会儿我们有个跟大家互动的环节,我们可能以间接岗位为例来讲,这个一会儿再讲。
我们谈谈直接岗位怎么来做,什么叫方法研究,什么叫动作研究,实际上方法研究很简单,如果大家有学理工科的就知道,我们有工业工程这样的专业,可能要考虑你的生产线如何去布局,才能有的利用你的产能。我们经常在生产线上看到,第一个环节的人闲着,第二个环节的人闲着,第三个环节的人忙的要死,所有的第一环节、第二环节,生产出来的东西全在第三个环节堵住了,第四个环节的人闲着、第五个环节的人闲着,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是它的产线平衡出现了问题,它没有合理配置ABCDE岗位的人员的工作,所以就出现了在不同环节的拥堵。在工艺流程上,我们可能也要去考虑,运用这样的流程去走,还是运用直线的流程去走,怎么样的流程能够最有效的降低我们的成本,提高我们的效率。那么这个部分呢,叫做方法研究,怎么样运用一个合理的工艺流程,怎么样去合理的进行产业的布局,确保我们最有效和最低成本的生产出我们的产品。
什么是动作研究呢,具体到某一个岗位之后,我们要考虑员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完成这样产品,我们是去拿一个钳子来把这个螺丝拧一下,再去拿一个螺丝刀来,再把螺丝刀送过去,再拿一个其他的工具。还是说先按照我们的程序,我们一下子要把所有的工具全部取出来,按照顺序排好,按顺序操作,完了一次送去。你要对每个岗位上的人的动作、先后顺序要进行有效的规范。在这个规范的基础之上优化,再确定工作设计,来确定你的岗位。在这块,像台湾、日本他们做得非常好,在日本甚至做到什么呢,你上厕所走哪个路线都规划好了,因为你这样走着去上厕所时间太长了,直线走过去时间最短,还不误入别人的工作区域,他们上厕所的路线都规划好了。我们国内来讲,大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按常规出牌,怎么舒服怎么来,这块相对比较落后。
我们前期在一个企业里面帮助他做计件工资,就要做这样一些工作,首先对它的岗位设置、生产线进行优化,优化的基础上明确每一个岗位上的人的工作动作是什么,然后去掐表测他的工作时间,最后确定他一天的工作量应该是多大,做多少件多少钱。
无论间接岗位和直接岗位,我们在定岗的过程中都有这样一个趋势,第一个叫工作扩大化,我前面讲了我们传统国有企业的例子,做统计的做统计,做福利的做福利,做薪酬的做薪酬,就造成了这个人一辈子30年全都干统计这一件事。我们现在人的追求和以前人的追求肯定是不一样的。大家希望是我的职责范围能够更大一些,我刚毕业的时候去了摩托摩拉,在摩托摩拉干了两年,我就觉得,我怎么在这样一个企业里头也成了一颗螺丝钉呢,我干了很长时间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干,每个人就干很小很小的一块,你可能天天就填这一张表,你不知道这张表跟其他标什么关系。我们现代的人,对于工作的要求希望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能够扩大。当然这个跟工作分化有一定的关系,就使他的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突破原有的边界,使他跟相关的一些领域都发生关系,让他产生理解,这是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