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5-7-2
- 注册时间
- 2010-6-8
- 威望
- 119
- 金钱
- 35273
- 贡献
- 33472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68864
- 日志
- 7
- 记录
- 0
- 帖子
- 0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10-6-8
- 最后登录
- 2025-7-2
- 积分
- 68864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0
|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下属犯错、员工违反制度、同事间矛盾等等情况。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处理呢?我们有什么好方法,既处罚了员工,又教育了员工,还要体现出公司的人性化管理呢?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它需要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去总结,还得建立在一定的素养、才能、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有创造性的管理技巧。
! h+ R* Z1 V t
* G1 T. ]* \7 e5 a- Z3 |8 H- e这又是怎样处置方法呢?或许从下面的事例就会找到答案。2 J* j% Y+ d2 }6 o& b/ G. s$ D; D+ s$ r
0 _6 t) ~) D( f' _" ?: P5 O前些天,人力资源部经理李云的办公室,座机突然响起,只听对方接:“赵经理,我发现公司两名员工,在上班期间到外面小卖部打台球,你看如何处理?”还没等李云回话,电话的另一头猛的挂断了。
5 a$ B) P7 g/ w* x) J# F $ r" A9 K% H; u
“看来这事情较严重,应该立即处理,还得处理的好。如果处理不好,公司制度就当摆设,这种不良风气还会滋生蔓延,必须遏制住。”李云嘀咕着。
0 }5 m# ]$ x+ l. o! w* w
`: C8 e$ k0 t% S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如其来的事情,还是比较棘手。有十余年行政人事工作经验的李云,此刻有点犯难。可是对于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的李云来说还是可以应对的,他终于想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 Q6 [' Y. Z7 h : u% `& Z, e9 \; F& {
“这事不能叫别人去处理,如果委托的那个人,处理方法不当,反而会把事情搞砸,甚至会发生争执,这样的结果肯定不是公司想要的。我们要的是把事情处理的恰到好处,一定要亲自行动。”李云心底里想。
' O( t' c# L @2 {! T: b 8 b1 P& a0 q. `. t& e
李云走出办公室,前往打台球的小卖部。他一声不吭地从那俩员工身边走过,若无其事的样子。他没说一句话,因为只需要让他俩知道李云来过就可以了,或许一个眼神,或许一个动作,就足矣了。假如,这时李云质问道:“你们俩怎么上班期间出去打台球?”大家很可能会猜到,给李云回复的答案是:“你管的着吗?”因为员工离开了公司在外面,他们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不受企业限制,自然胆子也会大点。所以,凭借丰富的经验为了避免双方争吵起来,乃至陷入尴尬的局面。此时的李云,只做了一个动作,轻敲了一下台球桌,然后就转身返回公司办公室了。 这招绝,无声胜有声,聪明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做了。9 I8 P; D+ ]% ]0 f H2 {
: F4 V( h& E% E2 w( w
果然不出所料,没过一会儿,刚才打台球的两人蔡华、陈国就自觉地来到人事部李经理办公室。
+ I! B0 T# ^& |8 }: P " w' M$ P R( S$ T9 {' i. J% c
李云故意问:“你俩来办公室,有什么事情?”6 K1 N) F: v0 ?' c
; e6 c, |8 Z0 v. w7 H2 v" y U他俩低着头,低声地说“刚才我俩跑出去打台球了,因为上班太累了,还有……”
2 R" H+ |9 ^ K+ l# u$ z1 o! d" ]- T & X0 l _- h& h* `1 i1 |* V
李云严肃起来:“你们知道公司的制度吗?公司制度上明文规定,上班期间私自外出,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要记大过处分,还有最多扣罚500元,你们的胆子可真大。记得我们公司老总特别交代对这类事要严惩。你们说怎么办吧?”(李云说明违反制度的后果,还摆出老总。让员工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要造势把事情夸大化。)
+ _4 ~ n: }$ q5 B3 o9 y6 Z' j4 N 7 k1 D9 g9 Y7 h* ^
他俩再也不敢多说一句,只是轻轻地回答:“领导,我们知道错了,希望能给次机会,下次不敢了。”
: M- d' \) A/ {' _7 N x) }; B" u6 F+ q
8 O$ U. M' S7 A这时,李云看到王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开着,灵机一动,他突然起身,走向总经理办公室。 b5 R# S7 c( r; O0 f
/ Q! O" D" h, x5 c% E1 S% w他俩只好在办公室等待……
/ P# d% y( Q" w% i* b , G* b& J) R( p) D$ P
李云敲响了王总办公室的门。
" ]# u/ P" [, N8 A
! f9 U6 B0 g% ^5 z& P/ n% J李云:“王总,您好。有个件事要汇报下。”
$ t6 g7 q1 Z' d# q* h6 D' t , k+ T: k9 Z2 D5 W) u7 y5 M
王总:“你说。”
0 J' ^, }7 q- E0 n/ w
+ C4 _* \& s3 m李云:“今天有两名员工,在上班期间到外面打台球。我知道发生这种事情,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员工思想教育、门卫制度管理上没有把控好。”(李云主动反应事情,还承认自己有责任。值得表扬。)1 R; M+ n) q( q* e. c
- X1 U/ s- x8 s# U王总:“小李,你这些年在公司里的工作表现,大家有知道的,也付出很多努力,最主要还想办法解决,不必太自责。那你说针对打台球这事,如何处理比较好?”(王总,先肯定李经理的工作业绩,后提问要求解决的方法。)
9 ~% O$ W1 D7 Z& c/ M2 v4 b " U: T/ \/ D, X# m- N$ g- y
李云:“据我了解,这俩位是90后,大学刚毕业,来公司也只有3个来月,还是新人,社会阅历不够,是比较有个性。还从生产部了到知这俩人,平时工作表现还是积极的。针对上班期间外出打台球,那么按照公司制度规定:要记大过处分,最多可扣罚500元,还要通报批评。不过我想,如果我们按惯例处理,恐怕他俩会觉得很没面子,抬不起头做人。他俩很可能会一同提出离职,这样人力成本太大,不值得。甚至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流言蜚语说公司处罚太严格,没有人性化,不给新员工机会等。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为了全局考虑,我建议,还是要给他俩一次机会。要从轻处理,以教育为主,记大过就不用了,罚点款还是必要的,公司制度不能没有,也能起到警告和提醒其他员工作用。如果他们下次再犯,那肯定要加倍处罚。今日这事,还要王总帮个忙,给他俩做个人情,等会叫他俩到您办公室。这样,你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他们肯定会感谢公司,也会更加珍惜和用心上班。”
) f0 x' B0 m" y1 Q
6 M7 Z4 {5 w5 ~2 Z' t0 Z2 ]/ n王总哈哈大笑:“小李,这办法不错。”1 Z1 V* z+ R. Z4 L5 M
7 s4 J v; S7 F. Z# G# H4 R+ V李云走出王总办公室,对他俩说:“我本以为老总会不知道这件事,谁知他早就知道了。还有王总叫你俩去一下他的办公室。”话刚落,他俩更加紧张了,只见双手微微颤抖,说话也结巴了。(李云不是睁眼说瞎话?不就是你说的,呵呵。)
+ Q3 \; U2 W$ K: a$ ~ ' m: A }1 S- d! m: e
他俩敲响了王总办公室的门,走了进去。
/ B6 C* Y# _) Z* r- ]# J; ~ # H0 A& {5 O9 W9 b* L) p
王总:“今天,为什么叫你俩来这里?”
5 u9 B3 l$ K! r2 b! K; x8 P4 G2 q
6 P1 I9 o" U0 E" C3 `. U- s蔡华:“王总,我们今天上班期间到外面打台球,被李经理发现了。”* R5 t8 x9 d3 T- u
( r- ? Q. b2 F) r2 Y8 Y7 |
王总:“那,你们知道公司的规章制度吗?”# K( D4 p, `2 x/ x, X% j
1 \: k3 ~, a: W4 s, Q
陈国:“我们知道,入职接受培训了,刚才李经理也说了,要记大过处分,还得扣罚500元。”# Y/ L+ j8 K( }- L
% _3 d8 w1 ?# T- P9 u
王总:“你们明知道公司对这类事处罚严厉,怎么还知法犯法?”
2 \- K7 v' D, \. t! _' l
3 l5 ^+ b" j6 N% y" I/ c他俩声音颤抖,不敢抬头:“王总,我们知道错了,请给一次机会吧……”# O3 h+ ~' x9 k9 U
& K2 y5 J0 g N) w6 Y5 g- ^
其实,王总早就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着他俩的表情,也明白有悔过之心:“你们也知道,不管是谁,公司制度面前一视同仁。刚才也听李经理也说了,你们平时工作表现还不错,又是新人。公司可以给机会,不记大过处分。但是,这事属于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如果下次再犯,必定加倍处罚。结果公司协商好,人事部会公布的。”(王总,在员工面前说李经理好话,就是让员工记得李经理是好领导,关心下属。)
C/ }3 Z7 [, f1 q" [ f
: v! a# Z) x3 D) V# v1 p( }& \/ \他俩悬着的心,突然放了下来,在走出王总办公室前,连忙道谢:“谢谢王总的关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干,加倍努力,不辜负公司的期望。”(公司罚了他们,还得说声好,高招。): Z$ m1 p- ?9 \8 v* U6 n4 z' Y
% f. e0 t3 ~; m! N. p他俩来到李经理的办公室,蔡华很感动:“谢谢,李经理……”3 @( j' Q8 L5 _+ k
0 B; ^. t1 R" e“怎么啦?”李云问。
- p% O1 k) u" t. w8 m) r2 B0 l& O
1 l" d; q* E& l. e# m( N! e蔡华激动地说:“李经理在王总面前为我们说好了那多好话。不然,这次麻烦大了。”
, W( N3 y, S i! p R9 M
2 W" {2 ?; H4 X: e0 m* v陈华也跟着说:“原本还要记大过处罚,现在不用。你说不感谢您,还感谢谁啊。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牢记心里的,好好工作。”
6 q* D- e: o# j! W: A
+ T5 ]7 ?/ s' f; f9 |: q- S李云:“其实,这些是我应该做的事,只要你们实话实说,认错态度好,依然是好员工。我平时巡查时关注过你们,工作很积极。你们以后不再犯错,就行了。”(李云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重拾相信。)
$ n) f8 Q) j9 X% n) `1 V- E y5 i; v
( r; R8 P5 @7 P$ _, Y% D# n' U9 T最终在宣传栏里贴了一张通报内容大致“蔡华、陈国二人,因*月*日在上班期间到外面打台球,严重违反公司制度,考虑其平日工作表现积极,认错态度诚恳。经公司研究决定,根据公司员工手册第*条规定处罚200元。”这样的处罚结果,对于蔡华、陈国来说或许已经超出预期。公司也只是象征性地处罚,其最终目的还是教育为主,以点概面,让广大员工知道在公司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又是不可以做的。这又能体现了公司人性化管理,不重在罚,而在于教育。让员工知道其中的道理,知道公司的用心良苦,自然而然地制止这违反行为。这样的处理结果也是公司期盼的。
$ J: M- u5 f3 m- w9 b$ f $ Q% x, g& }0 k9 p
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我们不是重在“管”,而是重在“理”。当我们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以理服人,使人心服口服。更要懂得如何用艺术的管理手段去处理好员工关系:对下级主要在于鼓励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同级主要争取得到他们对你工作的配合和默契;对上级主要是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只要这样,企业的管理才会顺畅,企业的发展才会稳健,才会呈现出一个活力和谐企业的新面貌。/ ?. L" }; k O0 m4 q$ q
& a: I' J0 s9 G. N" @, w& f# l作者:郑志杰1 |4 o: O) I/ u$ c. P+ U7 k
) J! ?, a; h; G7 B
(原标题:干货分享:绩效体系推行5步曲 )
$ i8 p5 R) `/ x1 o ^3 `$ y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