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8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企业的团队精神

[复制链接]

85

主题

4

听众

2560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7-22
最后登录
2005-10-20
积分
2560
精华
0
主题
85
帖子
2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8-30 14:1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越来越强调团队力量的今天,企业的团队精神被认为是一个企业能否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都会把个体的团队精神作为招聘中的一个重心,因为,一个没有团队精神的人,他的个人能力再优秀,也无法支撑起一个团队所能达到的目标。; |" Q! j. |- @$ \- ~1 y5 ` 那么,对于未来的职场精英、我们的大学生来说,什么才是企业的团队精神呢? 如何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呢?团队精神指的是不是仅仅包含人际关系的好坏呢?我们必须对企业里强调的团队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 V1 H4 F% e9 w- q 3 l! `. k' b# P6 o% u9 C; y 一、企业团队精神的定义 ! \ }( q/ h1 y/ W/ c3 c/ H要了解什么是企业的团队精神,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团队。 3 H1 ^8 Z+ {; n" n% q9 y所谓团队,其实是一群为了共同目的而一起工作的人,他们必须相互依靠,以实现共同认定的目标。但团队并非一个所属成员简单组合在一起的工作群体,它是一个有机的、协调的并且有章可循的结构合理的整体。这个整体的能力并不是它的所属成员的能力的简单的算术和,而是一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出原有成员的能力的新的力量。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一项工作或任务远远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时,进行团队协作就势在必行。而企业的团队意识是一种团队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这种团队文化就其本身来说,乃是一种命运共同体文化。它具有参与、协作、奉献意识三个方面的特点。 2 Y9 `) L4 [9 d8 {在现代的管理制度中,“团队”常常被人们当作一个典型的、无可替代的管理模式,因为它代表一种工作方式的转变,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线性分级制向新经济时代的环形结构转变的结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都需要团队建设来完成,如果在一项工作中,个人的贡献最具价值,就无需过于强调团队的作用,相反,在一个个人贡献的价值相对较弱的工作中,特别需要强调团队的作用,团队表现的价值高于一切。 2 Y+ l5 X# J, M; G' h大多数企业都提倡团队工作,但团队并不是指任何在一起工作的集团、行动小组,团队是一些才能互补、密切合作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目标而奉献的少数人员的集合。作为团队,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9 J* G; |+ A$ Q2 R b' _  1. 核心是共同奉献。没有共同奉献的原则,团队就不成为团队,只是松散的个人集合。对于团队来说,个人的奉献微不足道,团队的奉献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对个人来说,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是为了团队的奉献能够最大化。 0 \/ {0 J3 X7 f: S' O/ E5 O. D  2. 工作的目标明确。每个团队的成员都必然信奉同一个目标,否则共同奉献将是空中楼阁,无法实现。同时共同的目标,才能使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各司其职,获得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方向,而工作的目标,也是考核团队价值的核心标准。如果一个团队不能确定一个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或者具体工作目标和整体目标毫无关系,那么整个团队成员会因此变得困惑、涣散、表现平庸。 " k& b3 t" Z1 [1 `2 G$ s/ D( C  3. 凝聚力强。团队有着明确的分工和紧密的协作,每个团队的成员都必然将团队的工作目标放在首位,团队的荣誉作为个人的荣誉,因此,团队将比传统的线性层级结构更能将员工团结在企业周围。 g! }' F) O5 \5 x8 g   4. 以企业组织为中心。在高效率和高产出的企业中,团队将成为主要的工作单位。但是并不意味着团队将取代个人努力或是正规的企业层级结构和体系。相反,团队将加强现有的企业结构,在层级结构限制了发挥最佳功效的地方,团队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解决办法。因此,团队的构成将是以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为核心,依照原有的组织结构推进工作。 5 D$ y& K7 y+ F, [& K Q T" x  5. 团队成员的专业性。每个团队都需要每个成员具有明确的分工,而在完成具体工作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多种专业人才的相互配合和协作。比如,建立医生诊断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当然需要计算机的专业人才,并在医生的协助下才能完成。% l1 y1 P m% \+ H; R: M 7 G+ W8 N+ s. R5 ?0 q( O2 B而团队精神,其实就是所有人能够围绕在一个人的身边,象一个家庭一样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把个人的优点发挥出来,把个人的缺点逐渐弥补,使整个团队趋向于完美的个体。, K4 ^1 e, a3 V4 s, B 谈及团队精神,我们往往只认识到团队精神所体现的凝聚力对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的影响力,然而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中国加入WTO直接融入国际市场的背景下,我们尤其要认识到团队精神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巨大意义。通畅、透明、多向、经常性的信息交流体现了一个企业团结一致、信息共享的良好团队精神。6 h! F0 q, x1 V 说到“团队精神”,有的人容易将其与“团结”精神混淆,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其实不然。所谓“团队精神”,并不等同于“团结”精神,可以说“团队”比“团结”的含义丰富得多:“团队精神”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并非某一种具体的精神,而“团结”则是指一种具体精神。团结是点,而团队是面,两者是点与面的关系。“团队精神”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还有“互助”、“协作”、“竞争”等具体精神,而“团结”精神仅是“团队精神”的一个枝叶。“团队精神”的实质是一种英雄集体主义,其目标结果为:共同进步;其目标实现方式为:集合众智、相互协作、共同奋斗。而“团结”意为“联合”,仅有其中“共同”的含义。当然,“团结”精神是“团队精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团结”也是一个团队之所以称之为团队的必然基础。

85

主题

4

听众

2560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5-7-22
最后登录
2005-10-20
积分
2560
精华
0
主题
85
帖子
208
沙发
发表于 2005-8-30 14:1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原创] 企业的团队精神

二、个人的团队精神 / }' N. ~. b" F2 X; U' B企业需要团队建设,因为只有通过团队工作的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而团队的组成是个人,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对其中每名成员的团队精神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8 y: \) v* a% T  在我们习惯的意识中,经常会把团队精神作为一个文化问题。可是实际上,团队精神首先是一个组织问题,然后才是一个组织文化的问题。企业是一个人群组织,一个企业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能够引导大家共同去追求、去努力,企业目标是企业形成团队精神的核心动力。一个企业,应当以一整体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原理和市场运作规律对企业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企业方针、制度的决策和形成应当溶入和渗透团队精神。  3 Z2 X- t. u0 |6 B在企业的管理中,虽然家族管理并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提倡的管理方式,但是,“家庭式”的管理方法就不一样了。“家庭式”管理令每一个员工都把自己当作大家庭的一份子,每个员工都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同时,又强调员工之间要像在一个家庭中生活一样互相配合、协调。公司的每一位员工由于受到了充分的尊重,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公司得到了员工们同等的回报——积极工作并对公司忠诚,那么这个企业相应额也就会获得巨大的、可持续的事业成功。 5 R) f; y# \6 }" p! S6 f    成功的团队并非以压抑个性为代价,相反,成功的团队十分尊重成员的个性,重视成员的不同想法,真正使每一个成员参与到团队工作中,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配合,完成团队工作目标。 7 y5 W8 ?% ^/ u0 H    2 |3 C% ^9 G P5 O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大企业集团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得益于组织形式、行政技巧和管理方式,其兴衰成败的关键在于它能否有效地运用组织成员的能力和才智不断地创新,这同企业具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是紧密关联的。企业文化决定着公司内部的生存氛围,也体现公司的对外形象。它是一个公司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公司小环境的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员工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d; N+ k7 r, }" c( |+ [ 20世纪60至70年代中期,日本创出了经济腾飞的奇迹,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按理说,日本国土狭小,物质也不丰富,仅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就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号经济强国,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为此以美国为首的两方国家对日本式的奇迹进行了深入地反思,其结论是:日本企业强大竞争力的根源,不在于其员工个人能力的卓越,而在于其员工整体“团队合力”的强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那种弥漫于其中的无处不在的“团队精神”。 % x6 R& b( Q# Q- ~" a/ M7 ?1 S. p' V' d9 U, N) j 三、个人协作能力的培养% X/ M* P- n6 b6 O 团队精神需要整合团队中的各种资源,而人无疑是这些资源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企业的发展必须合理配置人、财、物,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资源配置的核心,团队精神就是将人的智慧、力量、经验等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动,使之产生最大的规模效益,用经济学的公式表述即为:1+1>2模式。 5 B% L) C% k6 H2 H0 W) }4 ` ; h( h+ k5 G9 F: @: |- j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相信许多人并不陌生。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 j, E/ O" t( j" S, R! ?  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长的板子再长也没有用啊,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即使装再多的水也无济于事,因为容量有限,再多也是淌到外面去了。这就恰恰说明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作为个人来讲,需要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 w# Q& x3 \/ ^' C' @1 q/ F   团队精神,并不是不重视个人的发展,良好的团队协作不仅能使团队的目标实现得更快更好,也能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是个人协作能力的培养。( L. b' E% i) ^/ }( ~0 o0 X4 D1 V0 N 2 b% p1 ?# h8 p- W  根据“木桶理论”和推论二,我们可以这样推断:在一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因为,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影响了这个团队的综合实力。由此,个人的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 A8 b, ~, l& i& _! i! E  “木桶理论”推论一指出:“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让短板子达到长板子的高度或者让所有的板子维持“足够高”的相等高度才能将木桶装满水。换句话讲,也就是完全发挥团队作用,充分体现团队精神,让大家的能力都一样。; I4 _1 L3 G" V( l; B r   一个公司是团队的组合,企业文化协调公司内部之间不尽相同的团队文化,并整合各种团队文化。这种整合通俗地说就是统一思想,就是强化凝聚力,只有这样的一个企业才有战斗力。强调团队的作用,团结协作,各专其长,各负其责,协同作战,高效迅捷,人人可赢。 $ w. `5 E& {1 e. j% d' R$ d    ; d4 R: B+ r0 [0 X* `% l9 L  在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信息时代,所有的职业人都明显地感觉到时钟越走越快,太多的信息令人无暇顾及。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光有团队合作精神还是不够的,企业还必须具备飞快的决策速度,但同时,也不能因为快速而牺牲决策的质量,因此,组织智商这个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与人的智商不同,人的智商是难以提高的,但是团队的智商是可以通过对个人协作精神的培养来提高的,并以此改善经营的状况。 $ {1 s6 ^. g) M! j   在组织智商低下的企业中,决策都由高层经理作出,尽管他们并不是最了解当前问题的人。高组织智商的企业将决策权下放给拥有信息的人员,信息和决策权是一致的,并不分离,因而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能够提高决策的效率。团队是整个企业的运转核心,因此对企业管理者来说,让团队能够具备相应的决策权相当重要。团队不仅需要识别问题的性质、评估各种可选择的方案及参与方式,还要就采取行动的最佳方式以及应该如何行动作出决策。 ) N4 F/ j6 R% r4 H1 ?8 n 0 [/ Z! T M+ o* \1 y8 c/ u 团队无疑是现代企业需要采取的一种组织手段,如何很好的培养团队中每个人的协作精神,建设一个高效率的团队? 8 x3 n/ C' Z4 `2 @  首先,要理顺公司的业务流程。每一个或几个关键流程可以组建一个团队,同时要定义出团队中每一个岗位的职责以及收集信息、传递信息的渠道和标准。 " _$ i; l0 e9 F+ m   其次,建立起团队内部信息沟通的方法和标准。团队内部分工不同,在工作中需要相互协作,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明确的、没有歧义的沟通方式和标准,从而建立良好沟通的团队,这是高效率团队的基础。 0 ]; M9 i8 O9 z0 Y/ v8 D  第三,每个员工都要了解团队的意义。每一个人都了解团队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依据团队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才能使团队具有战斗力,才能够发挥团队的价值,否则团队只能是一个空壳。 ! u' _9 e! h) e% Q7 J( X+ z  最后,建设一个高质量的高层管理团队。高质量的高层管理团队并不意味着每一个高层管理者都是高手,许多企业喜欢强手林立的高层管理队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优秀的团队。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真正的高质量高层管理团队,在工作中将企业的目标和行动的目标完全统一起来,其核心因素是行为的协调和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