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6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系统转发] 别了,老厂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9

听众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6-8
最后登录
2025-1-27
积分
68861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0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4-1 13:14: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过往的回忆,偶尔在思念家乡的情绪中纠结,而那座几经坎坷的老厂却始终印象深刻。

童年篇: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山大教育系毕业在太原一所中学任教,母亲是山西农大毕业后分配到太原制药厂做到高级会计师,从一而终,直至退休。小时候,父母都很忙,中午没人做饭,我就带着妹妹去学校食堂买饭,虽然不好吃,但强过饿肚子。每天的开心事就是等母亲回来后从黑色手提包拿出的美食,以致于后来见到母亲回来,我们直接抢过包,迫不及待查看里面有什么好吃的。要是当天没有,肯定是不免大失所望。

       那时候,厂子的效益要比学校好得多,母亲的工资几乎是父亲的三、四倍,幸亏当时是学校先给分得房,不然,父亲怕是在母亲面前更抬不起头:)

       童年的记忆里,除了在野外和小伙伴疯玩外,就是到母亲的厂里,在她的监督下完成作业。印象深刻的就是机器的轰鸣声与慢慢习惯的刺鼻气味,当然还有在我那时看来工厂食堂的美食(主要是肉多)。

 

少年篇:

       因为我的双重身份,既是化工子弟,同时也是教工子弟,我在小学和中学都享受到较好的免费教育。小学是在太化一小,同学们大部分都是周边诸如制药厂、化工厂、磷肥厂的子弟生。记得,从小时的看病、洗澡、看电影都是到厂子里下设的医院、澡堂、俱乐部,周围的玩伴也都是厂里的子弟。印象里,母亲在我小学时的那几年很忙,经常加班,父亲担当了我和妹妹的“教育重任”,实行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管理模式。父亲的教育就是让我们多看书,他从学校图书馆借来许多书,古典四大名著我就是在那时读完的,最爱看《西游记》,最烦《红楼梦》,也是最早接触金庸小说。

       直至上初中,国家那时也开始重视学校教育,父亲也被提拔起来,收入大增。而那时,母亲身体渐渐不太好,出现多次大量便血,虽然检查了好几次,却始终查不到出血点。而那时厂子里的效益开始变差,母亲的医药费经常要拖好久才能报销。而母亲仍然坚持上班,如同厂子里面那座最高的烟囱几十年冒着黄烟一样,从不停歇。

 

青年篇:

       上大学时,母亲已经退养在家,工资卡上总是几个月没有变化,我有时替母亲抱怨,她总说过几年就会好的,国家不会看着厂子垮的。厂子里也是时不时的放假,母亲于是有了打麻将的嗜好,和一些病退或放假的老同事切磋切磋“麻经”。父亲此时成了一校之长,工作总是很忙,难得见他回来吃晚饭。母亲则是早早把晚饭做好,一溜烟跑得不见人影。偶尔,父母在制药厂的同学会来和他们喝喝闷酒,发发牢骚,抱怨现在厂子里效益如何如何的差,孩子又要上大学,给孩子交完学费后家里穷得开不了锅。

       大学快毕业,母亲建议我顶她的班,去厂里做会计,虽然知道她是为我好,但我还是没有任何考虑,直接就拒绝了。儿时的发小没上大学的,早早顶替父母进了厂,见面也警告我,千万不要回药厂,说厂子里现在乱得很,上面贪下面偷,工资时有时无,奖金则是很久没有见过面了。50年代的设备早已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但厂子里没有改造资金,新产品因为设备落后,无法投入生产。厂子里已经几年没有进过大学生了。看着他们无望和焦燥的神情,我那如白开水般的宽慰又能起什么作用呢。没有一技之长,早早进了厂,又赶上国家整顿制药行业,新型药企不断涌现,于是这块生铁如论如何也炼不成钢了。

       工作几年中,经常传来药厂要破产的消息,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偶尔有几次回家,看到和母亲一起退休的旧同事在鼓动她去省政府门口静坐或者去堵某国道。虽然母亲每次称病,从未去过,但有时从她们红肿的眼睛中流露的悲愁,仍让我不由的辛酸。

 

中年篇:

       父母搬家后,我几次过年回义井看望儿时的发小,大部分人从02年开始都已经在自谋职业,除了有一技之长或者有关系的,一大部分人从工人变成保安,只不过不是保卫厂子,而是变成各个娱乐场所的守卫,曾有段时间,山西省政府专门组织了一次清理疑似黑社会组织的活动,据说几个人被判了刑。

    义井,这个曾经是太原化工制药中心地带,随着制药厂、磷肥厂的倒闭破产和化工厂的没落,昔日的辉煌再也不见,现在的太药厂区,还张贴着一张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破产清算的公告,落款日期为2009年2月26日。公告要求从即日起企业员工要保护好企业财产、账册、印章及文书资料等,任何人不得转移、销毁有关财产、资料。

医药业专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中国不会永远有五六千家药企,将来,会有相当一部分药企面临“老死”、“逼死”和“斗死”这三种命运。因此,对于想要继续生存的药企来说,时刻要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保持活力,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三高一低”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现有的资源越来越难以支撑,经济发展本身要求我们必须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三低一高”式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型,调结构已成为我国众多药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主题。

 

最近,听到一个较振奋人心的消息,太原市政府南迁,制药厂、化工厂地下发现了温泉,政府准备投资以晋阳湖、晋祠为中心打造新型旅游观光带,周围所有老厂全部搬迁或拆除。不知道父母听了这个消息后会是怎样的感触,或许,到现在,真的到了该和老厂说再见的时候了。

 

作者按:太原制药厂是我国“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8年成立。由前苏联援建而成,与“东北制药总厂”、“山东新华制药厂”、“华北制药厂”并称为中国医药界4大家族。最辉煌时,厂里的年利润近1700万元,职工6000多人。” “诺氟沙星”是太原制药厂职工最愿意向外届提起的一个词,太原制药厂在国内最先研制了这种药。

      “七五”、“八五”期间,国家“拨改贷”之后,太原制药厂(简称太药)欠四大银行的1.7个亿成了药厂到现在一直还不完的钱。1998年,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太原制药厂的评估结果显示,“太药”净资产为负9408.17万元。太药严重资不抵债,已够破产的条件。但破产的想法很快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破产了,5000多名职工到哪里吃饭?政府怎样去安置那么多没饭吃的职工?

       1998年4月19日,在山西省政府的搓合下,华北制药以“资产划转,债务承担”的方式兼并了“太药”,并承担了“太药”的银行贷款债务1.7亿元。

      “华药”兼并“太药”之初也曾雄心万丈,踌躇满志:用自己投入的新产品头孢五号、氯洁酶素等求发展,用“太药”的老产品保稳定,实现1998年止亏,1999年脱困,2000年盈利。但想法马上遭遇资金瓶颈。为了解决当时发展“太药”的资金问题,当时的山西省副省长杨志明于1999年3月5日和3月30日两次召集相关部门和银行开会,进行专题研究。会上落实的资金情况是:“华药”出资2000万元,山西省经贸委安排1000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但最后,一分钱都未到位。

       1.7亿外债的负担已经越来越重,贫血的太原子公司眼见就要成为“华药”的拖累,“华药”决定退出。太药工会在2001年11月向山西省政府的上书中痛陈企业之艰难:职工连续数月拿不到工资、累计拖欠工资十个月之久,养老保险无力上缴,保险公司提出警告将停发退休养老金,生产几乎全部停工,冬天采暖用煤以及水、电、煤气因欠费面临停供。在破产无门、又无人问津下,太药蹒跚地走上“自救”之路。

        2002年,太药因涉嫌制造毒品(氯胺酮)案而震惊全国,公司停产整顿。

        2002年12月,经山西、河北两省人民政府协商同意,华北制药集团退出兼并,企业由山西省医药集团接管,更名为山西医药集团太原制药有限公司。2004年5月,经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对山西医药集团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实施政策性破产。

       截至2007年12月31日,该企业在职职工2954人,其中全民职工2033人,劳动合同制职工820人,混岗集体工101人;离退休职工2130人;退养家属工118人。从上世纪90年代起该公司生产逐步滑坡,虽经多方努力,但扭亏无望,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到2007年12月底,该公司审计资产为1.95亿余元,负债总额为4.02亿余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05.59%,已资不抵债。

        2009年,经山西省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领导组办公室同意,山西医药集团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法院认为,申请人山西医药集团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该公司的破产申请符合受理条件,应予准许。

        2010年11月23日,山西省食药监局开出了一张最严厉的行政处罚罚单--对因违法销售假药的山西医药集团太原制药厂(有限公司),做出依法吊销其《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证号:晋AA3510256)的决定,并对其法定代表人刘永新实施行业驱逐,10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2007年12月至2010年3月期间,该公司先后向河北、江苏南京、广东深圳等省市销售两种假原料药,分别是“盐酸西替利嗪”和“桂利嗪”,货值278万元。由于省药监局对该厂做出吊销其《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决定,但在对该药厂没收证件时,该药厂以丢失为由,拒不交出。因此,11月25日,省食药监局在其网站对外公告这一信息,警戒其他单位或个人,不要与该药厂发生任何药品经营行为,否则视为违法。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611

主题

12

听众

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2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6-2-15
最后登录
2016-3-24
积分
23153
精华
1
主题
611
帖子
3368

中人守护者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2009年度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1-4-3 20:19:04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案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