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1-13
- 注册时间
- 2014-7-3
- 威望
- 0
- 金钱
- 44
- 贡献
- 14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5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 注册时间
- 2014-7-3
- 最后登录
- 2014-11-13
- 积分
- 58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3
|
kenny及各位前辈:" F) y0 r' t6 _
拜读了罗老师的书,真是受益匪浅。有一点疑问:结构模型方程包括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可以分开操作,也可以做全模型。罗老师书中有些程序是单独做了结构模型,如P.380 “验证前期调节中介作用的Mplus程序”中,“USEVARIABLES ARE x z m y xz”,请问x z等是直接对相应构念下几个题项(如x1,x2,x3,x4....)平均再标准化得到的测量数据吗?如果是这样,就相当于这里的结构模型是一种“显变量模型”?如果我们也将测量模型分析和结构模型分析分开做论文的话,那就不是“潜变量建模”了吧。。。' M8 m2 a' V0 A/ t+ s) M2 k
另外,在用MPLUS做CFA分析之后,结果会显示各因子的variance值,请问会不会输出因子的均值?怎么看?
S' V( i7 {. w4 h) t1 Q$ E. M9 ? 菜鸟问题,感谢老师们解惑!0 D* }3 b* C: j/ {) t
再次感谢kenny的书。* X/ b1 I5 K2 e! l
/ K0 j0 }; ~5 Q- n+ ]1 Z1 ]0 E, W0 C2 e4 g! S7 {8 n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