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 d2 C" O6 I9 v5 t! i3 Z
声明:文章是作者原创,已经授权劳动派发布,欢迎各位转载至朋友圈,其他媒体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7 B! ^/ p! D& J' E' g/ w2 v
不久前,一中院审理涉及试用期劳动争议案件,任某入职某科技公司,双方当时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但没想到两个月过后,公司却以任某未达到要求为由再延长两个月的试用期。任某不服向法院起诉,但原被告双方对一审结果均不满,遂上诉至市一中院。该案终审支持了任某的诉求,最终,科技公司向任某支付了违法约定试用期赔偿金8万余元。
& j% C; e5 ~8 \1 Y* p, Y9 K6 U: M7 a
+ l( i! y, i5 N2 Y# M( k. ^8 }案件回顾2012年11月13日,任某入职某科技公司,双方于当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月工资标准5万元,且试用期工资标准和转正后一致。而就在试用期将要结束时,双方又签订了《试用期延长协议》,公司称任某未能达到要求,因此,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延长任某试用期两个月。任某和公司发生争议,遂解除了劳动关系,他向法院起诉,要求公司支付违法约定试用期期间的赔偿金10万元。
0 B# K9 g; n+ q
一审法院认为,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构成违法约定试用期,理应按照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支付赔偿金。但由于任某未能提供充足有效的证据,证明其于2013年2月1日后仍在公司工作,故法院判决该公司向任某支付2013年1月14日至2月1日期间的违法约定试用期赔偿金3万余元。
0 Q9 r3 L& y0 O7 j& j- X任某与科技公司均不服一审判决,向市一中院提起上诉。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的证据可以认定任某在科技公司正常工作至2013年3月1日,且科技公司的行为构成违法约定试用期,最终判决该公司向任某支付赔偿金8万余元。
' g5 I6 k! C' C: M% I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7 ?( d8 H, ]! L# R
本条是关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6 F. Y6 o& u3 e P
一、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 X" [8 ^# ?1 |" Q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G( o' t: s* p7 L/ u
根据上述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时候,应当遵守该法有关试用期的最长时限、约定次数及其他有关规定,否则,该试用期的约定就是违法的。
! H( l" k1 B' D4 c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情形包括:
% D! A6 L) }" Z9 I
(一)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时限
( g P, ^6 k; N5 G: \* o
对不同期限、不同种类的劳动合同,规定了长短不同的试用期,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最长时限就是违法的。举一个例子,某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并同时约定试用期为三个月,这样一个关于试用期的约定,根据第十九条的规定就是违法的,因为它违反了“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的规定。这里要指出的是,法律只对试用期的最长时限有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只要等于或者短于法律规定的最高时限,都是合法有效的。
+ P( h. j7 K$ k(二)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约定了超过一次的试用期
& s: i8 {& {# @) R* x5 Y* D
假定某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经约定过了一次试用期,如果该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内调换了新的工作岗位,在此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因此而又与他约定了一次试用期,则这一次的约定就是违法的,因为违反了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的法律规定。
: k7 F/ v" e% K) r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约定了试用期。
# |: a' x# J( W" ~6 I9 |
如果某一企业只与劳动者签订了二个月的劳动合同,却同时约定试用期为三十天,则这一试用期的约定就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违法的。
# I+ ]9 Q5 k, M3 z0 _(四)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
) }( v/ J. d* m1 d+ j6 U+ @; W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仅约定了试用期,而没有约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则这一试用期的约定是违法的。法律作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防止一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利用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相对较低,同时,解雇处于试用期的劳动者也相对容易的特点,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0 q2 O; z/ N2 \6 E0 [
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根据这一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与劳动者所约定的试用期,如果还没有实际履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予以改正,使之符合本法的规定;如果无效的试用期约定已经实际履行,则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法定试用期为一个月,用人单位违法与劳动者约定了六个月的试用期。当这个试用期已经履行了,支付赔偿金的期间就是从试用期的第二个月至第六个月的时间。
- \" P: u4 x) ]9 e! V1 h
赔偿金是承担违约责任的一个重要方式,其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给予赔偿。给付赔偿金的前提必须是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给另一方造成了实际损失。假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但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一年的试用期,并约定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为每个月1500元。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是违法的,因为超过了六个月的最高时限,如果劳动者已经实际履行了八个月的试用期,则用人单位应当向该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支付赔偿金的期间为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即8个月减去法定的最高时限6个月的期间,是二个月。在此例子中,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1500×2=3000元赔偿金。
/ _, i5 \' o k2 Q
这里应当指出的是:
第一,对于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只要劳动者已经实际履行,用人单位要按照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对于劳动者尚未履行的期间,则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赔偿金。
2 ^4 |( l6 b" i- L; c8 I8 l第二,支付赔偿金不能代替正常的劳动报酬。如果劳动者实际履行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定的最高时限,则用人单位除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外,还要向劳动者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实际上等同于在劳动者已经实际履行的超过法定最高时限的期间内,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月工资,以惩罚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行为。
$ _ @. X4 D5 I3 ~" p8 H
第三,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期间为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劳动者实际只履行了5个月的试用期,此时因为实际履行的期限没有超过6个月的法定最高时限,则用人单位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但要改正违法行为,将试用期的约定限定在法定的最高时限内。
# C2 K( e6 w; G d" B5 S注意当用人单位违法约定了试用期,且超过法定试用期期限已经履行的,用人单位需以试用期满月工资报酬为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d2 i# |; _5 x' H
- }& o: v2 ] I. W
/ [- i; m8 g+ H: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