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5-11-16
- 注册时间
- 2005-11-16
- 威望
- 0
- 金钱
- 0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7
- 主题
- 6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11-16
- 最后登录
- 2005-11-16
- 积分
- 0
- 精华
- 0
- 主题
- 6
- 帖子
- 7
|
无耻可锐号称中国首家职业顾问公司诈骗被曝光5 A' Q: r: @* q& S* W! n0 e
2 U d6 ?7 H# w/ L; z) M及其无耻的可锐(www.91career.com)号称"中国首家职业顾问公司"的骗局终于被媒体揭露出来了.本人虽然没有参与下面报道的事件,但也是被可锐欺骗的众多客户之一,可以证实这些参与事件的客户们说的都是事实.
6 _8 ~0 B* F# M4 r( O请受过可锐欺骗的朋友们和声援我们的朋友们,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网络,媒体,工商,法律,人力资源网站论坛,包括曾经吹捧过可锐的一些媒体(http://www.91career.com/about.asp里面列出的媒体)来反映事实真相.( m3 S9 `7 Z" y
京华时报3 I$ D: r* A- R9 S$ P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1787/16160/1427873.html" k/ c4 v: p9 s0 U" B7 K
- n$ O6 i5 N: P
2005.11.13日上午,位于建外SOHO现代城的可锐职业顾问公司北京分公司门前聚集了10多名客户,他们认为自己受骗了,并要求可锐公司退还他们当初交纳的8000元职业咨询费用。
( }# n: N) G+ Q; X1 E
6 a- @9 L$ ]/ M: _/ \! ^% a$ f 这场风波缘起于一名可锐公司原“顾问”写给客户们的公开信。在信中,这名“顾问”向客户们讲述了可锐公司的一些“内幕”。
* E( c% o( K2 U \2 c
Q5 F' m% T; K( v8 l, E2 B5 R 可锐公司对此回应说,此事是因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而起。# k, t# B+ V" o- V/ _
t. A% d F1 X1 U9 M" ^
客户在公司门前讨要费用+ E8 t& F( B9 l( l r! k' E0 I6 G" ~
0 |9 D, \# x: _
昨天上午10时多,10多名可锐职业顾问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客户来到该公司门口,要求可锐公司向他们退还当初交纳的8000元职业咨询和介绍费用。1 u5 |& T) ]- f' y
6 B) y5 D/ h+ e: Q% d; J( u
一名客户拿着一沓打印的纸条在人群中不停走动,见有人前来便上前分发。纸条上写道:“花8000元在可锐公司的咨询结果:换了6个咨询师(人员流动);提出四个发展方向(前后不一,缺乏专业,难以信任);一次面试机会没有;客户不主动联系就没人搭理。我投诉,坚决要求退款。”& d6 _; Y I) |6 I
& I# O) |. ?6 x% D' K9 H( u% L 25岁的李凡(化名)也在前来“投诉”的客户当中。她说,她与可锐公司于2004年7月31日签订了一份协议,并为此交纳了8000元费用。协议里约定:“甲方(可锐公司)为乙方提供职业服务,全程支持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期一年。”而8000元费用中,包括简历包装、职业咨询和帮助客户找工作等费用。
& n$ B. m s9 \* k" b0 b8 L; V Q2 y) ~1 ]6 F! }: @
李凡说,可锐公司的“职业顾问”曾对她说,公司有“特殊的职业介绍渠道和许多有合作关系的猎头公司”,并承诺三个月内帮她找到工作,但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可锐公司仍然没有兑现承诺。其间,可锐公司虽然曾向她推荐过一些工作,但“大都是从51job、人才报等公共信息上找到的”。她说,那些信息自己从网上也能找到。2 _( b7 r% f( |1 U& `& |9 |6 m6 D
: d- |. k! k8 @5 M 另一名客户戴群(化名)则说,在跟可锐公司签订协议后,公司曾给她安排几次职业咨询。“第二次职业咨询时,职业顾问花了半个多小时问我的工作经历。我问他看没看我发给他们的工作简历,对方说没找到。”小戴很不满意,便要求公司另安排一名职业顾问为她提供服务。
- d, N7 s) p& t m) b" T1 C5 g7 r2 y) k' g5 h
“没想到,新的职业顾问高某跟我谈了一会儿,竟要求我做他的女朋友!”小戴说。
. U& e; P8 w- h( Z/ ?) s1 n# J
: g& f! X; s2 L8 d, ~ 客户杨先生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可锐公司给他做的《可锐职业咨询报告》。记者看到,在报告开头的“专家建议”栏中写道:“先找到工作,解决生存问题。”1 F! b9 T5 @( W
5 z8 P0 c6 G! C. ~$ D
“这算什么专家?给我的建议等于一句废话!”杨先生说。
8 O& p9 L. _8 J& a+ {8 a- H" A! T, S; p$ @+ y3 \2 j0 h
面对门口讨要费用的客户,可锐公司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卢超拨打了110报警,朝阳公安分局建国门外派出所民警将卢超和众多客户带到派出所询问情况。
' z8 K {# v& v9 C0 n; @
' d" N( x+ a4 C 下午5时30分,询问笔录结束后,卢超才从派出所出来。此时,仍有七八名客户继续在大厅里等着,希望公司退还费用。
" E" A& H$ s: E+ }- m/ G6 u! K5 r$ I( S/ K
前任职员曝可锐“内幕”( O( v, C Y% Y! ]. k
1 a$ `: b9 U9 l' J
客户们说,此前,他们大都收到过一名可锐职业顾问公司原“职业顾问”发出的电子邮件。在看过这封题为《揭露可锐职业顾问五个鲜为人知的内幕》的“公开信”后,并结合各自在可锐公司的经历,才引发了他们对可锐公司咨询服务的质疑。( v l( b9 q% D8 q* j5 \
0 m4 Z) Z4 d: L/ _% I 发出这封邮件的人名叫樊涛,去年11月从可锐公司离职,现为北京某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0 M% |" ~( w8 L" m5 d" M( Q
, E/ O% f2 P& K0 U 11月12日晚,樊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之所以从可锐公司离开,是因为“看不惯公司的所作所为”。至于“揭露可锐公司内幕”的动机,他说:“受到了良心的谴责。”
# H- x, N8 _7 a" b/ ]3 U' o; P/ r. t3 y1 U- K7 P
在写给客户们的“公开信”中,樊涛讲述的可锐公司“内幕”如下(原文摘录):- O0 s- A8 f2 @, Q6 Y
4 R, W9 k4 z, d9 G# q$ V' F
可锐根本没有所谓的“专家团队”———可锐号称北京有几十位专家,可实际上80%以上的咨询、100%的沙龙都是我个人做的。原来的赵某某、范某等“专家”实际上不过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给予你们的人生定位,你们信吗?而且,他们现在也处于失业状态。# f! M& _" u1 U. \; p% D% A' w# H
- P9 G! e) B: A) |5 ] o. | 可锐的“专家”们根本没有执业资格———按照相关规定,从事职业介绍和职业咨询的人员必须拥有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我离开可锐之后,可锐已经没有一个人具有这样的执业资格了。
( i* f7 W) x3 ^+ V
& q5 i) {5 C% u% P2 [! d 可锐的所谓“职业测评”并不神奇———实际上,可锐的职业测评已经开发多年了,并没有神奇之处,所谓的“十三项核心测评”,在互联网上花38块钱就能买到类似的产品……! {! J6 C$ {& [- [/ }
8 s" S6 M$ f5 H* y; w
接受记者采访时,樊涛还谈起了自己在可锐公司的工作,他说,他当初在可锐公司也是兼职人员,给客户做一次咨询所获的“咨询费用”是一二百块钱。
9 g; ?/ Z9 G; K# |2 j+ p0 y# e* d a+ Q0 `9 T
樊涛说,可锐公司曾对客户们承诺,有特殊渠道给大家提供岗位信息,能够建立个人和企业之间的“直通车”,“但实际上他们提供的岗位信息大都是从三大人才网上得到的公开信息,客户自己也能做这些事情。”# T& m" }0 K# g/ f: I G" ]! `
$ Y3 M# M* k9 E' B' H' b3 u 可锐称是同行恶意所为
/ }7 \$ ?8 V- x
! x! }/ k- W' d0 |% X 昨天下午,可锐公司媒体专员周红英接待本报记者时称:“可锐公司现在也在维权,要讨一个说法。”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她表示,要等公司负责人回来后才能安排。$ c6 o0 P, r }; P0 D9 y
6 z3 M+ ?6 c. Z! l: U, A H% w 下午5时30分,可锐北京分公司负责人卢超从派出所出来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D/ ]4 ?) r1 k/ z( G, L7 g% x
% u9 C L" n& ^3 `$ T" C
卢超说,这件事是一些人在背后策划客户公开和可锐公司作对,是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她还说,樊涛曾是他们公司的员工,因为樊涛的想法跟公司的发展方向不符便辞职了。
% e6 O8 L- Z1 v, H8 y# X
# B- q: t$ ?/ ], W4 W 本报记者与卢超的对话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 u- R; u6 N0 a0 |' [- J' G
6 f+ n3 l9 @- Q4 ~2 }" \( J
关于“专家团队”
4 D2 V1 L* L: ^6 W% Y
. h: l2 V$ U- ] 卢超说,可锐公司聘用的专家都符合5个硬性条件: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有跨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的经验;良好的英语、研发、演讲能力;并能通过50个客户满意度调查;懂得社会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的知识。0 ~1 g4 i9 R& E5 h% ?2 y
/ Z; y' ^! b6 [9 F 记者要求卢超提供有关这些专家的资料,被拒绝。/ y$ A# ]9 J. i
4 @ @1 p" x3 v" V l( X0 V
关于《职业指导师资格证》
$ W& Z2 z# P( Q/ Y* u8 ^& {. a9 F; J0 w4 R5 h+ s1 E9 l
根据相关规定,职业指导师须获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才能从事职业指导工作。那么,可锐公司的“专家”们是否有此资质?对此问题,卢超未予回答,她只称,他们都有《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1 A6 {* P8 c* J, @
H( g7 M1 p6 X9 }0 Q: |( ~) B 据记者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只适用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
- s; X0 S$ a5 x) t) T+ B) C
' e; r! g5 ]% O0 N 关于《职业测评报告》
% N# l: h4 b- L4 ~( S: X0 c1 Z& ~# E3 [, p5 M4 K
记者从另一家职业顾问公司的网站上找到了一份《职业测评报告》样式,在花费38元将其下载之后,发现与可锐公司的《职业测评报告》几无区别。5 ]# @; Y ~' y5 i( v2 y2 Q2 Q
) Y0 R5 T W$ _7 V6 u/ N 卢超承认,在做《职业测评报告》时,他们的确“参考”了其它职业咨询机构的报告样式,但她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她说:“这些只是给客户服务时用来参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