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61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推荐广商校友D一篇好文章

[复制链接]

64

主题

4

听众

197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2-12-7
最后登录
2012-1-9
积分
1978
精华
0
主题
64
帖子
2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8 23:2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管理学院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独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对于“管理学院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这个文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就是一个学习上很有问题的学生,我给自己的大学学生生涯定论就是四个字,不务正业。所以我并不是写这篇文章的“称职”作者,但我自认为,学习上没有问题的人也许见解还不够切确切,得由有问题的人来反思,也许尖锐一些。我自认为是一个比较喜欢思考问题的人,对于这个“管理学院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我也是经常有所思考的,所以我就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强当自乐,要是谁有看到这篇文章,那也是我的荣幸之至。也许我所说的问题,是无稽之谈,根本就不是问题,或者说是不着边际,但我想,起码这些问题是需要有人去经历、去反思的,所以也就当作我自己对自己的反思随意写来。 管理学院是广商里的第一号“人物”,学生的整天综合素质也号称“第一号”。能在这个宽松包容的氛围里聆听老师的教诲,能在这个勤奋向上的氛围里得到同学的互相支持,能在这个强者自强的氛围里感受学习的愉悦,那是很令人庆幸的。但正所谓良莠之中常有稗草,而且良莠之中也常是不齐,所以问题就在这里,反思的意义也显而可见。而我又是良莠之中的稗草,好的方面自然是无资格来评论,只能写下这些我自认为的管理学院学生在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自然,教与学不分家,学生的学习问题也很大程度上与老师的教导联系在一起的,三字经云“教不严,师之惰”,所以也请老师对不才学生的胡言乱语见谅。[EDIT]用户“鲤鱼”于2005-12-28 23:25:54编辑过此帖。[/EDIT]

64

主题

4

听众

197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2-12-7
最后登录
2012-1-9
积分
1978
精华
0
主题
64
帖子
279
沙发
发表于 2005-12-28 23:2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推荐广商校友D一篇好文章

这并不是空洞的问题,也确切是管理学院学生的现实反映。许多人修读的虽然是“管理学”,却做着完全与“管理”的智慧要义背道而驰的事情。比如: 学而无德,以虚假的手段蒙混过关; 受恩于师,却不知对师感恩,更有甚者耍个性脾气,对师不敬; 功利心态强,一味心思花到学生干部工作和套乎人际关系上面去,无心向学更无心思考专业理论学习上的问题; 整日无所事事,以玩游戏和搞“感情游戏”为乐,学业荒废; 目光近视,以应付考试为学习最高目的,却没有考虑学习了管理之后自己能做什么; 许多人根本就没有“做学问”的观念,认为读大学不是做学问的料,那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的事情,并且丧失了像做学问那样真正钻研的勇气; 以清高者自居,清闲度日,游戏人生,不与勤学者为伍; 有学习勤奋者,却终日闷闷不乐,虽是读管理,却不修与人沟通,思想呆滞,不知变通; 高傲自大,自认为管理那些烂书学来也没用,我自己的管理水平已经很厉害了; 夸夸其谈,面对实际问题却空洞无物…… 太多了,真是不胜枚举,但这确实是管理学院学生身上存在的普遍问题。许多老师之所以未见,那是因为在老师面前,谁都懂得掩饰自己。 总之,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是谓“惘然”。 所谓“惘然”,那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自己来这里为什么而学,学后又能做什么事情,自己掌握了什么知识,学习上思想上是否真正及格,毕业出来自己有什么竞争力,在“管理”这个庞大的理论领域和工作领域里自己又能如何去谋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和体现自己价值的事业,工作后自己又有什么样的思考能力去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 也许有人会说,做人用不用想得那么复杂啊?能过一天就过一天,不就行了吗? 也许有人会说,随遇而安不就行了,何必自寻烦恼? 也许有人会说,我按老师要求的做,课我认真上了,要我读的书我读了,要我做的作业我做好了,要我考的试我都考好了,还要那么复杂想那么多干吗啊? 也许这样想都是没错的。 但很可惜,很多人却在毕业出来时,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即使因为自己背景好而不用考虑就业问题,也要考虑就业后的竞争问题或者自己的发展压力问题),顿然间,感到手足无措,不胜惶惶。之前是多么无忧无虑地过了,但现在却很为之前的行为懊恼,怎么就没有趁着大好校园时光多些用心努力学点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呢? 这又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是谓“惶然”。 其实,惘然和惶然完全可以消除,那便是在体制束缚之外,真正做到八个字: [B]用心,笃行,感恩,责任。[/B] 逸铁 2005年9月6日[EDIT]用户“鲤鱼”于2005-12-28 23:35:38编辑过此帖。[/EDI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4

听众

197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2-12-7
最后登录
2012-1-9
积分
1978
精华
0
主题
64
帖子
279
板凳
发表于 2005-12-28 23:2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推荐广商校友D一篇好文章

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思吾忧也。” 朱熹对孔子这句话的注解是:“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这就是说,对于一名学生而言,若是道德上不勤加修炼、学术上又是因不互相探讨而导致思想不能明了、听到真正的道义又不能更正、身上有错误的行为或者某些方面有所欠缺又不能改正过来,就连孔圣人都会因此而感到忧虑,而况我们这些正在读书学习的学生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4

听众

197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2-12-7
最后登录
2012-1-9
积分
1978
精华
0
主题
64
帖子
279
地板
发表于 2005-12-28 23:2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推荐广商校友D一篇好文章

说到断层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由于学校的制度所限,大一大二与大三大四分而学之,断层已经出现,我也曾经在一篇《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传统继承与革新》一文中提到过,却因某些客观原因而未得到有效实行。这便逐步地在大一大二学生的心态中断离了曾经的“工商管理学院”的学习文化环境,没有受到来自大三大四学生的在学习方法上的传统氛围的熏陶和引导,于是缺乏了在研究性学习方法和理念上的引入。而在大三大四学生的心态中,便会造成由于要在短时期内完成而导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之心更是得到滋长。这样,管理学院在“学生课外学术”这一块号称最强大有力的筹码上,还有多少优势可言?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怀疑后继者的能力。而是希望学院领导、老师从“百年树人”的大计和责任着想,多让大一大二的学生尽早接触这些大学里的新学习方法和受到心态上的引导,以坚强的学习精神来面对更新的难题。这才是发展大计,这更需要一套很好的制度和行政管理老师的坚定执行,虽然这需要很大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但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生,都必须真正对得起校训所言的“笃行”二字,否则,校训也成了空洞的无言之物。 但愿急功近利之风可止,但愿更多的人能够继续在默默的奋斗中学有所成,而不是抱着侥幸者的心态想获得某些方面的利益,这对一位真正的读书人来说,完全没有实在的价值。 总结:惘然,惶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4

听众

197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2-12-7
最后登录
2012-1-9
积分
1978
精华
0
主题
64
帖子
279
5
发表于 2005-12-28 23:3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推荐广商校友D一篇好文章

第二种是,许多人也在说“做课题研究”、“做科研”,而实际上是自己虽然有所想法,但并没有深入进去,缺乏一定的毅力和勇气,却非要给自己扣个语不惊人誓不罢休的“高帽子”不可,似乎不这样说冠冕堂皇的话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似的。 事实上,这些“名号”都没有错,这样说也是可以的,我反对的并不是“名号”的称谓问题,那是表面上的东西,实质上的东西是:作为一名经历了“十几年寒窗苦”的读书人,既然自己思考了某些问题,既然是挂起了“做研究”的口号,那为什么不深入进去呢?为什么不给自己的思考一个有价值的说法呢?为什么偏偏要在人云亦云中草草“Ctrl+C和Ctrl+V”中欺骗自己的大脑睿智呢?当然,这需要时间,需要很大的毅力,而且很多方面的条件和资源也有限,但最起码要能在深入理解后说出有自己体会和见地的声音,完全可以不必为这些所谓的“做科研”之大名号所累,更不必为“科研论文”这种新学术时代的“八股文章”样式所累。只要把自己的思考和论证按照一定的逻辑推理讲出来,论证明白就行,而不必在没写文章就先为“八股文章”样式的框框套住,自己的思想放不开,展现不了。这样,即使思考得再多,也给人一种“空有外架美丽而沉寂的楼阁,没有人气旺盛的生命力”的感觉。 没有深入去探讨挖掘的思考就像是洪水中的无根浮莲,在这个信息如洪水般滚滚而来的年代,浮莲会很快会成为洪水中的浮渣;而至于为“八股文章”样式所累而展现不了自己思考价值的所谓“论文”,在空洞的外壳下,是支撑不起真实的生命力的。 第三种是,喜欢浅尝辄止就发表自己的所谓“高见”,却没有深入去考证的真正“做学问”的精神,最后搞到错漏百出,贻笑大方,以致发展到发表自己看法的勇气都没了。 “思而不深”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普遍意义上的最大问题,这是大气候,似乎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对于广东商学院管理学院的学生来说,要是真的想让自己在“管理”这座大山上有所建树,那是非下苦功夫去深入不可的,否则,自己会为这种“半空建楼”和为这种对自己的学习态度不负责任而付出更加艰巨的成本。 思而不深,便是贪图一时之乐,定会换来学无所成之苦。 思而深入,虽是艰难煎熬之苦,却会造就根基扎实之功。 三、入而急功 俗语云:“欲速则不达”,然急躁之心确实是管理学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 “入而急功”,或言“浮躁”,就是有些人虽是做了尝试性的深入去思考了,却在看到别人“获奖”、“发表文章”之时,便想一尝自认为定是很甜的“甜头”,而导致“无心恋战”,一味地想方设法要“缩短投资回报期”,在一番堆砌资料之后便谓为造就大作,一心想谋个“金银铜铁”。对于这种学习方式,即使是真的蒙混过关谋得个“金灿灿、银闪闪”的成绩,也是令人不敢苟同,更不是读书人真正价值的体现。 现在,踏踏实实去读书、学习、体悟的人已经很少,而浮躁的“伪学术”则越来越多,管理学院乃至整个广东商学院,都是普遍的学生“学术”虚假繁荣,若此风不止,定会造成断层和阵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4

听众

197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2-12-7
最后登录
2012-1-9
积分
1978
精华
0
主题
64
帖子
279
6
发表于 2005-12-28 23:3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推荐广商校友D一篇好文章

一、学而不思 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首先,管理学院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管理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管理中的思想,而许多人是在学习完课本上的“教条”之后,就不再去用自我感悟的心态学习更多的“教条”之后的“为什么”(当然,这也跟许多老师在课堂上只讲一些条条框框的“机械理论”而缺乏真正意义的思想启发和引导有关)。更有甚者,课本上的知识都不学习,到了要考试的时候就希望老师“放我一把”、“不要抓我”、“透露点秘料”,然后利用一两天的复习时间断章取义地草草背背几个“考试要点”,图谋个及格便怡然自乐,更不用说“思”了,连“学”都谈不上。 第二,所谓“学而不思”,还指那些只会在课堂之后,做做习题,背背“一二三点”教条以应付考试,以成绩之高为至荣(我并不是批评用成绩来衡量一个人的优秀,而是叙述这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利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管理中的指导思想和实际中的应用问题,谈到具体问题需要怎么解决和为什么要这样解决时,脑子一片空白。 第三,基本上都统一了“模具观”。所谓“模具观”,就是普遍认为要在同一个模具下印造出来的“陶瓷”才是上等“陶瓷”,而不是同一个模具印造出来的“陶瓷”那是劣质“陶瓷”,是不成气候的,是不务正业的,视其为异类。而那些被认为次品的“陶瓷”,许多确实是劣质到“不学更是不思”,充当了通俗观念下的“玩偶”,反正是破罐子破摔,美其言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而有些却在通俗观念的束缚之外,在“尘世”中把自己锻造成了某一方面的极品(这一类往往是大学中的蠢材,毕业后的天才,不是这里所要分析的)。 第四,没有把大学里的学习心态调整好,基本上沿用了高中时代的“红色眼镜”和“红色旗帜”,喜欢讲官样话,写官样文章。学来的基本知识自己不去思考,等到要用的时候就像以前那样把理论往里套,讲空洞话,写空洞文字,缺乏自己的见解和廉价出卖自己的精神,学到的东西和做过的事情也不去考虑其对自己的真实价值在哪里。 第五,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而管理学院的学生,却在管理中所说的“圆”的规则里瞎转,放弃了思考的权力和说“自己真实话”的勇气。所谓“圆”,就是缺乏了读书人的锐气和刚强的辩论力量,在“做事要先学会做人”的破规则里把自己磨得似乎很“圆”,憋得大气不敢喘,遇到什么问题都是唯唯诺诺,很少见到有跟老师辩论的现象。这当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敬而不敢说自己见解的话,这给人的感觉就如张建涛老师所说的“弓箭”一样:“至圆则滑,滑则无力”;另一种是对老师完全地依赖,紧紧抱住“拿来主义”心态,你老师教的我就接受,对与错我不知道,反正到时候考试了就照老师的话答题,准没错。这更是典型的“学而不思”。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管理,不管是其科学性还是艺术性,都是需要智慧的,而对于课程中的管理理论那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普遍基本规律,并无对错之分,只是看在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哪些是合适的,哪些是能引导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人成功的。课堂的学习要求和考试答题的对错只能用来衡量自己的理论认知水平,并不能用来衡量自己理论之外的思考水平。自己的思考水平需要对自己进行管理思想的锻炼和学习,多读一些管理技术之外的大智慧之书,在自己的生活中凭借自己的所闻所见的点滴,去感悟管理智慧的高妙之处,去体察具体问题中实战界对具体问题的战略和战术操作,去品味自身在撇开教条之外能够真正用自己见解性的语言说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话,写自己深入思考后认为有价值的文章,那才是真正的“学而有所思”,否则,学得再多,也只能叫做“不知变通”,是谓惘然。 二、思而不深 常言道:“师父领入门,修行在个人”。而实际上是,师父虽然领学生进入了学问的门槛,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好好地深入进去挖掘真正学问的宝藏,是谓“思而不深”。 对于“思而不深”主要有三种学生。 第一种是,在老师布置的作业“论文”中或者期末“论文”中,毫不留情面地贱价出卖自己作为一名“读书人”所起码应该尽到的一点点“独立思考”的精神责任。有些人是略微有些思考,列出一个思路提纲,然后就把大量的资料往里草草填充了事;而更多的人只是最简单地思考了一个“我要写什么题目”或者“我要搜索哪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 的问题,想好后就到网上找一篇符合老师要求的,然后整篇复制下来,甚至连文章的基本格式都不改,输入自己的名字学号,然后打印、上交、完事、及格,万事大吉。许多老师说,真正是学生自己列出的思路提纲的论文都已经很少了,更不用说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了。可见,这种“思而不深”的现象是普遍高等教育上的弊端,并不只是我们管理学院才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