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30
- 注册时间
- 2006-1-17
- 威望
- 0
- 金钱
- 871
- 贡献
- 233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10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88
- 主题
- 114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1-17
- 最后登录
- 2016-1-30
- 积分
- 1104
- 精华
- 0
- 主题
- 114
- 帖子
- 188
|
每年制定经营目标时,企业都会被高管年度经营目标困扰一番,尤其对于那些属于新兴市场,或者业务不稳定、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情况尤为激烈;而年终时,企业似乎又早预料到业绩目标不合理,就视情况给每位高管塞个红包,绩效考核办法似有实无,甚至可能引起高管离职。' q4 r2 p4 }6 Y
6 h" y+ f p; e/ b) U0 I下面将解释为何在传统考核办法下,业绩指标制定经常不合理的原因,并介绍一种新的高管年度业绩指标的制定办法,这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业绩指标制定的不合理性,因理念与“宽带薪酬”有相似之处,暂称之为“宽带绩效”。8 p( u. F' H/ v9 p4 B
$ K) D$ j1 M, }& m# c) S传统业绩指标制定方法的弊病
1 ]' c8 ~8 s( i# ^# P4 y% r% b7 k4 W1 X* r& H- T$ F- Y6 Z
传统方法在制定高管年度业绩指标时,通常会设定保本目标,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三项,保本目标决定高管能否获得绩效薪酬,基本目标决定高管可得绩效薪酬的比例,奋斗目标决定高管可得的额外奖励。由于多种原因,保本目标和奋斗目标在大多数企业其实形同虚设,比如完不成保本目标的高管,可能早就辞职或下台;完成业绩指标的高管在企业中非常少,能完成奋斗目标的企业高管更是凤毛麟角,不说也罢。这里只考虑通常情况下,高管所得年度绩效薪酬的状况(即保本目标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区间),传统方法中,高管实际所得绩效薪酬以是否完成业绩目标为标准分为两段。 段绩效薪酬通常以1倍绩效薪酬为基准计算, 段通常以销售额、利润额、净利润等为基准计算奖金。而且,一般情况下,企业为强化激励,后者的奖励幅度要比前者大许多。- V. v8 U# G- D% |0 |3 f
- j- G) c1 a3 T! R, G7 P# O3 _3 s
问题出来了,由于业绩目标值硬生生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奖励方式予以分离,前后激励效果落差较大,导致企业和高管在业绩目标值的设定上都寸土不让,即便企业挟资源优势最后强行设立一个业绩目标值,在大多数高管眼里,也是过高不合理的,故而年终时必然发生高管奋起“控诉”企业年初业绩目标制定不合理的事件,而企业通常也只能用红包或辛苦费的方式进行补偿。
, f; n9 V: U/ ~; J; F7 z& c
0 Y4 p' X* n: g/ v+ ]2 h企业为什么总喜欢将业绩目标值定得很高(通常是过高)?最明显的一个原因是高目标会对高管有更强的驱动力,但我们知道驱动力最强的应该是“不仅高而且够得着”的目标;第二个原因是高目标看起来比较宏伟,通常在国有企业比较容易发生;剩下一个原因就是企业怕目标一旦低了,高管会过于轻易的完完成目标。奖励高管多少倒在其次,重要的是怕内部引发薪酬公平性问题,打击其他高管工作的积极性。因为即便在理想情况下,高管年度业绩指标也无法预先准确制定,尤其对于那些属于新兴市场、业务不稳定、投机性强、受政策或市场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业绩指标的实现与否并不能完全代表高管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比较典型的有外贸、物流、能源或金属等,新华信这类咨询行业也是其中之一,企业内部开辟新业务、新市场时也是如此。
! [5 u( f+ {6 w5 H
8 d" L5 L6 U7 k- F5 h# g0 Q9 Z而高管希望将业绩目标定低的原因很简单,当然是低些容易完成,高了拿不到钱;或者进一步说,目标越低,就越容易拿到高激励段的奖金。如此一来,这一年度业绩指标就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两方争抢的桥头堡。当然通常的结果都是企业大占上风,定下一个很高、而且不太容易实现的业绩指标。
; m) M! k* t0 x- B: D
5 G+ @; n% T( [; I$ d3 m& K! T宽带绩效就是针对这类情况设计的,它不仅能解决“因高管完成业绩指标获得不合理奖励,企业内部引发的薪酬不公平”问题,也能使“高管在完成业绩指标时,获得比传统绩效考核更高的薪酬激励”,而且操作简便。6 f: V6 J: G, M8 P' C, v5 T: g
( m4 B, J* A* k0 C3 j' w宽带绩效的应用
# E% H6 R7 j" n0 C/ d
1 I. e6 `$ S8 F: \& i& g宽带绩效就是将单一业绩指标变为宽带,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只要设定两级指标。比如原业绩指标为1000万(事实上大家都知道1000万过高,正常情况下应该为800万),那么现在将业绩指标设为800万和1000万两级,我们可将800万称为一级业绩指标,1000万为二级业绩指标。下面我们就以上述指标为例来说明这一方法的应用。
% v. ~* _! ~, Y, k% d6 A1 b9 E7 p% X7 D4 l
方法的重点在于一旦高管年终完成800万,企业将先把高管90%或95%的绩效薪酬补足,用于鼓励高管先完成800万的一级业绩指标,而800万至1000万之间的绩效依旧以1倍绩效薪酬为基准继续计算。
* ^0 C0 V$ k( I: N3 b4 `- f% Z$ _6 S- ^% Z$ ]6 Z
高管在宽带绩效下,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当高管的年度业绩达到800万时,其绩效薪酬有一个跳跃,基本靠近1倍绩效薪酬;而当高管完成1000万指标时,事实上高管实际所得绩效薪酬已超过1倍绩效薪酬,并且完成的业绩指标在800-1000万之间时,绩效薪酬的增加是平缓的。我们可以这么来看:在这个案例里,800万事实上才是被企业和高管都认可的正常年度业绩指标,一旦完成800万,企业基本目标便完成了,高管绩效薪酬也可拿到了,超过800万的部分,属于企业担心业绩的非正常增长设定的。$ e5 |, b' [- k" x; ~, W3 x6 a* S
8 \* g ~( m! G; b如果企业业务比较稳定,1000万的年度业绩指标本身比较科学,我们可以考虑将此区间设为800-1100万,当完成800万时,先发放80%或85%的绩效薪酬,效果与以1000万为年度业绩指标是类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