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属 szcesoft88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szcesoft88-(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7463)
如何选购ehr系统,是很多企业不明白,感到头疼的问题,在这里,华一软件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要选用eHR的企业一些帮助。
) l, z0 ?" p/ o5 D+ G* Q选择eHR系统应该做些什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建设项目;二是保障系统生效。 有一个一致的看法: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变得更加不容易。然而压力从外来,办法却要从内出,可办法怎么出呢?人们寄希望于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力量与外界环境的对比,更进一步希望由此可以得出“高明”的决策。
' U7 j4 W6 s2 _$ |7 t+ Y于是,企业对自身IQ——面对复杂问题、解决复杂性的组织能力(获取、共享以及提取有意义的信息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HR们的任务也就越来越艰巨了,只有借助于信息技术才能帮助HR们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然而需求是没有止境的,如果系统选择不好,就像推巨石上山的西绪福斯,推上去又下来,刚刚建成一个项目就又要重新开始,这种情况确实有些令人失望。 + N0 ]* U3 i9 Q# n8 H
因此,我们希望在这里讨论一下这样一个问题,为了让自己的工作对企业更有价值,为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先进性和连贯性,HR们应该做些什么?总体来说,是这样两方面的内容:积极建设项目;保障系统生效
7 Z% X: }, Y, D& P |8 E2 S5 d7 ^具体的工作则包括这样六类:选型、采购、建设、支持、维护、升级。其中前三项是项目建设工作,后三项则是为了保障建设好的系统生效而作的。我们先来具体分析一下前三项工作。
' i0 T' e% ?- n- Z! A% R | 1、选型
8 j0 D- d! X1 H1 \) o: \ 选型是后续所有工作的基础,它决定了我们努力的方向。选型工作包括如下的工作内容: - h" D2 N# K8 u5 W5 m
落实需求。常见的落实需求方法是给各部门发出一纸通知,要求在约定时间内提交本人、本岗位、本部门对信息化的“需求”是什么。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其实是原始且无效率的,取得良好效果的概率并不大。其实落实需求的办法有很多种,例如让主要领导参加相关培训并做出分析;或者考察规模、行业相似,应用效果比较好的单位,发现别人的长处;HR自己率队到一线去实地调研;聘请咨询公司、咨询顾问来制定信息化规划等等。 4 ]9 ]" v7 g( \* y/ H
制定预算。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部分情况下,HR是作为“花钱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花多少钱准备办多少事一定要早作打算。预算定了,才能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去开展工作。摸着石头过河在预算方面不是件好事,它只能说明HR的无能。 2 q1 ]" Q* ^% _) I$ n. n
考虑风险。迄今为止,信息化项目仍然是高风险的投资。罗德尼-特纳在《项目管理手册——改进过程、实现战略目标》一书中说,信息系统项目的“目标不能明确定义”,而且“在信息系统的项目中,让客户讲清楚他们的需求是相当困难的,在项目中保持他们的想法不变也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没准谱”的事情,风险因素要充分考虑在内,例如:时间、预算、目标的变化;组织和人员对变革的接受能力;企业内部政治的影响;供应商的稳定性;人员(包括我方项目组人员和实施方顾问)的稳定性等。
% T$ @# @* M- q. Z0 e9 U1 R 价值观与选型次序。综合考虑了需求、资金和风险的因素之后,需要在企业内部给项目确定一个统一的价值观,以便大家在判断什么当作什么不当作,什么应该先做什么应该缓作,什么内容是基本要求(不满足则一票否决),什么则是锦上添花(同样条件下满足者优先)……
6 c+ _5 J: p4 B6 r- T* B( _" y7 ?. o" {7 s
2、采购
' {- z/ z4 B! }3 s 选型是以我为主的内部学习过程,而采购则是与供应商进行的双边甚至多边博弈。事实上,如果选型阶段的工作做到位,采购阶段就会轻松很多。然而因为选型工作的复杂性,大部分企业是把这两件事混在了一起。采购阶段的工作主要有:
$ h' `$ ?) `3 r! Q8 z$ \' P8 n 考察供应商。不是一定要飞到供应商的总部去逛逛,供应商的考察有很多方面:供应商的整体实力是保证长期合作的基础;供应商在当地的实力是你既经济又及时的保证;供应商的产品发展方向;供应商对当地和这个行业的重视程度;供应商的实施服务体系等等。你完全可以从供应商的客户、报纸网站等公众信息上获得这类消息,如果很难获得的话,你就要对这家公司小心些了。 6 u; R$ b; v" L O' Z6 g" P; [
控制成本。采购过程就是谈判的过程。也许公司的传统是通过招标来完成采购,但其实信息化项目的招标效果很难评价。我认为控制成本最好的办法是弄清楚自己的需要,弄清楚供应商计费的办法,从长远的角度、以双赢的态度来控制成本。找几个以价格低廉著称的供应商作砝码不是不可以,但千万别把你中意的供应商吓走或拖垮。另外一味的压价,供应商利润有限后,会想方法压底成本,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另外一些价格上和其它供应商有较大差距的,最好也要小心,因为利润较低的情况下,是否有能力做后续的服务是个未知数。
( u' m7 d7 B3 l5 z* j0 Y2 j 漏购失误。不要因价格而产生漏购,那些必要的产品、必须的服务,在选型阶段本已定为基本要求的内容,千万不要在这个阶段因价格问题或供应商的口头承诺而放弃。务实取向。把所有可能的供应商列个单子,详细评价,从产品、服务、价格、公司实力等各方面做一个精确的评价,然后则最优者签之。好吧?做梦。要是这样的事能做到,能评价的准确,那就不会有这么多可选择的供应商了。再说一次,“最好的供应商”“最好的服务”“最优的价格”一定是在合理范围内的。动辄选上几十家供应商,考察评价它个几年既不经济也不实惠,最大的可能是把选型期定好的原则打乱重来。 8 y( z( E f7 [9 |7 V
签订合同。所有的要求与承诺,最终总要落在纸上,千万不要相信口头承诺。不要怕啰嗦,把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写的清清楚楚才叫合同。只填个产品名称和价格的合同最好还是改名叫“糊涂账”为好。
5 o. p, q# t4 U" O- W 3、建设新的系统
5 b! S5 g8 I/ V( {+ X {2 B 其实,按照项目管理的说法,在这个阶段只是工作量最大,而项目能否成功的绝大部分内容已经完成了。不过,作为一个周期比较长的变革项目,这个阶段的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 K1 _. r3 c! Z( H& o
项目目标。还记得选型阶段制定的“价值观与选型次序”吗?制定工作计划也好、安排工作任务也好、分配工作资源也好、评价工作成果也好,都要按照既定的项目目标来。不是说目标不可变动,但变动一定要让大家都知道。而且不能只变动目标,不改变项目的计划、任务、资源安排和评价标准。 7 g- \/ l* G% N. j! U6 o
计划控制。从一开始就重视项目计划,从一开始就落实计划。什么人做,什么时间完成,要求质量如何,下达任务时明确,督促任务时有依据,检查任务时有奖惩。即便这样,项目脱期也是很常见的,如果不这样做,其结果可想而知。 ( i* ]0 p' y: { L/ `* M6 H5 m
人员配置与项目角色。在一个具体的信息化项目中,HR可以做项目经理,也可以委派项目经理,但无论怎样,安排项目组人员并大体配置其在项目过程中的角色是HR必须要参与的。选择项目组成员需要注意几点:项目组中尽可能有全职人员,不能全是把“部分时间”分配到项目中的“兼职人员”;项目组中新老人员要搭配,有人有经验、有人有干劲,有人当师傅、有人当徒弟;项目组的核心人员之间配合要默契;……
6 s) B2 D! ^8 F% D 项目变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目标、计划、人员安排等都可能会有变化,变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变化或变化不得法。在“不得不”的情况下拒绝变化,结果只能是快速失败或无限期延长。而那些面对变化,不公开变化、不说明变化理由、不及时变化、对变化后的目标计划失去尊重则属于变化不得法。 7 ^) e" j9 Y; Z/ q# S
做好培训。大多数信息化项目中,培训都是工作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任务。培训需要掌握好时间、内容、考核等几个方面。根据实施计划,随时安排环境进行培训,早了会忘掉,晚了拖后腿。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考试与对成绩的奖惩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 w" ^4 u4 y; ~: n
本文由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专家——---华一软件
0 D9 Y+ ?/ ^$ S& Z6 r* Y# G
9 S8 K5 z9 h. Y$ H1 D' \$ B- E @, y& G8 E7 y( k3 S+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