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12-18
- 注册时间
- 2004-8-27
- 威望
- 0
- 金钱
- 169
- 贡献
- 43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1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61
- 主题
- 347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8-27
- 最后登录
- 2009-12-18
- 积分
- 212
- 精华
- 0
- 主题
- 347
- 帖子
- 461
|
胡枚的父母都是江苏镇江的中学教师。6岁时,她从乡下姥姥家来到了父母身边,小学、初中、高中,她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胡枚一家住在父母任教的中学里,“别的同学是放学回家,我是从一个学校回到另一个学校,交往圈子很小”。 * r6 C7 w1 x! m; d4 m
" p# x" M, u2 I! c7 e8 i% X7 t+ E% j) Q v2 c
一直在学校生活的她梦想成为一名医生,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读了7年的临床医学之后,她成了上海一家大医院的儿科医生。
; ?) a* ^' G2 H9 L2 k2 s( Z' M" U7 O8 W0 [# ?+ |: }- |$ B! i, Z
在胡枚的印象里,医生的工作也是很单纯的,可进了医院发现,事实和她的想像很有“出入”。论资排辈,年轻医生之间相互防备,护士和医生之间的是非……
+ B; z9 }& @6 I3 z6 i. T) l3 b, N- g$ Q2 d; ~! O' j# i5 w4 p
胡枚说,和一起进入医院的年轻医生聊天,也没有大学卧谈会的畅快:“大家都是欲言又止,上学时我很清楚寝室女生的家庭状况、性格特征,可现在,那些和个人生活相关的话题都被自动地回避掉了,无法触及人的内心,大家讨论的都是哪家商场又做活动了,6号床的小孩怎么总是她妈妈一个人来看她……”2 U# m& R- |2 A* G: \
1 ] f* a* l+ k+ z' f3 X 胡枚说和她一样在学校长大的好学生里,在骨子里有一种对纪律和制度的顺从和依赖,对不合理的现象有一种天然的排斥。
% S8 O5 l2 f" A, z9 _, K: s" N. ^. t0 {+ b3 d
一次年终总结,领导要求大家谈谈对医院的看法并提点建议。胡枚想了很久,终于鼓足了勇气说出:“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可是有的医生还是索要红包……有个孩子家庭本来就很困难,阑尾手术还给用进口药……为什么只有在非典的时候,人们才会对医生肃然起敬?”
4 U4 x/ h- r. s$ L9 F( T# o3 ?$ y. j! D$ [
胡枚说完,主任带头鼓掌。可那次会议过后,跟她说话的人更少了。大家一起在食堂吃饭,别人聊得很起劲,她一过去,大家都严肃起来不吭声了。胡枚很苦恼,她很希望自己能被他们接纳,但是却又不知道要怎么做。
! y- k3 Y3 I$ n) O- [" Y
( u: |; g/ Z2 a0 }" j9 }: D 胡枚成了其他医生眼中的“夹生人”。她去找实习时候带过她的一位老医生,那位医生说:“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有的事情要学会消化。”胡枚说她现在很迷茫,消化那些自己本身就很排斥的东西更难受。
. N8 Z* L3 l& y9 x1 H( b5 W _. ^$ M) |/ {0 Q9 ~& a) j0 `8 u! t. s
从小到大,胡枚都喜欢古典文学和世界历史。可如今,明清小说和全球通史离她的生活越来越远,甚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书架上出现了《哪些人你不得不防》、《怎样把话说得滴水不漏》之类的书。以前,她一听到那些书的名字都觉得可笑,觉得做人根本不用那么费尽心机,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成了这些书的读者。
6 c0 R: C9 w% s8 J- [9 b: X% g8 G, O
工作两年以后,那些书中说到的人际交往中的尴尬、难堪、辛苦的感觉在两年中她都体验到了。“医生的工作和与病人的相处并不难,真正辛苦的是处理和其他医生的人事关系。这些书看得越多,说起话来忌讳越多,我在医院里的话越来越少了。”
2 z9 P. z7 t$ G) L0 a
! g, P, y0 _; p2 M0 k; N “爸爸是个清高的教师,那天来看我,发现我的这些书,那种眼神我永远都忘不了,有怜惜也有无奈。”胡枚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