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89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职场“变态”人群曝光

[复制链接]
bomb    

494

主题

5

听众

286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8-2-27
积分
2868
精华
5
主题
494
帖子
14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08:3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陈阳 作家、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职业指导师。 % n" R# |8 F, j$ N6 l) \& F: C; C; u( Y: O1 t" P% V 0 }7 N" w* Z' ]  在我们心目中,“职场变态”是需要被批评和挽救的,“如何给‘变态人群’减压,让他们更热爱生活,搞好人际关系”成为热门话题,但是,职场专家却强烈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这些所谓的“变态”,实际是“职业先驱”,更需要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r0 A6 H# h8 H v( l7 w" h - o+ @8 [7 {) X5 P" h " o7 K$ x$ m2 b. I/ p. B' A' L' U7 q   因为“过人”,所以“异常”,“变态”的名声不公平。 + T/ E+ F, |' y0 R / @1 d% m4 i# h8 [ B" H N( u3 ^! B) h- Y. U6 V& Q3 [   高级心理咨询师陈阳表示,“变态”对于这个群体而言,是一个很不公平的称谓,说法欠妥。“变态”实际上是一种由生物原因导致的严重的精神疾病,在心理学上界定为“由于身体功能损害造成的精神异常,并且由此导致与常人大相径庭的异常行为。”- X5 O) L% S" t) _- f ) p* K( M5 l e% w2 w; v J2 ^( L {/ F2 }5 v) ^/ |, k   陈阳认为,这群职场精英之所以都被冠上了“变态”的名号,是因为大环境对于他们既需求又不宽容的矛盾所导致的。: }; Z! S: ^8 b( v8 v8 ~ 3 x* Y# o% z& |; c9 X' C% v; k % `, Y& j1 [2 h4 _" {1 w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分倡导竞争、过分推荐物质成就的时代,对于这样的社会氛围,个人根本上就是无能为力。于是有一些人就会“既然改变不了,那么就前去引领”。他们成了所谓的“工作狂”,还会强迫其他人一起冲锋陷阵,搞得不那么想“成功”的人痛苦不堪。他们会越来越不关注人的个体情绪,对自己、对别人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感受都嗤之以鼻。+ _- G( }" t3 L9 t1 M0 L6 F9 G& Y% w8 U ! s. X8 |" B6 ^. ~8 b5 O8 k9 R N 1 A1 A( t5 e* M+ O5 }7 I! q: k* J  大多数人会将符合“主流”观念的人归为同类,其他的则归为“异类”,甚至冠以“怪物”、“变态”等称呼。这些“工作狂”的行为方式令许多人无法接受,心里不舒服,因为愤怒和郁闷而恶意地加以“变态”二字。 ! g9 e: e/ ~6 G- n$ `( Z7 d+ n9 J5 r5 u2 G4 C# a# N8 k) e+ j% [/ } * |4 F3 `, Z0 w: f4 g! p2 u5 O  但是在一个企业中,业绩和效益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很多人抱怨身边的“职场变态”,其实是在抱怨自己充当了他们创造效益的工具,最终又不像他们那般拿到了切实丰厚的物质回报。因为“过人”,所以“异常”,得了“变态”的名声,这是很不公平的。 1 O9 @) R' n* | , h0 Y. Z0 M& Z7 z. p* X; \# K' `; O9 G% K. j   “职场变态”跟吃喝玩乐理念相悖,更注重精神感受和开拓进取。' a* R+ t4 k D( ~1 o" c1 D 9 o% t) v0 m' W ! M- K7 E7 O! M+ T* v" b  一些人觉得,这群人有悖于物质时代“吃喝玩乐”理念,是不正常的。陈阳指出,我们通常会认为,当人有了钱一定不会再像原来那样拼命工作,应当抽离出来好好享受生活,其实这只是一种理想而并不现实的“主流观念”。 & k( F0 O8 {( N5 ]- P, S* b! {# z Z6 `+ d V: u" g; S/ }9 _# Q i+ M$ J   物欲的巨大魔力,会让人感觉永远匮乏,永远处于不断追求,又无法满足的状态。高等教育会使人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加看重精神层面的追求。那些被称为“职场变态”的人,实际上很享受工作中不断带来的成就感,觉得“冒险———控制———征服”是一个获得认同和体现价值的过程。 E% E: O* T, P3 E' P+ _2 J4 O ( d3 O* _' I# [' T% y 5 A3 w6 S& j( M1 }& Q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能保持长期惊人的增长率,正是有了那些被人称之为“变态”的职业先驱的努力。这批人中的一部分在适应商品洪流的过程中,逐步变成很重视理性与逻辑、行动与结果,全身心地为事业付出。他们除了先行一步,还会驱策众人跟进,在这个过程中难免牺牲一些常人的东西。这不是他们的“变态”,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3 z( W2 E6 T4 b* W- ~ + a, d6 K- Y- D ( H4 J1 x( h y; h$ g% i   可以说,他们站在物质时代的前沿,引领的却不是物欲消费的潮流,而是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他们中有很多人是企业的基石,维持着企业高效率的运转,守护着下属同事的“饭碗”,同时不断创造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他们理应赢得尊重和钦佩。如果这群人因为无暇顾及吃穿的“非主流”生活理念,就被大众鞭挞为“变态”,那是一种过分的人身攻击。0 ?. s& v9 _/ b' \ * @% J2 G4 v1 v! C ; A: f1 G$ P- d   “职场变态”可敬而不可亲,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宽容。1 }, F" U1 B. v, W1 t+ S + w1 H4 q y+ a4 F5 Z* g! E ( j, C2 j/ n( T$ v  在很多人眼中,“职场变态”是一种难以接受的生活方式。陈阳表示,这种生活对于人的“个体”而言,确实谈不上幸福,甚至会连带家庭和朋友牺牲很多“主流”观念中精彩的物质享受甚至天伦之乐。也许因为如此,会招致更多的不理解和不满,但是他们毕竟在企业中得到了真正的赏识和尊重,辛苦付出最终换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并会使家人受益良多。 , K$ G- G1 x& Y. K, g4 o# T2 x; [( K* W0 A; x' k7 t 5 _; H4 Y9 s$ f6 }2 m   在企业中,“做人”固然重要,但那是建立在“做事要做好”的基础之上。如果避开“做事”,专门琢磨“做人”,培养出来的一定是一群“小人”。& d; g* M B' L! O9 }* O % Q7 \, z. D4 }3 c; a7 C - k$ y9 K* M/ ^; p1 G  陈阳指出,“职业先驱”的生活理念值得歌颂,但并不值得推崇,他们是一群可敬而不可亲的人,收入不菲,扮演着社会分工后的重要角色,但是很寂寞,也难以被大众理解
bomb    

494

主题

5

听众

286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4-19
最后登录
2008-2-27
积分
2868
精华
5
主题
494
帖子
1400
沙发
发表于 2006-4-27 08:3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职场“变态”人群曝光

这群职业先驱其实也很希望得到伙伴的宽容与理解,而不只是老板的赏识与晋升。但今天的社会氛围似乎太倡导“变态”、“狂人”之类的说法,人们很容易将所有“非主流”的生活理念都归为异类,其实这并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1 e& G [' d8 Z0 x+ G; p 9 }9 s F* {/ T0 ^+ _( U+ r( B# j$ v% S3 A 7 e- C, x* i3 y/ T# i7 D   其实历史上的“先驱”,自古以来就是牺牲个人甚至家庭的利益,难度太大,所以很多人都学不来也做不到。但是至少,我们在做不到如此崇高的境界之前,先要学会善意的宽容和由衷的敬仰。 i! k2 O& c7 G: X7 ?1 J' C9 d8 b 6 ^* p! ~) F9 D Q( J, \ # _9 ?# \0 T& x% F7 e+ y  我“变态”我生存5 Y: T+ N$ t6 F, D 0 A- I3 Y6 L4 ~, P& |$ {# N9 Y0 K0 x7 o% h% c, p" J; l. p& i   近日,在一项根据对京、沪、深、穗四地不同行业的1380名白领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月收入在3000-8000元的群体中将近1/3的人与常人的性格、处事方式迥然不同,甚至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招致了“职场变态”的名声。而月薪8000元以上的高薪白领中,“变态”者更是占到80%以上。 9 A& f/ y- a* ]4 [ 6 Q. U" u% m! G3 m2 C4 j; z# r. h4 J! @   案例一0 b8 t" x5 k( T% X 8 K8 D! a* f0 w a+ ~6 b6 { ; k, I* y$ q2 F9 F# W' S- c/ F; e; @  Jason是一家知名IT公司的技术部经理,年近40,称得上是实实在在的高薪白领,响当当的业务骨干。但是,Jason在同事眼中是个十足的“怪物”:他的衣服款式普通的近乎陈旧,他的胡子碰上加班可以一周都不剃,他的午餐经常与方便面为伍,他的休息方式顶多就是在办公室伸伸懒腰。他的脾气其实并不暴躁,但是如果下属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或者工作中存在不该出现的瑕疵,他的骂声绝对能够冲破经理室的双层隔音玻璃,吓得门外的秘书一天都不敢敲门。 s4 M' S$ D# S" w2 s % e0 l+ U- r6 y/ w: e5 G9 ?5 x4 l R: y   案例二# u, T# _9 ]& B 4 A/ e' v! @/ x Y! S7 y0 ^- }( l , g7 f/ M b' U& ?* E, O" P. j  每个月末的业务盘点,林爽总能交出最精准的业务报表和统计数据,在上司眼中她是当之无愧的“年轻有为”。然而除了成绩,同事们对这个花一样年纪的女子并无太多的好感。林爽不施脂粉,不戴首饰,很少和别人逛街血拼,对于时尚八卦一窍不通,连办公室的零食时间也好像都与她无关。仿佛她钟爱的只有面前那台慢吞吞的电脑。 7 s7 @) H0 s& E' F 1 R# M5 S @7 A6 ]' o2 H b+ m6 u& A$ ]0 T' H   我们身边其实不乏这类被冠以“职场变态”头衔的人:他们大都不修边幅,外表与收入极不成正比;工作上追求效率,崇尚完美;生活上凑合对付,不讲吃穿;他们大都精明强干,深受上司赏识,坐到了管理层,是公司的顶梁柱;他们对下属严苛,和同事只保持单纯的工作关系,鲜有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他们有高远的职业目标,有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他们的身体警钟长鸣,职业病和“三高”都接踵而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100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8-11
最后登录
2008-8-28
积分
100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50
板凳
发表于 2006-4-27 15:00:00 |只看该作者

RE:[转载] 职场“变态”人群曝光

个性可以在较小的公司里 大公司需要的是文化不是个性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