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6-21
- 注册时间
- 2006-6-15
- 威望
- 0
- 金钱
- 25
- 贡献
- 3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2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4
- 主题
- 3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6-15
- 最后登录
- 2006-6-21
- 积分
- 28
- 精华
- 0
- 主题
- 32
- 帖子
- 34
|
在一家公司呆多少年才算现代标准的“忠诚”?我不知道标准答案,但我知道两年以下,一定不算。( }/ x( |0 z0 l! ?, C
& p- [' c) i, i9 q) `6 Y 那是因为有一次我和我的老板一起面试一个人时,那人各方面都不错,等他出了门,老板却对我说:这个人怎么能要呢?你看他的简历,以前的三份工作,没一份超过两年的。0 j1 X4 F* T8 t: G* B
* r8 X9 }4 @2 _4 V
两年?从日本回国工作的女经理对这个数字非常诧异:怪不得那些年轻人跳来跳去的。在她看来,十年之内换两份工作已经可以拖出去枪毙了。但她很快发现,如果按她的标准,整个中国可用的人才十有八九将倒在她的枪口之下。8 n( k, J3 j: K+ |1 S
0 [. p, `0 D# z/ X+ d! F0 } 面对新兴活跃的中国就业市场,她试着用“两年”这个通行标准来挑选员工,并使了小伎俩,希望以此激发或者说掠夺员工的忠诚精神。她的伎俩是,向员工半卖半送她的私人公司的股份,条件是5年以后,员工可以按当时的价格再卖给她。而且她摆出了一种大无畏的姿态,就算公司将来亏损,她也将按原价买回员工手中的股份。也就是说,公司将来越做越大,员工的股票一定赚钱,公司将来越做越小,员工至少可以保本,亏了利息而已。当然,条件是5年之内员工不得跳槽。
1 E) Z! m* ?2 M7 S/ e; Y0 F+ @/ t) Z
可惜她的员工对她的“大无畏”并不领情,反而有许多抱怨:买吧,从此被套牢,如果5年之内离职,就意味着经济损失;不买吧,显得缺乏忠诚度,好像认定了自己做不满5年。甚至有些员工因此被激发起民族意气:这绝对是从日本人那里学来的小家子气的伎俩。
9 k7 t' ]' Q8 r! @3 |' {' m
7 L' ]! K) R" Q& M( ~6 J! h. q 这种伎俩的确不够大气,但绝不是日本公司独有的。事实上,很多公司希望用随着工作年份而递增的福利、期权或者升职空间来笼络住资深员工。但这就像企图用婚姻制度来留住爱情一样苍白无力。) ]6 F, |/ K. O2 d) K3 R% p9 b* Y1 p" R
; w/ r% S2 R6 b7 K. V- d/ m, U
比如在那位日本女经理的公司里,买股份的人很少,大部分人抱着“不忠诚就不忠诚,大不了走人呗”的心态,权且留在她的公司,顺带骑驴找马,寻找更好的下家。看上去这个伎俩像是起到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之用。' D! Z/ O7 Z* r
9 R* n# k+ Q0 {# i% w4 {1 f 一位最近一直想跳槽的做酒店公关的朋友,在去面试了新公司并准备签约之后,突然又决定不走了:“我交辞职信之后,老板找我谈了一次。”谈话的结果是给她加薪,但同时也给她多加了一项工作,于是她决定继续为原公司效忠,原因是“做生不如做熟啦”。据说她们公司在员工离职时总是谈一次话。
, ?& t' S+ o; I# R1 b; B
9 y( q; ^+ w' B' r 看来并非现在的人都没有了忠诚度,而是现在的老板们不愿意或者没时间去了解:为什么员工不再忠诚。[EDIT]用户“论坛管理员”于2006-6-16 9:35:18编辑过此帖。[/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