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成长系列之三——闪电离职为哪般?
职场新人成长系列之三——闪电离职为哪般?文/白杨
http://ruantao.boogu.com/users/root/ext/9/95744/images/cmLogo.jpg
都说现在的80后跳槽率很高,都说现在整个职场风气都是跳槽率比较高。跳槽是正常现象,但是闪电离职该何解呢?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1、2006年中华英才网
中华英才网针对入职新人的一项调查显示,毕业三年内的员工跳槽最为频繁,平均不到一年就有一次。首都就业指导中心对北京96家用人单位的统计结果也显示,大学毕业生在最初工作的一到三年间,跳槽率达到了70%。
2、2007年 羊城人才网
刚毕业一个多月就已经换了3家单位!眼下正是许多应届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但是近日记者在人才市场采访时,却意外地发现,有不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就已经开始着手跳槽了,有的甚至一个月内就已经换了数家单位。
3、2008年腾讯网 毕业生一年跳槽五次专家称情况不在少数
已毕业于青岛某高校一年的小李最近又开始准备跳槽,这已经是他第五次换工作了。记者采访中获悉,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加剧,多数大学生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频频跳槽,却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28日,在青岛市人力资源市场,记者见到了前来登记找工作的小李。据小李介绍,去年毕业之前,她在城阳一家食品厂做文员。毕业后,便辞职又在李沧一家钢材贸易厂做贸易,可是没呆一个月,就因为和领导的一次小冲突辞职了。后来,她又在城阳一家油墨厂做外贸,因为单位没给她投保,她又跳槽了。今年3月份小李在海尔路上一家外资电器厂销售部做国际贸易,总部决定撤销这个部门,把她调到车间去,小李再次辞职。
原载《齐鲁晚报》转自腾讯网
跳槽成为毕业生和职场新人问候的第一句话:“你跳了没有?”,似乎在我们工作的周围,时时也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那么作为新人,怎么样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呢?
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个性张扬与更加关注个人感受的时代,不要委屈自己去做不喜欢的。即使要做,也要评估一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忍耐力与承受力。最大限度减少因为跳槽对自己职业生涯连贯性造成影响。
2、从面试开始的时刻,也对企业进行评估。和大家去面试时要有所准备一样,企业招聘人员经历千锤百炼,对招聘技术已经相当稔熟,很多时候也会提供与真实岗位不匹配的信息。其不外乎把岗位的名称写的更市场化,吸引眼球;另外就是含糊给出高薪承诺;还有就是描绘美好前景......,这些都需要个人再次的去甄别,通过互联网/朋友、同学/公司同事侧面去认识,以免信息不匹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清楚个人职业方向。也许这会让许多新人们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真的可以做什么,怎么去找方向,我们骑驴找马已经是不错了。
有一个很不错的解决之道就是:让最熟悉你的人,对你进行分析;让你最信任的长辈给你指导;同时问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现在的岗位是否可以未来的梦想有结合点。
4、对职业忠诚,建立良好的职业风尚。你可以不忠诚于自己服务的企业,但是要绝对忠诚于自己的职业,这样才会在行业内有自己的几把刷子,才可以建立良好的职业通道。
而现在很多企业正在遭遇“闪电离职门”,让很多企业的HR摸不着头脑,如何解决呢?
个人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对人才甄选进行强化:
1、发生闪电离职的岗位会比较集中,
例如 采购这个岗位闪电离职率高/网络管理员闪电离职率高
这样的情况发生时,除了对离职任人员面谈了解情况外,8成是因为企业内部原因,需要从部门与岗位环境考虑。
2、引入测评,多角度了解岗位匹配度。随着测评技术的发展,有条件的企业需要更加科学的对人才进行甄选。减少因为人员个性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的几率,最大程度减低损失。
3、胜任力模型系统建立。即使是小企业,也可以有简单的胜任力模型,保证最关键的需求匹配,减少因企业文化认同问题造成的流失。
4、入职教练计划。引入新员工教练,培养新人试用期辅导人。试用期辅导人必须经过培训达标后才可对进行指导。对岗位现状进行“预防针”
,在员工入职初期,告诉其本岗位需要承受的某些压力,减少因为突然受到某种意外刺激引发离职。
白杨 2008.09.17 0:11 大家多多指教。
回复:职场新人成长系列之三——闪电离职为哪般?
有道理!谢谢分享!回复:职场新人成长系列之三——闪电离职为哪般?
:)这也涉及到毕业生先择业还是先就业的问题,个人觉得毕业生应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另外,就像挖井一样,如果没有水,那另择良地挖井是需要的,但是很多情况下,不是地下没水,而是挖不深的问题。挖不深挖再多井也是得不到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