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主管的告白!裁员幕后
“不景气淘汰不争气的。”对于近来最热门的“裁员”话题,台湾安捷伦科技人力资源处副总经理卓胜国,劈头第一句就下了一个脚注。他半开玩笑说:“以前景气好时,主管骂一句,员工还会回嘴,现在为了保住饭碗,没人敢啦!”
从人资主管的角度来看,任何一次的不景气,都是对于产业、对于企业、对于个人的重新洗牌。
安捷伦曾经在2006年被评选为“最佳企业雇主”,但在这之前,他们也曾经走过一段不景气、亏损裁员的日子。
裁员是企业最后手段
当年也曾经扮演“杀人”的角色,卓胜国表示,一定是真的没办法才会进行裁员,没有人会一开始就选择这么做。
“很多人当了10年主管,还没做过裁员的事,从决策到真正执行大约2、3星期的准备期,甚至主管自己也要先进行裁员的训练和心理准备,”卓胜国回忆。
包括他自己从1995年转到人力资源领域后,也是头一次面对不得不裁员的事实,曾经心理压力大到睡不着。
“最困难的是决定名单,”当时台湾安捷伦裁员大约10%,先由各部门主管经过严密的计算,评估交出名单。
“你所处的部门是赚钱还是花钱的单位也有关系,通常会先砍花钱的部门。然而并非行政或事务性的工作,就一定最容易成为被开刀的目标。”
他强调,除非这项工作职务能全部外包出去,否则就算是在麦当劳炸薯条的工作,也无法完全被机器取代,还是需要运用人力。绩效与不可取代性仍是取舍关键。
此外,有一些工作已经外移到外地,部门功能不存在,当然要裁撤,这是“非战之罪”,和工作表现无关。就像2000年生产制造的工作机会大批移到亚洲,也造成美国、欧洲很多人失业一样。
回复:HR主管的告白!裁员幕后
缺乏互信,才会冷血但不管因为什么理由,一旦上级发出裁员的命令,人资主管硬着头皮也得去做,不过,处理方式不见得非要“冷酷无情”。
安捷伦除了给予被资遣员工一笔优于劳基法的遣散费,并且辅导员工写求职信、寄履历等,甚至将员工介绍到其它相关产业,并且持续追踪他们是否顺利再就业。
卓胜国认为,不见得外商公司就一定很冷血,像是电影中员工抱着纸箱,哭着走出办公室的情景,上午通知,下午离开。当时安捷伦从通知到执行,有长达30天的缓冲期。
企业如何对待员工,也会影响处理裁员的方式。“平时就要烧香,假使企业向来对待员工就不够尊重,缺乏互信的基础,当然会担心员工偷数据,希望他们愈快走愈好。”
担任过惠普科技高阶人事主管,现任远流国际顾问公司执行长彭康雄也认为,裁员可以不必那么粗暴。
他从前在台湾杜邦公司担任主管,也曾经处理过棘手的裁员问题,不仅裁了3次,而且每次都是2、30人。当时上级的指令是:怎么处理都行,就是不能上报纸,不能把事情闹大。
他凭着在新竹科学园区的人脉,先替员工把工作、退路找好,裁员当天车子已经在工厂门外等,员工们也都释怀离开。
彭康雄表示,以前公司比较考虑人情面,只要裁员人数不多,离职生效日前还可进公司,甚至让被裁员工在公司里使用计算机写求职履历。但是现在大公司裁员动辄数百人,操作上就很难做到这么细腻。
对大老板来说,裁员名单可能只是一堆文字组合,没有温度;但第一线执行的人资主管可以清晰看见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生计受影响,尽力维护员工尊严到最后一秒,也许是唯一能稍加弥补裁员遗憾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