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x6868 发表于 2009-12-5 12:13:00

对管理者的管理

对民营企业而言,管理者是最昂贵的资源,也是折旧最快,需要不断补充的资源。建立一支良好的管理团队,往往需要多年的时间,但是,可能会因为管理管理者的管理者管理不当,而使这些资源毁于一旦。管理好管理者,决定了一个民企能否持续发展。
<P>&nbsp;<WBR>&nbsp;<WBR> 管理企业与管理私有财产时是不同的,管理私人财产不需要组织结构,或者进一步说就不需要管理者。而管理企业,必须有企业的制度,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管理者、企业的治理结构等等。</P>
<P>&nbsp;<WBR>&nbsp;<WBR> 中国大多民企老板是将企业当做私有财产来管理的,企业没有生命力,员工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其结果是企业寿命很短。当做是私有财产管理的表现为:自己管理一切财务,只要自己有精力管理的就亲自管。自己管理一切行政事务,只要能够看到的都管。其实这些都是自欺欺人,自己有几双手,几双眼睛,几条腿啊,从而造成了企业管理的混乱与无章法。</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那就是要将自己干不完的活授权给其他管理者来管,老板就管管理者就是了。</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当然老板管理管理者也有很多误区:有的老板一授了之,很放得开。这样也不好,容易失去监督,企业出乱子;有的老板授权之后怀疑心很重,事无巨细去干涉管理者的工作,由于老板经历有限,最后企业也容易出乱子;还有的老板耳根子特别软,别人一说,尤其是自己的亲戚朋友,眼线一说,某管理怎么样怎么样了,他就不放心了,不看管理者的长处,只找缺点,结果是管理者跳槽不断,管理者说“没法干,只有走人了之”。</P>
<P>&nbsp;<WBR>&nbsp;<WBR>&nbsp;<WBR> 管理管理者企业必须有良好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企业需要两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决策机制;二是检讨与评估机制。企业要有自己的愿景,管理者要为自己属下的管理的未来“未雨绸缪”,是自己的属下看到企业未来的方向。每个企业还要创造自己的企业精神,当然这种精神应该是积极地,能够激发人们的活力的精神,而不是扼杀生命力的精神。民企应该对员工的职务安排得当,尤其是老板,不要认为自己的员工都是一样的,一定要有管理者的层次级别意识;也不要认为级别只是公务员,军队,国企员工的事情。级别的激励有时会使老板节省不少物质。</P>
<P>&nbsp;<WBR>&nbsp;<WBR> 总之,大民企的发展多源于小公司的创业,这个过程必须强调管理者的作用,一味的强调个人英雄,从个人角度去谈管理者的作用,不重新定位管理者或者管理的功能,否定或者贬低管理者的功能,也许会使企业毁灭。</P>
<P>&nbsp;<WBR></P>

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09-12-6 10:50:00

回复:对管理者的管理

文章写的不错。如果能加上一两个实例就更完美了。
期待更多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管理者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