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n1 发表于 2009-12-24 22:44:00

回复:HR们,来谈谈社保?

现如今,我们工厂是全员参保,有工伤、养老、医疗、失业四险,生育保险目前镇区尚未开展。离职的员工大多选择退保,这可能也是社保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不哭死神 发表于 2009-12-25 09:00:00

回复:HR们,来谈谈社保?

我这里有这样一个情况:公司在北京,上海,南京均有分支机构,但没有在当地参加社保,所以在异地机构的人员参加社保的问题,公司尝试这样解决:即在外地机构的员工以个人形式参保,然后个人以参保缴费数据单回公司总部进行补助报销。报销比例上限为公司以企业比例的上限为准。例如,北京社会平均工资2000元,公司缴费比例为20%,即公司为异地机构员工报销补助比例为2000*20%=400元

请问各位这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是公司HR领导考虑到了实际情况后选择的权衡结果)好吗?针对这项解决措施,有什么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

谢谢大家,顺祝大家圣诞快乐!!:D

婴儿肥 发表于 2009-12-25 13:24:00

回复: HR们,来谈谈社保?

<P> 原帖由 <B>不哭死神</B> 于 2009-12-25 9:00:00 发表<BR>我这里有这样一个情况:公司在北京,上海,南京均有分支机构,但没有在当地参加社保,所以在异地机构的人员参加社保的问题,公司尝试这样解决:即在外地机构的员工以个人形式参保,然后个人以参保缴费数据单回公司总部进行补助报销。报销比例上限为公司以企业比例的上限为准。例如,北京社会平均工资2000元,公司缴费比例为20%,即公司为异地机构员工报销补助比例为2000*20%=400元<BR><BR>请问各位这种方式来解 </P>
<P>&nbsp;</P>
<P>我第一个工作单位也是这么解决的,我觉得不太好,我在北京,北京的社保政策是,个人参保不能上工伤和生育险,这对员工很不公平,一旦工作中出现事故需要工伤理赔或者女职员要生宝宝,矛盾就凸现出来了。</P>

欧阳倩 发表于 2009-12-28 16:30:00

回复 6F zgx6868 的帖子

我所在的公司,没有任保社保,员工大部分都对劳动法没有认知,我也是刚来这个公司,说实在话,也不是很懂。现在听说从2010年元月份开始,保险可以转移了。同时也希望明年自己的公司可以考虑这块,重用的是自己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为员工和自己谋取更多的福利!

yangyi19850518 发表于 2009-12-28 17:42:00

回复:HR们,来谈谈社保?

我们这个地方,不允许买单独的保险,要不我们公司结了婚生了娃的同志都要求不买生育保险了。。。

眼睛树 发表于 2009-12-29 13:15:00

回复:HR们,来谈谈社保?

我们是一美资企业,不完全按照美国的标准来运作这里的企业,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这里也跟着经济萧条。
企业人不很多,社保缴纳的比率约为48%左右,难为我经常处理劳动部门的关系,好在其他的人员都有单独缴纳的工伤保险~
山东的全省统筹应该运作了也有好几年了,到现在还没有贯彻下去,由于社保转移只能转移个人缴纳的部分,苦了很大一部分外地的农民工朋友,个人缴纳的可以从社保部门提取,单位缴纳的就很大程度上划归地方财政了。
国家政策要求全国统筹是对在外地工作的人们的一项应该享有的福利,但是到了地方政府那里就执行力不够或者更多的考虑当地的利益而不执行或者绕着走的多,希望国家能更加大国家政策的贯彻力度,真正的把惠民政策执行到人。

职场蜗牛 发表于 2010-7-6 21:17:47

对于流动性很大的员工来说,社保问题真的很让人头痛,我们企业就不为这些临时性、流动性大的员工办社保

职场蜗牛 发表于 2010-7-6 21:24:41

如果公司老板都愿意按国家相关政策为员工办理保险,那我们HR要轻松多了,老板一方面训斥我们人力资源部使公司人员流失率大,一方面又不愿意多出一点人力成本

慕云舒 发表于 2010-7-6 22:23:42

我们公司在总部的都有交社保,而且险种还算齐全,但驻外人员的社保确实是一个大问题。现在采取了社保代理的方式,部分地区社保意识强的在属地购买,其它都是在深圳购买。这确实节省了一大成本,但风险很大。

annlh 发表于 2010-7-8 13:00:11

社保相对滞后,还动不动以稽核的方式来威胁员工.比如说,社保要求按收入全额参保就不可操作,对于一些销售型的公司,员工收入每月不等,是不是要逐月都要调整?那么人事的工作量有多大?
其实,有多少公司的社保是按收入的全额缴的?除了一些外企和国企,可能没有哟.
建议将基数的确定改为:每年或每半年调整一次员工社保基数,按上年度或上个半年度该员工的月平均收入作为基数.新员工按同岗位,新岗位企业同类岗位,新企业按上个月核发实际收入定基数.
建议二:调低企业交缴比例.31%的比例太高了,为了减少费用,企业只有降低基数.许多企业不管什么岗位,新员工老员工,一律按最低的档次缴费.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HR们,来谈谈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