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猫鼠
发表于 2003-6-11 18:35:00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
本文出处不详,如有不妥,请多包涵
泡猫鼠
发表于 2003-6-11 18:35:00
再次,
合理的业绩评判标准以及合理的价格计算方法将直接影响到被激励对象的公平感、激励程度以及自身的工作热情并最终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泡猫鼠
发表于 2003-6-11 18:35:00
其次,
规范化、程序化的操作将有助于避免黑箱操作,有法律保证的契约更将迎合中国人求稳的心态。
泡猫鼠
发表于 2003-6-11 18:36:00
首先,
从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司回购协议着手,统一行权价格标准,严格的公司回购计划是被激励对象受益的可靠保证。
泡猫鼠
发表于 2003-6-11 18:36:00
另外,
股权激励实质是一种看涨期权,但由于宏观环境以及政策的不可预期性,广大消费者甚至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往往会对前景过于悲观,加上流通性差以及股权转让上的困难又使看涨期权的看涨程度大打折扣。
上述这些都将使股权激励在民营企业中的推行面临困境,为此建议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泡猫鼠
发表于 2003-6-11 18:36:00
由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往往是非上市公司,因此公司价值缺乏资本市场的检验,即公司的股权价格难以进行客观的衡量,这在股权安排以及行权价的制定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需经其他股东同意)、非上市的股份公司(在股东间可随意转让;但若要转让给非股东需经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对股权转让的不同要求,造成了受益人股权转让的困难,股份期权的获利能力受限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股份期权的激励程度,降低了其吸引力。
泡猫鼠
发表于 2003-6-11 18:37:00
有关股权流通性的探讨,前景的悲观预期
泡猫鼠
发表于 2003-6-11 18:37:00
一个有效的弥补措施是在公司与受益人签订的股权安排合同中完善有关终止条款。比如:可在合同中补充有关公司合并、分立的条款,规定当公司合并或分立时,可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行权价进行调整后,继续执行股份期权计划等等。
泡猫鼠
发表于 2003-6-11 18:37:00
鉴于以上所述这些不确定且非管理层可控因素的存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实施股份期权有可能会出现响应者寥寥、难以取得预期激励目的的问题,因此,在设计股权安排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民营企业的这一特点,顺应受益人的心理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股份期权的实施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
泡猫鼠
发表于 2003-6-11 18:37:00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却缺乏实施股权激励所要求的这种公司稳定性,这是因为:我国民营企业多涉及新兴高科技行业和第三产业,这些行业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未知因素较多,因此,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造成了企业寿命较短;我国民营企业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阶段,因此,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范围等都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合并、分立、投资转向等造成企业中止的情况时常发生;由于我国民营企业通常规模较小,控制权集中,在经营决策上较为随意,往往是企业主说了算,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企业政策变动大,持续性较差;“招人难、留人难”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的一大难题,尤其是管理层的人才流动性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经营决策上的不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