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 发表于 2010-6-2 18:15:00

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反思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align=center><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PAN lang=EN-US><?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SPAN></SPAN></B>&nbsp;</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我想今年最热门和最值得关注的新闻莫非于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从第<SPAN lang=EN-US>1</SPAN>跳到现在的第<SPAN lang=EN-US>12</SPAN>跳,每<SPAN lang=EN-US>1</SPAN>跳都震撼着我们的心,在不断发生跳楼事件后我们也看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纷纷发表了各种“爱心”活动,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关怀和尊重,我也寻思着是不是写点什么来表达我的想法,但是看着那么多的文章我竟然无从下笔,直到看到<SPAN lang=EN-US>23</SPAN>日的“一虎一席谈”节目和近期在读《影响力》(美:罗伯特·西奥迪尼著)的第四章节(社会认同)后,让我对这次事件陷入了反思。<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最近的新闻热点我想会是富士康会不会有第<SPAN lang=EN-US>13</SPAN>跳?有这种想法的也不是很奇怪的事,<SPAN lang=EN-US>2006</SPAN>年<SPAN lang=EN-US>2</SPAN>月底到三月初短短的十天内华南农业大学也曾经发生过<SPAN lang=EN-US>4</SPAN>起跳楼事件,这<SPAN lang=EN-US>4</SPAN>起跳楼的人彼此之间并不认识,也是不同专业的人,年龄段也不一样(有学生,有在学校工作的校工),但是当第<SPAN lang=EN-US>1</SPAN>跳发生后,社会认同在这里就开始发挥作用(社会认同: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决定什么行为是正确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大多数的人在某一个阶段(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很大的时候)很容易有轻生的念头,有时候心想活着这么辛苦不如死了一了百了,但是我们也不会轻易的踏出这一步,毕竟有念头并不代表就会去做,但是当有人踏出了这条不归路的时候我们当中就会有人想(特别是与跳楼的人有相似的背景或者在一个地方工作的人),别人都能够勇敢的去跳了,我为什么不能?而且跳下去我的问题就解决了,不再担心被上级骂,不再担心买房子的事,不再担心感情的纠葛,也不再担心家庭的贫穷,因为这些与我已不再有关系,而且跳下去还可以有大笔的补偿金(这种心理暗示更为要命),于是当第<SPAN lang=EN-US>1</SPAN>、<SPAN lang=EN-US>2</SPAN>、<SPAN lang=EN-US>3</SPAN>跳下去后,这种跳下去的力量就更加的鼓舞着想轻生的人,让他们认为这是对的,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且似乎也没有那么痛苦,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会</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mso-fareast-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ascii-font-family: 楷体_GB231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这样的力量似乎牵引着有轻生念头的人,而媒体的广泛报道更为这些轻生者提供了支持的力量(一项调查显示越是对自杀事件报道越多,自杀事件会越多),所以在这样一些氛围影响下,我们就很可能会看到更多的人轻生。<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如果说这些人跳下去都是自己的原因,那么这种说法无疑是自欺欺人。在<SPAN lang=EN-US>23</SPAN>日的“一虎一席谈”中我们看到有一位曾经在富士康工作过的现场观众说的一席话让我反思不已,他说富士康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其实是因为富士康比其他企业走快了<SPAN lang=EN-US>5-10</SPAN>年,言外之意就是这不是富士康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这段有意思的话让我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36pt; TEXT-INDENT: -18pt; mso-list: l0 level1 lfo1; tab-stops: list 36.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bidi-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PAN style="mso-list: Ignore">1、</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为什么是富士康(我不了解富士康,所以不深入探讨富士康的管理方式)?<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①因为富士康是台企,而台企普遍对基层员工的管理是很严格的(效仿日本的管理方式),我曾经就在台企工作过,那家企业就曾经有副理被员工控告侮辱员工(要员工下跪),因为管理很严格而且粗暴,那么作为刚从家里出来(跳楼的都是工作不到一年,且年龄段都是在<SPAN lang=EN-US>18-24</SPAN>之间)的青年劳工,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难免会出现心理不平衡的情况,这也只是一个诱因,并非因果;<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②富士康在深圳有四十几万员工,我记得我曾经在广州石化厂附近读书,广州石化当时也才<SPAN lang=EN-US>3</SPAN>万多人,但是其厂区和生活区已经是我们村的<SPAN lang=EN-US>5</SPAN>、<SPAN lang=EN-US>6</SPAN>倍大(生活区还分好几处),但是由于这种企业式的园区跟我们生活的村落是不一样的,在这里大家的关系就是工作关系,除此以外再无其他,那么这种由于人数众多而情感交流不够的问题也就很容易产生了,大家平时就只能机械简单的生活在这个看起来大实则空虚的厂区。<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36pt; TEXT-INDENT: -18pt; mso-list: l0 level1 lfo1; tab-stops: list 36.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bidi-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PAN style="mso-list: Ignore">2、</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为什么是深圳?<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意思,因为刚好出事的富士康就在深圳(而不是富士康在国内的其他厂区),那么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深圳可以说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城市,发达的代价当然就会呈现出房价高企、物价飞涨等社会现象,这对于每月只能拿<SPAN lang=EN-US>2000-4000</SPAN>元(还要加班十几个小时)的基层员工来说这种城市的压力无不让他们难以喘气,更有甚者,我们都知道深圳这个城市的市民很多都是中产阶级,算是有钱人吧,当我们的年轻人来到这座城市,刚开始看到的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辉煌变化,看着看着就会变成自己无力实现的城市泡沫,每天自己加班加点几乎没有休息的干活,但是每个月下来这点钱在深圳来说却什么事也做不了,于是大家就会有沮丧的情绪出现,而这种情绪也会随着工厂严格化的管理被放大。<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36pt; TEXT-INDENT: -18pt; mso-list: l0 level1 lfo1; tab-stops: list 36.0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mso-bidi-font-family: 楷体_GB2312"><SPAN style="mso-list: Ignore">3、</SP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为什么是<SPAN lang=EN-US>18-24</SPAN>岁的员工?<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有人说现在的<SPAN lang=EN-US>80</SPAN>后和<SPAN lang=EN-US>90</SPAN>后的抗压能力不强,其实这跟时代变更有关,一个是<SPAN lang=EN-US>80</SPAN>后和<SPAN lang=EN-US>90</SPAN>后相对以前生活条件好了,从小吃的苦没以前多了(承受的压力也没以前大了);另一个是社会转型了,各种社会问题蜂拥而至,房子问题、家庭矛盾问题、感情问题、工作压力问题等等的问题倍增,可以说我们以前可能不需要面对这么多问题,而现在这些问题一下子像浪潮一般涌过来;最后一个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大家扩招后我们进大学的门槛低了,以前需要很努力才能考上大学(考不上的还要复读),这样的就读压力何其大(但是这种压力也不是那么尖锐),而大学扩招后,各类大专院校一夜间像雨后春笋般冒出,于是乎大家都有大学念,但是这种教育的质量也就要打一个折扣了,而因为轻而易举的读大学,大家进入社会的这一个门槛的压力似乎也就没那么大了,于是当这些大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就像很多人说的怀揣着梦想,但是由于自身的能力问题,这种梦想的泡沫就更容易破灭了。<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以上针对这三个问题的分析也仅仅是事后诸葛亮,毕竟不发生也都发生了,但是我想当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富士康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把枪口指向富士康的管理方式,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些都发生在你公司,而且还是连续发生,我不想为富士康辩护,我了解台企的一些管理方式,我知道台企在某些管理上确实是比较苛刻,但是这不代表富士康该承担所有的责任,就改善而言,我想应该是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我看到“天下有爱”的号召,真的很感动于这些企业家们的怜悯之心,但是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我们企业家们所在的自己企业,我们是不是应该以这次事件为鉴,针对于企业的各色群体去开展企业文化的改善工作呢?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已经做得比较好了,我们当然不排除有的企业员工的满意度确实很高,但是我想大部分企业还是有比较多的劳资冲突,我们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老板是什么样的人也就决定了这个企业的文化,我想如果是这样,那么企业的发展也必定会因为这个老板文化而停滞。如果说富士康这次事件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发,我想我们从老板的角度去看员工觉得员工太渺小,不值得重视,但是当一件悲剧发生时,这个小小的员工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震撼,与其事后处理,不如未雨绸缪,企业如果把老板文化转向员工文化去发展,我想我们的员工至少在这片天空下是快乐的!员工在感恩之余企业也会得到社会的尊重!!!<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天下有爱,首先企业要先有仁爱之心!!!<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只是愿富士康事件不再发生!<SPAN lang=EN-US><o:p></o:p></SPAN></SPAN></P>

linzi922696 发表于 2010-6-2 18:24:00

回复: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反思

沙发!
观火,辛苦了。已经13跳啦。
针对以上几点,我们都不能改变什么,作为HR的我们,我想更多的去关注我们企业中的员工,走进他们。
打工是很辛苦的,打工人的心也是很脆弱的,也是很孤独和寂寞的,在远方的他们希望在企业中希望能得到一丝的关爱,我想我们能够做到,多付出一点,他们就多收获一点!愿更多的人来关爱这群打工的人,来关爱这个社会!

大尾巴的鱼 发表于 2010-6-2 18:51:00

回复: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反思

观火写的很好。说到企业应有爱,表面上是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问题,而实际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存在意义的问题。

我们知道一家有明确目标的企业,是有固定的企业存在的意义和核心价值观的。有的企业(大部分)存在的意义就是替老板和股东赚钱的工具,这个至上甚至唯一,于是管理的体系、文化依次执行,忽视员工利益,缺少人性关怀,诸如富士康、本田等企业,这些公司最近发生的危机,哪怕应付过去,也只是被动的仍然为了他们核心价值观而去做的一些调整,不是根本上的调整,而只是面上面的、量的层面的让步,我敢说,以后跳楼还是会发生,数量多少而已。

有的企业存在的价值并且真正落实在实际管理中,是先考虑员工,再考虑股东的,企业不是只为老板赚钱的,诸如阿里巴巴,老板愿意和员工分享企业利益,这样的企业实在不多。

因此,我们从企业文化角度也好,企业管理角度也好要求富士康们改正、调整,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治标不治本的,其本质在于企业一开始就确定的存在的意义和核心价值观,这个东西如果不变,富士康永远还是富士康,永远不会变成风景优美的富士山。

小黏黏 发表于 2010-6-2 19:00:00

回复: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反思

支持支持。。哎。。企业根本的立足点总是和劳动者利益向驳斥的。。杯具啊~

打哈欠的猪 发表于 2010-6-2 19:56:00

回复: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反思

顶一个,先占个位:D

axinHR 发表于 2010-6-2 21:25:00

回复: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反思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和谐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陌上雪 发表于 2010-6-3 07:50:00

回复: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反思

现在 很多企业为寻求发展,不惜一切。以利维先。

其实一个成熟的企业,企业文化往往值得人称道。很多大企业,让人联想到的就是优厚的待遇,人文的环境,高深的技术信仰,等等让人们趋之若鹜。

不过目前,企业为求发展,人们为吃口饭,所以往往忽视了精神上的东西。
这血粼粼的事实,真应该值得人们深思。

amyerll 发表于 2010-6-3 10:40:00

回复: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反思

LZ 分析得很好,学习,学习了

萧然1983 发表于 2010-6-3 14:11:00

回复: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反思

深圳企业的问题,是中国各企业乃至中国社会的问题,需要深层次的解决,而不是简单的行为上敷衍就过去,贫富差距,阶层 歧视对现代人来说,太沉重了!而得不到尊重得不到认可的年轻人,更容易走向极端,但愿我们每个家庭平安快乐!

王十一郎 发表于 2010-6-3 14:27:00

回复: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反思

分析的好精辟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从富士康跳楼事件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