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故事--自由\专业\快乐
本帖最后由 爱与自由 于 2010-7-1 20:05 编辑快乐、自由、专业 我2006年毕业,Profession 不是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是biology.但大学期间我绝大部分时间学心理学了.毕业后找个HR工作是很自然了。 呵呵,每次回想自己工作的经历,都会不由自主的感叹:自己运气真好。第一家公司:快乐开心的起点。 我的第一个job进的昆明市的民企,老板是Wal-mart以前的Human Resource Director of China。公司虽然是家民企,但是和美资企业no difference。公司有书房,上班可以借书看。只要能 complete your task上班自由安排时间和内容。不用打卡。对superior、boss有意见,都可以直说。 直接上司named lisa,是昆明一个大corp出来的副总,已经房子、车子都有了,家庭也很快乐,所以想do her flavor。她有很好的能力和极高的才华、良好的素养,是我到现在为止,见过的为数不多的专业的职业经理人之一。 By chance,我大学毕业的时候碰到了lisa,和她聊了几句。她说话很有characteristic,很简单,三句话:你想做什么?怎么做呢?恩,那就去做吧。 于是,我跟着她走入了HR之路。Lisa 有high EQ。在昆明那么休闲的城市里,有好的公司环境及上司,工作也很简单,很快乐。工作基本上都是事务性的操作:在那么成熟的公司里,everything都有criterion,几乎不需要什么Innovation。在这里,接受了全套的HR专业知识的培训。 我是湖南人,禁不住父母的催促,后来辞职回湖南。我离开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多能力有极大的提升:专业知识、主动性、计划与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等。第二个工作:痛苦的提升。 第二家正式的工作单位是在广州,有三个分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盈利能力超强.我很幸运的入职了.HRD告诉我,他也上个月才入职,华联集团的前HRD.我直接上司HRM也是从华联过来的.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如果民营两个字代表着管理落后的话,那这个企业民营的很彻底.但是,公司决定做上市,要变革,以通过IPO审核。 在这里,我实现了HR知识与管理实际的结合。 第一阶段:很傻很天真 我上班之后,位置是安排在绩效专员.上班的第一个晚上,公司连住宿都没有安排好,自己随便找了个宿舍睡了,没有发饭卡,只好自己去饭店吃饭.同一级的有招聘培训专员、企业文化专员。HR还没有薪酬管理的功能,只有核算文员。 上班第一星期,HRM没有和我有过任何接触,也没有部门例会,更没有入职培训等,连办公桌都没有:自己看哪有空位自己就坐着.随时可以看到HRM黑着脸回来:经常被其他部门挑各种毛病.HRD深居其室,从不出来,也不和人接触. 后来,HRM才说要做整套的HR管理。于是,我写了个计划书,内容是大概是做全面的工作分析,得出做岗位说明书,继而做好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管理。 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候真是天真的够可以,居然以为一个工作分析就能把HR的基础做起来,呵呵,很傻很天真的时代。 计划书马上被批准了。带着自信、激情,满腔的成就感,我去做工作分析去了。我接下来整整一个月,一直在各部门协助他们写工作日志、填写工作调查表,我还不停的观察他们工作、和他们沟通交流。 可是,越到后来,我越悲观,在其他部门看到了太多的负面事情,当职务说明书草稿现世,我彻底的迷茫了。出了一件具体的拖沓事情,大家依然继续推,而岗位说明书摆出来却什么也说明不了,因为大家都不违反说明书里的内容:岗位说明书没有任何效果。 我入职刚满一个月的时候,HRD、HRM两人被开除了。后来我才知道,HRD以前在华联集团根本就没有做过HR,是个管仓库的,他造的假简历然后被猎头发现推荐来的。HRM毕业没有多久,只是前华联集团的HR部的普通员工。 呵呵。。。很怀念那个很傻很天真的时代。第二阶段:信息化的陷阱 整个HR部门瘫痪了,我休闲了,就经常找公司的常务副总Y找事做。Y是中信集团挖来的,刚到30岁。他过去的经历是真的。我很快和他建立了相互信任,Y对我影响极大,是我的引路人,每次我出现困惑、疑问、内心的矛盾与不安,都是去找他帮忙分析、解决。他的存在让我我意识到,到任何一家公司一定要有和能够吐路心扉的朋友,否则,自己一旦陷入危机,至少有个清晰的头脑帮我分析。 他一直在公司推行信息化自动化管理,代表性内容是ERP管理。他的观点是:高层要掌握公司的每一个动态,对具体的情况迅速做出反应。 公司只有一个副总,下面各部的都是经理。 可是,我做过工作分析,亲自在各部门呆了一段时间,发现了太多的问题:高层是掌握了公司的信息了,可是真正执行的人却还是中、基层。副总的要求和命令总是执行不下去,因为总是会出各种连串的问题导致很多事情的执行都有很大的欠缺。 于是,Y副总追问下去,各部门经理就推说资源不够,缺人、缺采购的钱、缺设备、缺技术、缺协调。我发现,他们唯一不觉得缺的就是自己的责任心。 于是,Y副总给各部门加大资源投入,增加人员、加待遇、加设备、加研发投入,可是到最后,人员是以前的两倍各部还喊缺人、定单大减、退货金额不断刷新记录、仓库呆滞料金额不断攀升。于是,Y副总只能跳过部门经理负责更具体的事情. 呵呵,Y常务副总最后每一件事情都要过问,每一个细节都要过问,即使过问了,却依旧解决不了问题。很多时候,他看着信息化系统反应过来的问题,却无能为力。 呵呵,于是,我想起了一本书上说的:信息化系统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管理层次。只能当管理层次提升到一定高度,IT能加快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数而已。IT和20世纪机械化时代的机器设备没有本质的区别。机器不能本质上改变产品的工艺,但是会加快生产效率。IT也不能从根本上提升管理层次,只是个吃人的工具。第三阶段:灵魂虚弱 我入职两个月后,新的HRM L来了。L是一家直属中央的国有大型企业的HR副总挖来的,这家国有企业刚完成IPO上市。 几天后,总经理H也来了。H是日本式企业出来的,行事风格强硬。Y被降职为制造经理。Y很安心的跑去做制造经理去了,他决心要留下来看明白自己失败原因。 L来了之后,立刻对HR部门做了调整,调整了岗位设置,绩效专员岗位,把招聘和培训岗位分离。再一次运气比较好,我成为薪酬专员。 我当时虽然对职务说明书草稿很迷茫,但是我认为我的想法是没有错的,只是经验不够,操作不成功而已。于是,我告诉L以前的工作计划,并希望他提供意见,以便日后继续这个计划。他对我的计划书快速扫了几眼之后笑了,非常不屑的笑了,问我:你想做完工作分析就把HR管理做起来啊?我傻傻的猛点头。一年之后,我明白他当时为什么笑了,而且,只要看到谁说先做个工作分析再把绩效、招聘、培训、薪酬管理做起来的时候,我也会不屑的笑他:呵呵,又一个新手。工作分析嘛当然是要做的,问题是你为什么做工作分析,有可以不用做工作分析就能更简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H是日本企业过来的,做事风格强硬、为人专横霸道,但是对于他的圈子内人物又特别好。呵呵,这就是日本人的特点:内部融洽、对外残忍。 L有强悍的背景和实力,当然不需要进入H的圈子。很快,L就受不了H,对H充满了愤怒,但是又不好和H公开撕破脸面,只能是非暴力不合作。 我那个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厉害了,只是找不到发挥的平台和空间而已。于是,跑去找到L,希望各部的调薪单要我先审核是否调、审定调薪金额,最后再给他。L是个侧重授权的人,很爽快的答应了。 但H很专横,直接签发了部分调岗、调薪单,并提出由各部门负责人掌握提薪建议审核权。L坚持调薪权利该放HR部门,但是找H沟通失败了。我得知这件事情,很不高兴,拿了H签的一系列晋升单、调薪单跑去找H,指出三厂薪酬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人事调岗任命的问题。H认识到错误,决定把薪酬核定的权利返回给HR部门。但是L内心有抵触,不愿意接。H只好告诉我,以后由我签调薪单,出了责任由他来负责。 就这样,机缘巧合,除了经理级别岗位及少数几个特殊岗位,公司其他人定薪、调岗都必须由我来签。我无意中拿到了HR核心的权利之一:调岗定薪。 我在特别情况下拿到的特殊权利,必然会得其两人的暗中支持,毕竟,我倒了对他两都不好,但是,他们也不会过多的支持我,都冷眼等着对方来接我的烂摊子。我在极大的压力之中坚持到最后,掌握了制定薪酬管理的能力。结果,我更多的时候像进了H的圈子,基本上没有让H、L两人针对具体的事情发生冲突,稳住了薪酬管理的功能。但这个开始注定了结局必然是个悲剧。 我刚开始拿到这个权利,其他部门的管理者当然是不服气的。有一个科长,直接拿我签的三张核薪单放碎纸机里了,自己再填写了三张交H签。H看没有我签字,坚决不签。这个科长只好来找我。我当然知道他已经把纸碎了,但是还是很安静的告诉他:我已经签过了,不签第二张,如果因为特别原因要再签,那写个说明过来。结果这个科长无脸再交调薪单,直接导致被他碎了一张调薪单的一个基层管理者离职。后来,各部管理者都认可了我签调薪单的事实。 自从大家认可了我可以签调薪单的事实之后,我的噩梦班的工作开始了,连续持续了半年。各部立刻推卸责任推到我身上来:因为调薪不公平,所以职工不积极、流失率高,继而引发产品、质量、产量等等问题。第一次听这样的话,我好声好气的告诉他,我会把调薪做好。后来他们是变本加厉啊,指责越来越多,我气极了:我才刚接薪酬,以前的工资都你们部门经理定的,出这些问题居然来怨我啊? 我压力大极了,既然他们不给我好脸看,我也犯不着陪笑脸给他们。于是,我开始和各部门的各层管理者吵架。 吵架本质一项沟通,这是一门艺术,做HR的一定要懂这种终结的沟通方式。我开始和各层管理者吵架。L对我的要求很简单:吵架可以,不准输,否则就别吵。 呵呵,于是,接下来整整半年,我和各部开始吵架。只要是他们再把问题推我身上来,我就要和他们吵清楚。如果吵输了,回去查资料,查明白为什么会输,继续再去吵:吵到胜利为止。胜利回来后,根据获得的信息,修改自己的薪酬管理策略。 很快,半年后,我几乎把各部门的旁门左道弄清楚了:做假报表、假调岗、虚报岗位、虚设职位、贪污、收回扣、钻制度漏洞、推卸责任等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做过定员定编吧。好做吗?假如有一个制造生产工序站,要定编,他们报上来25人,你怎么审核? 我要是在以前很傻很天真的时代,一定会说,按照机器定编或者按照工时定编等,假如算出来是18人吧,那我就会说定员在18人。呵呵,现在我不会这样了。我会先看看公司业务、采购、技术、品质、HR、计划部的管理的水平再来定编。对制造部来说,他要保证随时出货,所以,他要把人员数量预留到保证及时出货。假如生产线按照机器设备算出来是18人,生产主管会报编制到25人甚至30人。为什么呢?假如员工流失频率高,18个熟手工人,总得预备几个准备随时顶替人员跑掉的人吧?假如品质管理不好,经常要补货,生产线运转不均衡,那生产主管得要多准备几个人预备生产突然紧张时的人力需求吧?假如技术部的人不主动随时到生产线来传授生产技术,需要18个懂产品的工人,需要至少派22个人去学吧?如果技术稍微复杂点,60种产品,A1-A15个人学了前40种产品,A16-A30个人学了20种A1-A15学过的产品加另外的20种产品,那编制还得到30多人去了。
接下: 我做薪酬管理,碰到这样的情况,很痛苦。30多个人干着18人的工作,老板觉得人多,总工资金额太高了。员工觉得自己单个工资特低。于是,稍微不注意,就会当替罪羊:被栽赃HR工资定低了,害的熟练工人老跑,导致出不了货。他们而丝毫不提他自己所应该承担的品质、技术、培训等责任。
这样的情况下定编,一定HR教会直线部门定编的知识,然后由公司直线管理者要求工序站的管理者提供定编的基础数据。直线管理者交来的数据基本上是有问题的,会给HR部门,这个时候,HR部门要做一个事情:分析。分析直线管理者数据真实性以及数据合理性,得出编制是否合理。如果编制不合理,不处理,交总经办由直线行政命令要求制造工序站的人说明原因。当然了,HR要明白这个编制是不可能到18人的,但是具体到22人还是到25人,HR得要有个底线。当直管理者交的定编人数在这个HR的底线范围内,那就算了。否则,必须不断返回给制造工序站的管理者修改。如果他的最底线超过HR的高线,不愿意继续减少人员,那么:谈判。具体怎么谈呢?呵呵,自己看着办吧。其实,这个谈判的目的就是要制造工序站的管理者明白自身的工作责任,逐渐的降低减少人员,得到的结论最好是一个培训、管理的责任表,以及一个逐渐向18人靠拢的人员编制计划表。
千万不能HR直接把定编的工作拿过来。如果HR直接拿过来由HR来定**工序站多少人合适,那HR就准备背黑锅吧,产品生产不出来的情况全部是因为HR定的人太少。呵呵,看你怎么处理。
这个时间里一直不停的督促企业做强化基础工作,做BOM表、供应商管理及标准、品质标准、仓库盘店。同时,建企业的执行力:全体穿工衣、责任追究制度等。另外,知识管理、例会制度等沟通平台一项一项的出来了。
我在这个混乱的时期里,没有办法做岗位评估、也没有办法做任资资格评定,更无法做薪酬梯度等。于是,最后,我强制性的实行了大锅饭:按知识、技能、经验定工资,死硬的撑着这个漏洞百出的方案。
到了后期,没有人再来冲击我的薪酬方案了,虽然很不合理,但是没有人能拿的出更好的方案。于是,大家都安静了。
我默默的等着,就等着H把公司的基础管理做扎实,我就可以做职务价值评估、选关键岗位、做外界薪酬调查、画薪酬梯度线、定职级、定级差了。我那时觉得,做薪酬就该是这样的,但是,后来的事情再一次打破了我的看法:就像当初我以为我的工作分析计划很完美,后来的事实发展说明那个计划书是说明我是书呆子的绝佳证明。
从始至终随便我折腾,一直冷眼看着,只是到了我和其他部门出不可调节的矛盾的时候,他才出来化解。
我入职第八个月的时候,H总经理被辞退了。他特别强势,照搬了日本式企业的那种精细的化方式操作。H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忠于职位,却也给自己留下了大麻烦:即使是各部经理的工作出了问题,各部经理都推说是H推行的错误工作方法。众口烁金,H被辞退了。
在极大的压力中,我过到了入职第八月。我对其他部门已经非常熟悉了,出现具体的事情,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但是却无法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上系统上的解决这些问题:自己所学的HR知识基本上派不上用场似的。于是,我很困惑:难道我就这样过下去吗?我对人力资源管理实在是找不到出路了啊。
在极大的压力下,我身体迅速差了,也很难开心一下。
第三阶段:虚弱复活
H走了,L成为常务副总兼HR部门经理。HR部门进入最强盛的时期。
L在公司里沉默了半年,开始主导管理改革了。 整个过程极其顺利。L当上常务副总的接下来六个月里,很轻松的把公司的业绩提升了,很轻易的建立了财务管理、品质管理、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等全套内容。人力资源部的薪酬、绩效体系建立起来了,具体的方式我就不谈了。
这个过程里,我跟着他做这些工作,HR的模块功能几乎用到极限。HR各大模块操作方式混合、掺杂、嵌套,手法都是我以前想都想不到的。 后来,我几乎形成了习惯,我在和人谈论HR管理知识的时候,如果有人说爱出“招聘说完了我们说一下培训怎么做”之类的把人力资源几大模块生硬的分割开话,我就基本上也知道他的水平了:HR事务性的操作人员。 L当上常务副总三个月后,改革成效非常明显。</P>
我经常找Y,闲聊,当然主要是公司改革的一些看法。Y在L当上常务副总之后从制部经理变成品质部经理了。Y领导着品保部,有总经办、人力资源的支持,立刻表现出强人的一面,在他的操作下,公司建立了非常完善的ISO管理体系、操作流程、知识管理体系。中信国际集团挖来的人,锋芒毕露时,表现出来的优秀能力真的很让人惊叹。 我闲的时候,就跑Y那里闲聊。因为他懂的管理,懂授权,只处理一小点关键的事情而已,所以极闲,不怕我打扰。
Y有一天走上班的时候远远的看到我了,喊我:你懂不懂平衡记分卡啊?我回答: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于是,他要求我学这个东西,不知道就去问他。他还告诉我,L改革企业用的方法就是平衡记分卡的方法。
平衡记分卡涉及的内容包含公司的各部门的管理功能,幸好我还算比较好学,闲着就跑各部门经理那里去问。 有公司改革的具体事实,有良好的指导者,再加上我闲着没有事情就主动去把常务副总那边绩效的工作也做了,我对平衡记分卡的认识、对平衡记分卡与公司实践结合有越来越多的认识。对基于平衡记分卡的HR管理也有实际深刻的操作认识。
不知不绝,我进第二家公司快两年了。这个阶段,我专业的知识基本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但是,在变革时间内长期的压力、人际关系、几乎挑战个人发散思维的极限工作中,我觉得异常疲惫与劳累。 我想离开,我要找个快乐、开心的地方去工作、生活。我要走向管理的岗位。
第三个工作:能力提升的新起点
我第三家公司依旧是一家技术含量很高的公司。我在这里上班,带几个下属。比较平静和安稳,同时,发现自己的很多能力需要再次提升。
比如沟通能力:第一个工作的时候我以为我沟通能力很好了,基本上能把自己要说的表达清楚。可是,当第二个工作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利益的时候,沟通不仅仅只是表达意思,还要在语气中表达信任和支持,分析说明利益的分配及原因。第三个工作,自己带了下属的时候,还要能创造一种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之间沟通,那我要做到脾气要好、要有仲裁的能力、要能主动传播信息、要会关心下属的思想。 每一个工作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呵呵,快乐、开心、幸福才好。一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但是,经常想起来的,还是自己第二份工作那份起伏跌荡的日子。可是,如果要我选择,我依旧选择现在这份快乐自在的工作。
本帖最后由 爱与自由 于 2010-7-19 16:26 编辑
看得出LZ是个很有责任责任心的人 很有魄力啊,敢吵,敢争,学习了~ 看得出你是个能力很强的人
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和你一样
选择一份快乐自在的工作 自由果然是强人啊~~~
呵呵,这个故事很有冲击力,值得深思,感谢自由的分享。 末了,又来一篇重口味的。顶起 每走过一个阶段再回头看,总会看到自己的不足与无知,楼主是个善于总结的人。 真的很精彩!确实是“EQ在斗争中成长得最快”。 相当的有道理,学习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