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说还是不说?
林洁到公司一年后,就萌生了离职的想法。因为这个家族企业的人际关系太复杂,每个部门都有老板的亲友,同事们平时很少沟通,好象互相都防着似的。刚到公司的时候,林洁提交了一份财务计划,其中谈到销售部门的费用过高。第二天销售部经理助理就来找她谈话,希望她能“实事求是,不要只盯着费用,应该把效益和费用结合起来考虑问题”。林洁被这次谈话弄得不明所以,后来才搞清楚,原来销售经理是老板的表弟。 自己部门的工作问题,就更大了。财务部经理是老板的妹妹,她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份,一揽公司的财务大权,而且还做了许多不符合财务规范的事情。这些,林洁都看在眼里,也非常清楚长此下去会对公司会造成危害。可是,碍于她的特殊背景,林洁不知道该跟谁说,只有自己郁闷的份儿。 直到递交辞职报告的时候,林洁还在为一个问题摇摆不定:说还是不说?公司的管理存在漏洞,尤其是财务方面,老板是因为对外人不放心才用自己妹妹的,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适得其反,使员工与老板之间隔了一道天然屏障。如果不说,问题会越积越多,终究要出大麻烦;可是如果说了,老板会相信吗?——她毕竟是个“外人”。再说,如果这些事情传出去,对她再找工作也不一定有好处,因为做财务工作是最忌讳“多说话”的。 最后,林洁还是选择了缄默。职场险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既然自己已经选择离开,原公司的好坏跟自己也没什么关系了,何必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呢?但缄默的林洁,并没有因此而平静,内心的挣扎总是撕扯着她,直到一年后,新工作的忙碌才让她渐渐淡忘过去的事。 许多人在离开原单位时心里都有很多感慨,与同事、老板相处的感受,对工作的各种看法…… 这些话说还是不说?说和不说分别有什么好处、坏处?应该怎么说?什么应该说?什么不该说? 竹子前辈的问题都很尖锐啊,如果是我选择缄默{:4_93:} 这个家族企业中,不仅财务部有亲信,各个部门都有老板的嫡亲,说明在老板的经营意识中,外人不足以信任。所以管理方面的漏洞应该在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体现。案例中,林洁只是个职员,所谓位微言轻,即使说了也不会引起老板的重视的。
所以我会选择沉默。
应该要说,我呆的几家企业有比这种情况更复杂的.首先考虑到的不是离职,而是通过某些特珠场合说出来.比如和老板出差中,或聚餐或因此出现大的问题时.
当然我一般不仅指出这些问题,更多的是提出我的建议.只有当我尽力了而无法改变现状时,我才会考虑到离职.当然离职前我也会把这些问题说出来! 既然已经选择离职就没必要再说了。何况说了对自己也没有好处,弄不好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应该试着去跟老板沟通吧,有的时候老板也是缺少一个沟通的环境,毕竟民营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现象发生,离职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是那种比较固执的老板,那再走人也不迟。 如果这家企业已经令我伤透了心,我不会说,这家企业是好是坏以后都与我无关了;
如果离开时还对这家企业有些留恋,我会说,因为,山不转水转,这世界很小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又转回去了,即使离开也希望它能更好地发展。 老板心里应该很清楚吧,也会想到这种安排的利弊,权衡之后可能认为是利大于弊的才会继续这么做吧,所以说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首先说林洁,近一年的时间,如果企业很民主,老板的思维很前瞻,他可能不会有离职的想法,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说问题。
一个企业,特别是家族性企业,明智的老板会规避亲属在职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很多家族性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林洁所在的这个企业,老板的亲属占据企业的各个主要岗位,一方面说明老板是个多疑的人(重要岗位只用亲属),另一方面体现了老板本人在企业建设方面的滞后性,在这种企业生存,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左右逢圆,做个老好人,否则,还是远离为好。
我想老板都是聪明的,公司的情况他应该比谁都了解,没有明确是因为他认为没有拆穿的必要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