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人才 发表于 2010-9-9 16:30:48

和谐定律,中国经济学界的重大发现?

谁是人才 发表于 2010-9-9 16:31:08

对数论有深入的研究,才能发现这样奇妙的定律.

谁是人才 发表于 2010-9-9 16:31:31

关于和谐最另类最经典的理论

谁是人才 发表于 2010-9-9 16:31:50

数学家眼中的和谐理论与经济学家的和谐理论确实不同!

谁是人才 发表于 2010-9-9 16:32:10

自然定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数学形式,这是相对论中定理.

谁是人才 发表于 2010-9-9 16:32:56

和谐的比例,与蝴蝶效应有共通之处

谁是人才 发表于 2010-9-9 16:33:16

这个定律与哥德巴赫猜想同源.

谁是人才 发表于 2010-9-9 16:33:33

不仅仅是巧合。也许国家统计局的那些人就是这样估算的。

谁是人才 发表于 2010-9-9 16:33:51

和谐的悖论
和谐使社会稳定,不和谐使社会发展!

谁是人才 发表于 2010-9-9 16:34:20

从故宫看皇权的“和谐之道”
     
     乾坤和,天下安。

     这就是故宫外朝三大殿,内廷后三宫布局之精髓。

     南进天安门,过端门,午门,便到了紫禁城。依次是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朝三大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内廷后三宫。再过御花园,北出神武门,这就是皇权之至尊故宫。

      “太和”语出《周易》,太和是“阴阳会和,冲和之气也”,“混同宇内以玉太和”之意,即指宇宙万物,和谐圆满。

      “太和所谓道”,即和谐,是世界大同的最高境界。

      “中和”出自《礼记》,意即凡事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保持和谐,天地万物就能兴旺发达。
     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就是说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内的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
      交泰殿,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 
     故宫六大匾额之意

     1.太和殿“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
     2.中和殿“允执厥中”匾,为乾隆御笔。
     3.保和殿“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
     4.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为顺治御笔。
     5. 交泰殿“无为”匾,为康熙御笔。
   6. 养心殿“中正仁和”匾,为雍正御笔。
      故宫太和殿上的匾是“建极绥猷” 。所谓“建极绥猷”,是说天子要上体天道,下顺民意,用中正的法则治理国家。“极”是屋脊栋梁,建极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绥是顺应之意,猷为道,为法则。这块匾挂于太和殿中,正是说明了历代皇族的治国理想。站在这方匾下,天天仰视,自然有心怀天下的使命之感。

      允执厥中 ,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出处《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圣人之道,中而已矣,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明·方孝孺《夷齐》
      所谓皇建有极,极是指中道,法则,意思是君王建立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有强调皇权之意。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 建:建立。极: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
      后朝寝宫三大殿由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组成。“正大光明”匾位于乾清宫,由顺治皇帝御笔亲题。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和谓之交泰。因此乾清宫是皇帝日常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作为“乾”,表现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象征皇权至上,能行天地日月之道。
      “无为”匾为康熙所题,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康熙题无为,意在告诫帝王要顺应天道,体恤民情,与民休息。换在今天,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之意。
      清朝自雍正皇帝后,就将寝宫从乾清宫迁到了养心殿。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所书,是说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和谐。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最高要求。

      走进故宫,仿佛走进了一个儒释道合一的和谐之都!

      然而,一个紫禁城的“禁字”,却泄露了天机。

      紫禁城和谐吗?

      太和,中和,保和,真的就能乾坤和吗?

      乾清,坤宁,真的就能天下安吗?

      天下大事,久合必分,久分必合。和而同则分,和而不同则合。这就是和谐社会的周期率。
      2000多年前,孔校长在孔子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语重心长地对几十个已考上各国公务员的学生们提出忠告:和而不同。随之是战国纷争,秦灭六国,迎来了秦王朝的大一统。
于是,秦始皇站在焚书坑儒的熊熊烈火边,悄悄地对监工李斯说:大秦朝要千秋万代,只有和而同。李斯悄悄地将这句话传给了民工陈胜吴广,李斯被杀了。于是,陈胜吴广也烧了一把火,一直烧到了阿房宫。
      二世胡亥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大叫赵高:快牵马来,逃之夭夭。赵高牵来了一只鹿,说:马来也。胡亥仰天长叹:一个王朝要和而同,只有指鹿为马了。
      一个民族到了只有一种声音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和而同,扼杀的是人性,和而不同,是以人为本。
      君不见,一个王朝和谐的末路,正是另一个王朝和谐的开始!

      周而复始!

      坐上龙椅的要和谐,想坐上龙椅的要替天行道!

      那么,什么才是“和谐之道”呢?

      皇权的和谐之道,一个字,“禁”也,最多不过是四个字,“不准造反”!

      故者,往矣,故宫者,消失的和谐之都也!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和谐定律之争:谁动了谁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