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职来职往》的困惑
昨晚第一次看了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台上是18家百强企业的高管,有董事长,有HR总监等等,第一个应聘的女孩(前面没看上)被现场测试了两个辞退面谈:第一个场景是,一个员工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要辞退他(现场直接指了一个公司老总假装被裁人员),这女孩就直接说“你好,因为你的普通话不好,公司现在要与你解除合同”,该老总用中口音说了一句“我的说话怎么就不标准了?”哈哈哈,就嬉笑过去了,并没有只凭这样谈话是否合理
第二个场景是说要辞退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让这个女孩去谈,也是制定了一位台上的女高管,对话如下
“你好,公司现在要与你解除劳动合同”
“为什么呀?我这么努力,他们都迟到早退不如我,为什么辞退我啊?”
“现在公司要解除”
“是你的意思还是公司的意思?”
“都有,我知道这样对你不好,我也过意不去,但是我也是执行者,希望你也不要为难我”(以上所有回答都是凭印象写的,或许不完整)
听完女孩最后这句话,几个高管都拍手称赞,说“打感情牌很好”,用感情去让对方同意
我听完心里很困惑,第一个:如果说话发音不符合标准,以这个为由辞退其,那当初招聘我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这个要求呢?招聘的时候是什么标准呢?发音不准就辞退是否写到劳动合同里了呢?如果因为这个理由辞退是否对公司有仲裁风险呢?第二个:感情牌,我承认,有时候在辞退裁员面谈的时候或许会用到这样的手段,而实际上在我的以往经历里甚至是被裁人员主动为我着想,说“我知道这是公司的意思,我不想为难你。。。”,但是作为一个HR,在裁人的时候把自己和公司分开,吧责任推向公司保证自己的清白,合适吗?可取吗?难道没有风险和问题吗?
另外第四个面试的女孩,之前一直是做总助的,被问到离职原因的时候自己如实讲述了说“以前公司效益不好”,被某高管批为“不能说前任公司的坏话!”我觉得这是实事求是不是坏话吧?难道面试的时候都要说是自己不好离职了被辞退了,公司如果效益不好,个人追求更好的发展这怎么就是坏话了呢?
以上是我的困惑和不解,希望能有达人来为我解答!(另:我老公是一个大外企的中层管理,当我说第一个场景测试则何种情况是否可以找一个其他合适的理由去作为辞退的理由,他说不可以,不能擅自更改公司的理由,那是欺骗)我不认同,我觉得老板或许不了解劳动法,他们只是随便一个说法关键要你去解决这件事,技巧在你的处理,他坚持不同意
求助!求解!!!
个人意见:没看这个节目,但是从楼主的描述得出结论。
1.以普通话不标准辞退人员,是存在很大的劳动风险的,这属于语言歧视,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补偿金;
2.第二个感情牌也不是这样打,而且这种解释只会增加员工与公司的对立。
结论:要么第一个女孩是关系户,要么这个节目就是在作秀。 1、至于公司原因需要辞退员工,我想不必找任何借口,一击命中即可,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言多必失和混乱
2、我赞成有时候可以打感情牌,但是有一个度需要把握,你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公司身上极大可能会出现公司的违法违规风险,可能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2、员工跳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以前去面试的时候也碰到一些HR问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公司?其实这个问题让我也很困惑,不管怎么回答都会让人难为情,关键是有一点,之所以选择离开就是因为原来的地方已经不适合自己了,希望能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工作、发展。 调台的时候看过这个节目,没有什么吸引力,觉得上台的应聘者们都没有正常发挥实力。主持人、面试官的发问与解说比较偏颇,专业意见较少。 我也看了这个节目,觉得有点意思,所谓的十八位职场达人中,有真正名企的高管(包括HRD),也有些人模人样的、甚至嚣张跋扈的不知名小企业,上去更多地是想推销自己企业。
我只看到了你所说的第二个辞退谈话的女孩,她反应比较机灵,也是过关了的。但LZ的复述不完整。
“你好,公司现在要与你解除劳动合同”
“为什么呀?我这么努力,他们都迟到早退不如我,为什么辞退我啊?”
“因为你的工作效率不高,工作绩效不够好。他们的工作效率更高。”
“你凭什么说我工作效率低?凭什么说我绩效不高?”
“这是绩效考核表……我知道这样对你不好,我有个朋友开了家公司,我可以把你介绍过去,职位跟这里差不多,可能待遇会稍微低点,我也过意不去,但是我也是执行者,希望你也不要为难我”
后面这个女选手选择了加入智联招聘,智联招聘的代表张勇(也是个貌似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指出她的表现有缺陷:一是不要牵扯到对其他人的评价,这样很容易把一件公司与员工的事件,演变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二是不要说“你绩效不好”,这样会刺激员工,伤感情云云。
看了这个节目我还是有点触动,我知道有些大企业有专门的专员,专做离职面谈的(甚至外国有雇佣外人专做这个的,参见《在云端》),因为这个确实很有技术含量
是不要牵扯到对其他人的评价,这样很容易把一件公司与员工的事件,演变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矛盾;二是不要说“你绩效不好”,这样会刺激员工,伤感情云云。
我觉得有对比才更有说服力,可以和公司制定的标准比。 我也经常关注职来职往,觉得很多的问题都不算太深入。。
好像只要是上了电视,大众都是带着肯定去的
觉得就算能力不行也只要各方面一般接收培养
这样的低起点
让人感觉好像找工作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情
可是真的这些拿到通行证的朋友们
真的就选择对了吗
企业不是只会做表面宣传工作吧。。
无论如何,真的希望能提高些含金量
希望更多些真实真正意境的对话。。。 感觉这期的也不好,第一个女孩能力太烂了,竟然还能进大的企业,希望以后提高含金量 昨天第一次看到这个节目,求职版得非诚勿扰,这样的平台用于招聘一些普通岗位,是不是有点浪费,求职者的层次是不是可以考虑定位稍微再高一些。
最后一个做总助的那个女孩子,关键是她五年的时间 换了三家雇主,每家单位一年多,他的离职原因似乎给人很多疑问,他并没有从自己的角度去反思原因,单位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不明确是原因,但是为什么别的员工能留下来呢?所以我认为他的回答不是很令人满意,如果你的离开把责任都归于公司,是值得大家思考的一个事情。 如今是一个信息泛滥的年代,要学会筛选信息,选择对自己有用的。
这个节目对于职场新人还是有些帮助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