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狼2010 发表于 2011-10-20 09:01:42

“上梁不正下梁歪:老板长期没有追求才导致下面的人开始松懈,这样的企业,这些人对老板很信任,首先老板要与这些人交心,让他们明白老板要做什么了,他们自己能否做好,做不好他们有什么建议,激发他们的斗志,吸引他们参与到新的征途中来。这当中可能会:
      ①有求知欲及学习能力的,给予培训,让他们焕发第二春;
      ②有求知欲,没有学习能力的,通过组织重组,让他负责将原有的固化,组建新部门部门负责新工作;
     ③没有求知欲及学习能力的,组建顾问室或者坚决让其引退,让位新鲜血液。
     

wzj9001 发表于 2011-10-20 09:25:19

本帖最后由 wzj9001 于 2011-10-20 11:53 编辑

原因要分析?他们现状、现行解决办法:
一、现状:
    1、电脑是看图纸、看新闻、玩游戏
    2、OA办公系统--因为不会“使用”无法引进、导入
二、思路和办法:
    1、针对性专题培训(难点彼多)---解决现行实际问题
    2、适时引进新人:大中专生----解决AB角、岗位替代、互换问题
三、说句公道话:
    虽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现代进程,但是按二八定律,他们20%的人,创造了80%的利润,不是吗?!
他们还是个宝---家中一老、家中宝啊!!!

易达 发表于 2011-10-20 09:40:33

本帖最后由 易达 于 2011-10-20 09:41 编辑

   此类情况,在中小企业经常出现,老板往往因为多年的关系,曾经为公司付出0了汗马功劳而下不了手,面对他们所犯的错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导致工作怠慢,执行力脆弱。
   个人认为,面对当前行业情况,公司应做好二手准备,其一,对眼前的这批元老进行二次革新,组织这批人进行专业的管理技能培训,人资与老板讨论制定一套实施方案和考核机制,由老板或总经理牵头组织该相关人员开会灌输居安思危的意识和培训计划及考核机制,对于不合格的管理进行淘汰。
    其二,加强管理储备,内部培养管理接班人,加强育人储备。。。
  
    由于在中小型企业,体系上不怎么健全,但灵活性高,关键还是在于老板的支持和人资人员的这方面观点不能变。。。

如有疑问,可申请加入中国HR实操交流群(112660414)进行细致交流

xuening1216 发表于 2011-10-20 09:42:52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发展变革中制度,文化产生的.
改变这种情况:
从老板做起,构建学习型组织
引进年轻化高层次人才加入
竞岗优胜劣汰

qq0681 发表于 2011-10-20 11:49:39

造成原因:
1.企业原来的发展历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一定的规划;
2.企业的股东或高层,只以销售业绩为导向,忽略了企业的管理提升;
3.企业的股东或高层,文化程度较低,企业的发展,更多的靠个人魅力(人治)。
解决对策:
1.寻找适合的管理咨询公司,由其对企业的现状进行诊断,并提出改善建议;
2.挑选公司现有年轻的、有上进心的员工,加入企业改善小组,全程参与企业文化和流程变革;
3.对于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对其进行理念上更新;
4.进行局部变革,树立变革样板,由局部到整体推进;
5.在变革中不断调整不知,并逐渐完善。
3

jjrl 发表于 2011-10-20 11:59:38

学习了{:5_146:}

舒丫头 发表于 2011-10-20 13:56:51

招聘后备人员储备,也可以对现有有能力的优秀人员进行提拔
对于中层人员组织内部/外部培训、学习,培训完后可以实施考核,对于考核不达标的人员可以调岗或者辞退。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该要有一个很健全的培养机制,每年或每两年一次的竞聘上岗等激励机制。

zuodapeng520 发表于 2011-10-20 16:09:55

一,老板过于相信老员工的经验
二,自己靠经验管理认为做的还不错
三·太过于安于现状
如何更改参考云哥的,说的不错

日出东方东 发表于 2011-10-20 21:11:45

.将老干部们晋升一级.提升一批年表有为的人员学习培养教育.老板肯定是不能动的.10多年的老员工不能不学习不能胜任工作将其冷落,反而要重要作推动改革的主力军,他们出谋划策,由新提拔的年青干部来做.共同参与公司改革,这两类人员都得到公司重用.不会认为你学到了就会将我排除。他们就会互补对方的缺失..老干部们将经验传给新干部.新干部门将激情带给老干部们..这就要看老板愿不愿意这样安排了.

天涯禅师 发表于 2011-10-20 21:15:31

年龄到了45岁-55岁的员工,你指望他能兢兢业业,加班加点,这根本不现实。而且学历不高,可塑性已经没有了,基本上他们的能量也就达到顶峰了。
想办法让他们逐步推出公司的历史舞台。11楼的这位家人的做法很好,可供参考。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改变这种管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