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公司的“猫腻”知多少?
一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诉说,无论是电话里、电子邮件里,还是会议上、聚会上、沙龙上,培训公司的人无孔不入。与他们打交道,都会被他们“至美”的推销语言搞得有些眩晕,尽管有些将信将疑,但那些“量身订做”、“权威讲师”、“案例教学”、“互动课程”、等等词汇还是让人有些心动。但与培训公司打过几次交道后却发现,这些穿着华丽外衣、口若悬河的培训公司,实际上是带着“猫腻”有备而来。名为“量身订做” 实为“大路货”
培训公司的销售人员在介绍培训内容时,多会语气诚恳地表示“根据你们公司的实际需要,量身订做专门课程”。与“大路货”相比,“特制”的当然需要付出更多的费用,所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真的是这样吗?培训公司要了解企业每一名员工现有的知识层次、知识盲点、技能寻求、公司需求等等,最起码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可培训公司往往在几周甚至几天之内就确定了培训方案,不得不对他们的培训方案表示怀疑。通常情况下,他们会有意地将公司的问题强行引到他们固定的培训模本上,然后拿出一份很漂亮的项目建议书,只是为了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他们的强项上来,至于企业培训的真实需求,他们并不关心。 另外,据业内人士透露,生意人赢利的法宝是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培训公司一般都有一两个模本,只需稍加改动就成了“量身订做”,根本谈不上是什么“特制”。
名为“权威讲师” 实为“注水讲师”
市场上的一些培训公司专职讲师并不多,有的只有几个所谓的“权威”讲师,有的甚至只有经理一个是专职培训师,需要时就外聘。搞到订单后,他们往往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先请“权威讲师”上一两天的课露一下脸,因为多数企业对前两天的课比较重视,企业里的头头脑脑有可能光顾,以后的讲师就换了“头脸”,新手、生手或差手开始上场,讲课内容由此“注水”,即便是“权威讲师”,因为没有连贯性,讲课内容也会大打折扣。 培训公司靠一两位权威讲师撑门面,当卖点,争取更多订单。由于这些讲师出场次数太频繁,公司就采取投机取巧的办法缓解讲师资源紧张的状况;同时锻炼一下“轻量级”讲师。但对于培训的企业来说,就物非所值了。
名为“案例教学” 实为“作秀噱头”
这几年“案例教学”受到追捧,好像培训内容只要有“案例”就鲜活起来了,培训公司也在这上面做足了吹嘘文章。有的企业在选择培训公司时,只注重“案例”的形式,却忽视了“案例”的实质内容,这就给了培训公司可乘之机。 “案例”内容的选取是十分重要的,从中能评断出培训师的水平和素质。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反映:有的“案例”都是国外的,在国内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有的“案例”成了培训师的“调味剂”,只有逗笑没有思考;有的则成了“古董”,培训师百说不厌,毫无新意;有的“案例”个案太浓,不具有普遍意义。培训师往往为图省事,对诸如“案例”之类的内容不认真准备,培训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企业在询问培训内容时,可鉴别一下“案例”的质量,如果“案例”太“水”,不能给人以思考和反思,说明培训公司的水准值得怀疑。
名为“互动教学” 实为“游戏充数”
与“案例教学”一样,“互动教学”也被培训公司当做说服企业的“彩儿”。你会发现,有的培训课课堂十分活跃,小组讨论、互动游戏、个人发言,让学员感到脑子一刻没停,好像培训效果很好,过后却发现,培训师的讲课时间很少。 培训师犹如“导演”,学员犹如“演员”,“导演”没说几句话就让“演员”们自由发挥去了,独享逍遥自在。学员们由于不得要领,你一言、我一语,活跃了半天也没有学到什么。这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受训者的每一分钟都是花钱买来的,这其中的道理培训师心知肚明。 除此之外,在培训公司的产品推介中,你还会听到一些诱人的声音,什么培训师国际知名、有在海外授课经验,什么后期跟进、定期回访等等,国际知名你无从鉴定,定期回访实际上企业自己就可以做。 企业找培训公司并没有错,关键是钱要花在“明”处,别让培训公司玩了“猫腻”。
看法!
现在这种障眼法太多了,公司要擦亮眼睛来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不规范
现在我国的咨询、培训应该还没有走上正轨,这样急功近利,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缺乏长远规划
以下是引用小蛟龙在2004-8-11 9:32:29的发言现在我国的咨询、培训应该还没有走上正轨,这样急功近利,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
这是行业的短视行为在作祟啊!
培训、培训,你赔我驯
量身要价,耍宝,故弄玄虚,接着你就赔钱、赔时间、沛感情,落了各三赔而已,千万别被它的一些理念引入歧途,说和做两回事。培训公司的目的是赚钱
学员的目的是学东东,所以一个赔一个就训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