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离职员工成为企业人文关怀的宣导者
古语云:善始善终。“离”是人力资源循环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没有劳动者的“离”----离开家乡、离开校园、离开上荚冬就没有“选”的前提。“选育用留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循环。请重视员工离职的管理,让离职员工成为你们人文关怀的宣导者,让仍在职员工安心地继续感受你们的关怀。一、不要把即将离职人员当小偷。有些用人单位,当员工递交辞呈后就马上关闭他的E-mail,收回他的手机,甚至立即调整其工作岗位。这样只会加剧相互的不信任,而且涉嫌侵权。
二、简化离职手续,尽量一站式办结,让人心情愉悦地离开。不少用人单位的离职程序冗长繁琐,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劳动者东奔西跑,倍受折腾,甚至受人冷遇或被某些部门恶语相向。很多劳动者在选择离职后都希看能体面地离开,哪怕他或她是被动离职。可离职程序的不合理很多时候会挑起劳动者的不满,甚至上升至冲突或纠纷。对离职程序的设计要在合法合理、充分告知离职后义务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
三、可能的话为他或她组织一个体面的告别会。告别会并不一定要多么隆重,而更多的是让他或她可能影响到的人群与其共同感受公司的宽容与关怀。即使有些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而被动离职的员工也可以征询当事人的意向后进行。
四、建立完善的离职人员的信息库。这项措施在相关法规中也有类似要求。如果用人单位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把离职人员的人脉也当作公司财富的一部分的话,至少这样的雇主应该不愁人才的来源。
优秀企业的做法:对去意已决的员工,微笑着送他离开;建立离职员工面谈制度,做好离职员工面谈记录,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保留好离职员工的档案资料、信息资源和永久的通讯方式;把公司新的发展战略及时告知离职员工,而且对离职员工在新公司的发展状况做跟踪记录,形成一个离职员工信息库,一旦发现有用之才就出手挖回。这样即节省了人力资源招聘费用,又更好地体现公司的以人为本的品牌形象。
善待离职员工,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其实就是善待公司在职的员工,善待公司的今天,善待公司的未来。应该把善待离职员工,看成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加以重视。
作为HR,你的离职关怀做了哪些?是否有为离职者寻找下个人生目标? 先坐上沙发。
好聚好散,古来有之,比如徐庶因为母亲被抓,要去投靠曹操,如果刘备强留或者百般嘱咐(先生啊,你到了曹操那边可不要说我这边的情报啊,我在曹操那边的卧底密探,你可不要说啊.......),估计,成语就会改成身在汉营心在曹了,就更不要说,徐庶走到一半,想起刘备的大度,回去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位比自己强N倍的稀世军师。
把每一个离开的员工,都当成徐庶去对待,总会有诸葛亮(这里说的诸葛亮,也许不是个具体的人,可能是其他的机会)被他推荐来。
离职员工是公司一笔宝贵的财富,让离职员工开心地离去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世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说不定哪天又能成为同事或者朋友
好聚好散 善待离职的员工 也是体现一公司的人性化 现实中很多单位的离职程序非常复杂,很多离职员工感慨:入职简单、离职不容易啊! 离职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一定要好好关怀。
但是就我们公司来说,做的很不好,以后要改善啊! 人是相互的,多一份诚意多一条路,善待离职的员工吧。 其实对离职员工,我周围的许多企业做的并不好。人走茶凉,是许多人的真正感觉。
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走的,我的看法还是那句话;好聚好散,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呢。 以前我们公司对待离职员工还不错,现在不行,老板理念不一样,人走茶凉。有一个朋友的公司对待离职员工正如楼主所说的,像防小偷一样防着他们,听到说要走,连出去都要检查小包,电脑马上封闭,生怕你带走公司什么资料。这种感觉很不爽,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对离职员工好,也许有天他会跟别人说我原来的公司很好,介绍一些人进去。这也是一种文化。 离职人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