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绩效考核问题
大家好,我们公司很小,加上销售员七十人左右,销售员占一半,后勤人员的绩效考核领导还是比较看重的,目前我们实行的是直接领导+综合能力打分制,直接领导打分占60%,综合能力是经理级以上人员进行评分,占40%,半年一次考核。主管及以上人员一起评定,一般员工一起评定。最后结果出来感觉也不是很合理,主要有几点:1、不是同部门直接进行对比,部门领导在打分时有时会偏袒本部门人员,打分较高,60%这块比例较大,对其他人员不是很公平;2、考核时间较长,激励效果不明显;3、评分存在很大的主观效应,一般上面领导对于某些员工不是很熟悉。
对于我们这样小公司的绩效考核,我也很头疼,不知道怎么样去做才能相对公平一些。各位大侠们不知有什么高见?还有大家公司的绩效考核都是怎么做的,尤其是小公司?谢过~~
1.1制定目的
为了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能力、态度进行客观评价,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部门经理及以下在册人员。正副总监、正副总师(含总助)以上职务人员由总经理负责。试用期人员不参加考核。
1.3权责单位
(1)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的起草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2)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1.4管理单位
人力资源部为本办法管理单位。
1.5考核机构
(1)公司考评委员会由公司领导组成。
(2)部门考评小组由部门经理和主管以上人员组成。
1.6考核权责
(1)正副总监、正副总师(含总助)以上职务人员,由总经理直接或授权有关部门进行考核。
(2)主管以上干部由直接主管负责初考,总监(或分管副总)负责复考,人力资源部备案。阶段考核和年终考核由考评委员会审核,总经理批准,人力资源部备案。
(3)员工由直接主管负责初考,部门经理复考,再由总监审核,人力资源部备案。
2.考核规定
2.1考核区分
考核分月度考核、阶段考核、年终考核三类。
每阶段和年度考核结束后,公司将依考评结果组织召开例会或以简报的形式予以通报,总结上期工作,明确下期任务。
2.2月度考核
(1)考核统计周期为自然月度周期,月度考核于次月1日~2日进行。每月15日之前(含15日)试用期结束的员工参加月度考核。
(2)总监依据月度kpi指标完成情况对下属各部门进行考核。
(3)月度考核主要依据工作能力及态度进行考核。绩效考核表于每月2日前送人力资源部备案。其中,对部门经理考核时kpi考核项目所得的分值等于部门考核的分值。
(4)每月3日人力资源部将考核后确定的部门绩效薪资额度通知各部门,由总监、部门经理填报《员工月(阶段)考核薪资发放表》或《干部月(阶段)考核薪资发放表》,于5日前报人力资源部审核发放。
2.3阶段考核
(1)阶段考核统计周期:
“五.一”为当年2月份~4月份;
“十.一”为当年5月份~8月份;
“春节”为当年9月份~次年1月份。
(2)阶段考核定为“五.一”、“十.一”和春节前,时间另行通知。
(3)考核步骤同月度考核。考核内容主要依据经营业绩、对公司贡献程度及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4年终考核
(1)每年初进行上一年度的考核。
(2)考核步骤同月度考核。考核内容主要依据经营业绩、对公司贡献程度及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进公司不满半年的人员不参加年终考核。
2.5考核评分标准
2.5.1考核评分标准如下:
考评指标的评分为5分制,即满分为5分。5、4、3、2、1分别代表其区间得分标准。按照考核项目的实际值计算出应得分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
上区间标准值点—实际值
应得分数=上区间标准值点对应分数
上区间标准值点—下区间标准值点
例1:
指标得分标准资料来源
54321
当月销售收入1500万元1300万元1100万元900万元700万元财务部
销售部门当月销售收入1250万元,则其得分的计算方式为:
1300—1250
应得分数=4—————————=3.8
1300—1100
例2:
指标得分标准资料来源
54321
人力资源规划规划超前,极好的辅助经营活动开展规划合理,完全满足经营活动要求规划基本合理,基本满足经营活动要求规划存在问题,不能满足经营活动要求规划发生偏差,妨碍经营活动开展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成果介于5分和4分之间,则该指标当期考评得分为4.1~4.9分(保留一位小数)。
2.5.2出勤考核
公司月份出勤情况依据()所设条件予以考核和计算:
(1)全月迟到四次以内,且无早退、旷工或其他事病假记录者,纪律性项可不扣分;
(2)全月迟到两次以内,无早退、旷工记录,其请事病假记录仅一次,纪律性项可不扣分;
(3)全月迟到两次以内,请事病假一次以内,自第三次迟到或第二次请事病假,按纪律性项扣三分之一分,至全额扣除为止;
(4)全月凡有早退或旷工(全月迟到超过六次也以旷工论),纪律性项不予给分。
2.6考核得分计算方法
(1)月度考核得分即为当月考评分数。
(2)阶段考核得分计算:
阶段考核得分=本考核阶段内各月度考核得分的平均分系数
1 阶段考核评分≥3.5;
系数= 0.5 1<阶段考核评分<3.5;
0 阶段考核评分≤1;或者出现月度考核得分≤1。
例:“十.一”阶段考核得分计算:
设其中5月、6月、7月、8月的月度考核得分的平均分为4分。
如阶段考核评分为3.5分,则阶段考核得分为4分1=4分;
如阶段考核评分为2分,则阶段考核得分为4分0.5=2分;
如阶段考核评分为1分,则阶段考核得分为4分0=0分;
(3)年终考核得分计算
年终考核得分=本年度内各月度及阶段考核得分的平均分系数
1 年终考核评分≥3.5;
系数= 0.5 1<年终考核评分<3.5;
0 年终考核评分≤1;或者出现月度或阶段考核得分≤1。
2.7考核列等
(1)考核得分4.5~5.0分(含4.5分)为a等
(2)考核得分3.5~4.4分(含3.5分)为b等
(3)考核得分2.5~3.4分(含2.5分)为c等
(4)考核得分1.1~2.4分(含1.1分)为d等
(5)考核得分0~1.0分为e等
2.8年终考核列等限制及调薪方式
(1)员工考核列等比例及调薪方式原则上为:
a等10%,升3级;
b等25%,升2级;
c等40%,升1级;
d等20%,不升级;
e等5%,降一级并调整岗位或解除劳动合同。
(2)经理(含经理)以下干部考核列等比例及调薪方式原则上为::
a等3%,升2级;
b等7%,升1级。
(3)经理以上人员由办公会议讨论,总经理提议,董事长审批。
3.其它事项
(1)新进人员试用期满后,由所在部门填报《试用期满考核表》,送人力资源部作为聘任工作依据。
(2)员工考核由人力资源部督导复查,以期公平。 分开考核:研发、制造、职能; 我也很头疼这个,前段时间做了份比较详尽的考核计划,结果领导看了以后觉得太复杂, 不适合我们小公司,我就有点迷茫了,太简单了又没有效果,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有没有高人指点一下,非常感谢! 就你这三个问题讨论下:
1、就是所谓的领导评分尺度问题,领导评分尺度不一是没法避免的问题,即使领导们按照同一个尺度去评估了,大家也会认为是不公平的,我有几个想法,上策就是采取多领导评估的方式,毕竟我们是小公司,几个领导采取合议的方式确定人员等级是比较合理的方式吧,中策是如果我们部门设置不多的话,就不要拉开对比了,而是采取各个部门按照部门绩效分配等级比例和名额的方式,下策就是在评估的时候对指标进行详细的定义,明确清晰的评估标准等。
2、至于说考核周期的问题,如果我们是职能部门考核的话,半年足够了,季度和月度是折腾自己呢
3、主观效应是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的,毕竟我们是小公司,采取正式的述职,让员工就着业绩指标讲解自己的工作业绩实例,然后评估,效果会好些。
当然,我感觉最核心的是,对于小公司来说,绩效考核应该更灵活更亲和,应该成为大家一起沟通的方式,而不是一个勾心斗角的舞台。小公司的人力资源来说,企业文化建设似乎更重要,别企业不太大,大企业病一堆了。 对于小公司来说,重在落实,管理者的重心不在员工管理上,而在经营效益上,所以对他们来说怎么方便怎么简单怎么省事就怎么样办。对于大部分小公司来说,考核不是为了激励员工,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很多月度考核,在开始前就被领导定性了。我们公司也是一百多人的小公司,以前的考核和你们公司很相似,员工月初填写工作任务,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月末对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分数相加核算总分,没有任何的激励性和科学性,领导虚打分数,不好意思打低分,甚至还出现了考核系数0.8,但又调整为1.0的情况,大部分情况下公司人员的考核得分都是一样的。后来经过梳理,调整成了一季度考核,形式变为定量考核+定性考核的方式,实际上就是KPI(50%)+工作负荷量(10%)+工作难度(10%)+工作能力和态度(30%)的考核。同时严格规定打分规则,每一项分数都有相应的定义。现在正在执行过程中,大所带来的效果和影响是明显好于前者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