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二八原则还是长尾理论
有些原则已经被大部分人引用,有些深入人心。比如二八原则,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但是长尾理论,传唱范围应该就不是很广。
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态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
人们只能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
例如,在销售产品时,厂商关注的是少数几个所谓“VIP”客户,“无暇”顾及在人数上居于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
而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
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
例如,某著名网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广告商,它没有一个大客户,收入完全来自被其他广告商忽略的中小企业。
那么到底是二八原则好,还是长尾理论重要,应该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熟语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其意也概莫如是。
招聘也好,管理也罢,公司关注的,考核的,大部分都是那20%,那些位于金字塔上端的人。
也有人建议,西游团队如果要裁人,那么首选就是位列80%的沙僧。
公司里,除了二八原则,长尾理论适用于哪些方面?
员工关怀方面,客户虽重要,但是对员工不好,业务来了也做不精细。 二八原则不表示不对员工好
只是核对针对20%的人员,因为是核心人才嘛
但是剩余的80%也不能忽视 二八原则就是KPI指标的提取原则,讲究的是抓住重点,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其暗藏思想是管理是有成本的。
长尾理论关注的是二八原则放弃的那一块,讲究的是苍蝇再小也是肉,肉多了总能装成盘。潜藏思想是管理成本可以忽视。
一般来讲,二八原则的适应性还是多一些,比如实体店相对于零售,更喜欢做批发~开一天店光库存就很大成本啊~长尾理论适用于淘宝、阿里巴巴等这种对货物管理陈本低的行业,~反正只要有来买的就绝对赚钱~ 长尾理论.....很前沿啊。互联网时代才提出的吧?个人感觉,就像两个式子:
权重 数量 结果
999 × 1 = 999
1 × 999 = 999
怎么用的话......搞不懂了。难道把下面这个长尾想象成:虽然20%的KPI创造了80%的效益,但是如果收集好每一份细微的收益,当量和渠道足够的时候,也可以有很惊人的效益?
瞎说的,楼下继续。 核心问题还是成本问题,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抓住20%核心问题、核心客户、核心员工,解决80%的问题。如果关注80%的问题、客户、员工,只需要20%的资源,当然更好了。
对公司内部管理来说,对企业的关键成败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20%的人,不论企业的员工群体有多优秀,永远是20%的关键人员,企业做员工管理也好做人员甄选也好,要先搞定这20%的人,然后由他们去影响、带动其他80%的人。 二八法则无处不在! 感谢楼主,第一次接触到长尾理论,目前还没琢磨明白,等搞清楚了,再来和大家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