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是木桶理论还是斜木桶理论
对待人才的培养,大部分人理解的就是四个字:取长补短。但是对于经费有限的现在,到底是取长重要,还是补短重要。
木桶理论要求我们,去补短;斜木桶理论要求我们,去扬长。
大部分的公司在培训的态度上,理念都是补短,缺啥补啥。
销售能力上不去,补销售技巧;产品质量有问题,宣传质量;
发生火灾了,普及安全知识。
我们似乎没有对我们擅长的东西进行培训,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培训必要性和紧缺性都不够,
培训了,反而是浪费钱,不符合成本节约。
培训的理念,大部分由企业的发展阶段决定,创立初期,不需要培训,就算要,也主打销售培训,
中期,要培训,主打团队融合,部门沟通。但是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了,你会去做扬长培训吗?
把你已经擅长的东西再继续加大投入,更擅长吗?
产品总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培训应该也是这样吧。 恩,是滴{:5_257:}{:5_257:}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5_257:} 嗯,是的
{:5_253:} 我在想一个问题,斜木桶每伸长一米和短木桶每伸长一米,所能盛的水是一样多的么? “缺啥补啥”一般情况下都是培训需求满足的核心依据,但到了一定的阶段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核心还要结合老板的需求安排“长板的再延伸”;说白了:在私企培训的核心不可以脱离老板的导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