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逃离外企:是开始,不是结束
2006年5月25日清晨,俞雷怀着欣喜写下了一个简短的BLOG:在百度的历史上,“逃离外企”的搜索量首次超过“外企招聘”。这一天,《逃离外企》同时登上当当网管理类新品热销的榜首。他正是《逃离外企》一书的作者。34岁的俞雷一直用“船长”的网名担任中国营销传播网的营销管理论坛版主,是营销领域最知名的网络版主之一。他曾经任职于世界500强企业的玛氏中国、莎莉中国和欧莱雅中国,现在是浙江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
《逃离外企》的内容并谈不上如何厚重,以主人公李白10年的外企生涯,在三家外企里的沉浮,形象地表现了外企的招聘、营销、绩效评估、公司政治等等,最后为了寻求事业的归宿感,李白决心到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去施展抱负。180页的书读者可以很快翻完,但是作为国内第一本跨国公司职场内幕的小说,这本书用虚拟的故事几乎浓缩了俞雷12年来在500强跨国公司的经历和体会。
认识俞雷的朋友评价说,他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一个“逃离外企”的过程,所以与其说他用笔写了一本书,不如说他用行动写了这本书。
但是,凡是认为这本书是揭露跨国公司“办公室政治”或者将它当作“500强入职面试指南”的人,俞雷认为他们全都误读了。外企作为一个庞大的组织,具有一定的官僚气息,但是有能力的人也有机会脱颖而出,而且其中的培养机制、规范的商业做法也会使人不断成长,“逃离外企并不是对职业生涯的自我否定,而是涅磐,一个再生的过程。”
30岁之前,俞雷的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当初追求的东西都迅速得到了。” 24岁的俞雷就被提升为外企的城市经理,拿着远高于当时同龄人的薪水和待遇。不到30岁就当到了500强企业的省经理,并且不到一年就被提升为大区经理。但是,他意识到,再向上的路很难——总监级别要等待很久,而总经理几乎看得到摸不到,所谓的玻璃天花板并不是传说,它真的存在着。
作为一个外企中的营销人,他不得不追问自己,35岁到40岁的时候干什么呢?40岁以后的未来又是怎样的呢?
他和周围的外企朋友发现,他们几乎不能在职场上停下来,因为这不是获得多或者少的问题,而是得到或者失去的问题。这,真是相当残酷。
曾经有位在斯坦福上学的朋友问他:你最理想的快乐是什么?他回答,是与爱人过着舒适的人生。这时,俞雷忽然认识到,这意味着掌握自己的工作,而在外企中充当高级打工者是很难达到这个自由境界。即使达到总监或者总经理的目标,也不能满足人生的追求。他的进取心在催促他去开拓职业的蓝海,追求一种非凡的自由。
这样想的外企白领数不胜数,但是为什么真正迈出这一步的并不太多呢?
“外企是这样一个奇怪的旋涡:你有一百条憎恨它的理由,但是有一个爱的理由就会使你留下来。” 俞雷说,毕竟外企的运转的系统性、巨大的平台以及品牌、资金的支持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而且对员工的培训和成长也的确有帮助,这些都不知不觉地阻止你新的追求。
经历了12年之后,俞雷还是突破天花板勇敢地走出了一步。目前,他在浙江一家上市公司做高管,“外企不可能有舞台,挑战巅峰。”
当然,俞雷承认,有人管这种创造的欲望叫梦想、勇敢,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冲动,他的身边也有从外企出来之后水土不服的失意者,有人也会后悔,抱怨酒店越住越差,出差预算越来越少。
“从外企到民企,我们要找的不是差距,而是差异。” 俞雷说。“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他的体会是,在民企不能继续做螺丝钉,要做发动机。民企需要你从一个点上的擅长变成一个面上的把握。经理人不能浮在空中,而要快速搭建自己的平台,逐渐习惯变成战略制订者而不仅仅是参与者。这个适应期,他认为是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给已经离开外企和准备逃离外企的人,俞雷有几点忠告:
确定职业目标;学习适应不同环境;学习市场的变化;要懂得选择和取舍;多交一些朋友。
RE:[转载] 逃离外企:是开始,不是结束
朋友是俞雷的一大财富。他在网上的文章点击量在中国所有管理网站中无人可以比拟,为他凝聚了巨大的人气。《逃离外企》也号称是第一本通过博客推广的畅销书。在小说中,主人公李白从500强欧诗雅公司辞职后,情不自禁地哼唱起Boyzone的《No matter What》,这也是俞雷喜爱的一首歌:
No matter if the sun don't shine
Or if the skies are blue
No matter what the end is
My life began with you
I can't deny what I believe
I can't be what I'm not
I know, I know
I know this love's forever
That's all that matters now
No matter what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