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80后 读书笔记一

2012-5-15 08:41| 发布者: 蟹蓝| 查看: 834| 评论: 45|原作者: markkk2010

摘要: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80后》 高建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读书笔记 前言 很多人偏激的概括80后,是因为他们盲人摸象。80后和60、70一样,分为以下几种:杰出的一批(5%),优秀的一批(20%),普通的一批(50%),失落 ...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80后》 高建华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读书笔记


前言

    很多人偏激的概括80后,是因为他们盲人摸象。80后和6070一样,分为以下几种:杰出的一批(5%),优秀的一批(20%),普通的一批(50%),失落的一批(20%),问题的一批(5%)。每年500万的毕业生当中,有100万优秀的人才。

    信守承诺,是市场经济当中非常重要的素质,是一个人能否被新来和接受的关键因素。

    人活着一定要感恩,不管谁帮助了你,都要找机会感谢、报答,不能忘恩负义。


垮掉的一代………..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想当然”,容易陷入“集体无意识”状态,容易受到所谓权威人士的“忽悠”,因为老一代人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不愿意调查,人云亦云。

    不管别人做什么,只要不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只要不妨害社会利益,就用包容的心理去面对。

    中国人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因为缺乏恰当的“利益驱动”机制,比如“禁止吸烟”,但是大家对着这个广告牌依然我行我素,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的后果是什么,罚多少钱?不痛不痒的警示当然是没用,类似“不通电的高压线”,而在很多发达国家,凡是禁止的东西,一律写清楚罚多少钱,不仅非常具体,而且数额巨大,在新加坡很多罚款,接近一个人的月工资。唯有“利益驱动”才能解决问题,比如说加大“醉驾”惩罚力度,严格执行,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

    榜样的力量是通过少数人的行为影响多数人,而文化是通过多数人来影响少数人。

    为什么现在的80后,不适应社会,这种不适应是暂时的,慢慢就会适应。当自己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不久就清醒了。

    当前中国很多社会问题和“面子和攀比”有关,比如工资,嫉妒等。很多跨国公司在20多年前就实行保密工资制,不允许打听,负责受罚,达到淡化攀比,专心工作的目的,但国内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透明工资制,期待有所激励,但国人不但没达到激励的目的,反而相互攀比,心里实在不舒服。

    人容易放大自己的有点,放大别人的缺点。


颓废的一代……………

    颓废的人,是后面5%的人。

    包容方面,有的人说,尽管某些人的做法没有伤害到我的利益,但是有悖传统,我也要包容吗?——传统的价值观一定是对的吗?大家不自觉的认为传统一定是对的,祖训、家规等都是对的,前人没说过的,就不敢去实践,封建意识很强,阻碍了创新与进步。

    有人说,现代的年轻人不热衷政治,不关心社会,其实不然,这只是个暂时的现象,等进入40岁的时候,压抑已久的参与热情就会迸发出来,现在属于特殊的平静期。

    企业中,摒除对80后的偏见,企业家有很大的责任,很多企业家和老板完全不理解管理的本意,一味强调服从,认为是公司给了员工机会,忘记了是员工帮助公司赚钱,脑子里充满帝王思想,在自己的王国里当皇帝,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懒惰的一代

    市场经济中,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是“既要自己过得好,又要别人过不好”,而不是大家都好。让别人追不上你,这个距离就是“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用各种办法激励员工的热情,让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通过聪明才智去创造价值;而中国,老板绝顶聪明,而员工傻乎乎的工作,脑手分离,主观性并没有融入进来就是执行。所以中国人喜欢谈执行,外国人喜欢谈激励。外国人用员工的智慧赚钱,中国人用老板的智慧赚钱。

    任何人都不会和两样东西过不去:自己、钱。

    没有什么比自信更重要了,人不自信谁信你。


自私的一代

    市场经济中,做到“主管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已经很难得了。只要大家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中国的很多顽疾都会消除了,比如说食品安全问题、假冒伪劣产品问题。

    为了自己利益的自私,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不理解这,就等于不理解市场经济。

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经济的腾飞得益于婴儿潮的消费方式,他们超前消费,讲究生活品质,享受生活。

    哪家企业掌握了80后的消费欲望,哪家企业就掌握了未来十年的主动权。

    很多人怨恨别人拥有特权,但是自己有了特权,却沾沾自喜,这不是矛盾么,看来,大家不是恨特权,是恨自己没有特权。

    自私不是什么坏事,是每个人的本能,使社会得以进步的原动力。

    外国的议员,我国的人大代表,都是为特定利益群体争取利益,难道不是自私,正因为如此,各种自私的碰撞才能有民主、包容。

    当年人民公社时候,人人看起来都很不自私,但是结果呢?

    对于以赢利为目的企业来说,应当摒弃奉献精神,主张平等的利益交换,是社会的进步。

    在国外,有这么一种思想,就是:工作需要的加班时间的每一分钟,所得的报酬都斤斤计较,但是做义工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很分明。

    在我国,人们为了孩子的前途,走各种后门,在新加坡,推行“义工制度”,如果要让孩子上好学校,一来成绩合格,二来家长做义工,为孩子攒积分,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交换,孩子的学业与义工挂钩,志愿者就多了,因此这种利益机制很好,弘扬了社会正气,大家都觉得轻松。

    在企业,让员工做事情,就要从员工能学到东西的角度出发,这样就是员工的自我利益,才能发自内心的努力工作。


叛逆的一代......(还没有整理完,待续


   以上为书中内容,为作者观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愤怒的小火车 2012-5-14 21:42
坐上沙发慢慢看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我觉得没有好也没有坏,各有特点而已。
引用 老北京 2012-5-14 22:45
hehe ,due
引用 老北京 2012-5-14 22:46
呵呵,读过,学习了
引用 dhy2001123 2012-5-14 22:47
顶一个
引用 上善若水2010 2012-5-14 23:10
与其说是一代人的特征,更象是一个时代特有的烙印。有争议的不是还远远不止现在吗?90后、00后,一定会让担扰80后的人更加不安吧。但他们自有他们独特的生活的方式,而且会更自在更好,不用想不行。
很久没有好好读书了,惭愧不已啊。
引用 ping52 2012-5-15 08:05
听过高老师讲的课~~~
引用 chen405486 2012-5-15 08:08
这点才是关键这“在企业,让员工做事情,就要从员工能学到东西的角度出发,这样就是员工的自我利益,才能发自内心的努力工作。”
这本书可以看看,从楼主的摘录看起来还不错
引用 祖朝野 2012-5-15 08:20
加油整理,偶等持续学习。
引用 yaoming3 2012-5-15 08:3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引用 TEOH 2012-5-15 08:34
感谢分享~ 期待后续。
引用 蟹蓝 2012-5-15 08:38
了解自己,才能知道从哪方面来提升自己
引用 蓝色蜻蜓 2012-5-15 08:40
每一个年代的人都有他的特点,不要只看别人的缺点,放大自己的优点。
引用 sh1985l 2012-5-15 08:47
期待。。。
引用 李媛 2012-5-15 08:49

优势劣势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它在某个定位是否适合一直发展下去.
引用 抚琴揽月 2012-5-15 09:00
不论80后是怎样的一代,都将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在看待他们的时候,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些我们自己的改变,将心比心吧
引用 博学笃行 2012-5-15 09:15
支持“愤怒的小火车”的观点。
每一个年代的人都有其社会背景,80、90有“问题”,70、60、50同样存在“问题”,只是不同背景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片面的看待“问题”,这就不好了。
教育对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新一代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上一代“教育不当”造成的。
也许80、90的“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与未来!
引用 心灵捕手 2012-5-15 09:30
我觉得80后这批人成长的环境要优于60、70受教育水平也高于上代人,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如果把80后这代人作为一个群体看待,那么我认为他们有无限的可能而且充满希望。也许社会的变革最终会在这一代人身上实现。
引用 cielle 2012-5-15 09:38
80后,这一代,充斥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及许多的无可奈何,不完善的市场机制,无限的压力。坚强、自信、自我地打拼着未来;放大的世界,赠送的光环,片面的误解,我们还是勇敢地做自己,奋斗,用努力实力赢得美好的明天。
引用 落叶的回忆 2012-5-15 09:40
现在很多人这样,“不管别人做什么,只要不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只要不妨害社会利益,就用包容的心理去面对。”。

查看全部评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