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14
- 注册时间
- 2002-6-14
- 威望
- 0
- 金钱
- 764
- 贡献
- 23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78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99
- 主题
- 46
- 精华
- 2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6-14
- 最后登录
- 2015-1-14
- 积分
- 787
- 精华
- 2
- 主题
- 46
- 帖子
- 199
|
回复:315!315!315!新华人寿被认定“误导宣传”,是否涉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没有看到楼主所说的宣传材料,但是八九不离十,所有保险分红产品和银行基金产品的宣传材料都是一样的,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并且,在宣传材料图表下面或最后,通常都会有一行小字"表中数字仅供参考,请以实际合同/情况为准". 所以,请楼主仔细查看,再去投诉.
这种宣传材料的收益率,通常假设以现在稳定的收益率为准,但是现实生活往往不尽人意,即使是银行的固定利率也是每年一调的,所以不存在如此高而又长期保持不变的利率.这是常识.另外,由于在宣传材料中,收益率的数字很大,而说明"仅供参考参考"的字体又很小,因此不仔细的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基于这一现状,保监会\证监会要求各家规范自己的宣传材料.这是后话.
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保险属于金融产品,是严格以合同为准的,而保险产品又是不断更新的.因此楼主应该仔细查看当时所签保险条款的正文,而不是以之前的文字为准.保险合同以出单日期为准,而后又有7天的犹豫期让楼主退保,足够楼主行使自己的权利.
如此说来,不是保监会不管,也不是保险公司不理,这种说不清的事实实在是很难评判,就像买房子一样,楼主必须要仔细审查保险合同,这是权力也是义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保护自己的权利.楼主有疏忽大意之失,因此并不是理所当然.因此,楼主如果想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寻求协商解决.
这也是寿险的悲哀.实际上,寿险是保平安的,为人们解决未来经济上的负担,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但是在国内,大多数人买保险是为了赚钱.从保险业务员到买保险的人,都在扩大这一怪圈.也许,这跟现状和大众急功近利的心理有关吧.正因如此,才会有这么多对寿险的误解和投诉,才会有"保险是骗人的"之感慨.
诚然,销售人员的素质还不高,急于销售产品.保监会可以出台新的制度,来规范这一行业的标准化.即便如此,这种行为还是很难杜绝,因为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趋利心理.他们不会为保险买保险产品,觉得吃了亏,却会为利率而购买保险产品.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在这方面,媒体也有责任.不要只为个别理赔或"突发事件"而凑热闹,而要从根本上培养人们的保险消费心理,不要只想着怎么赚保险公司的钱.只有这样,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业才能健康地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