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1-1-18
- 注册时间
- 2003-2-21
- 威望
- 0
- 金钱
- 7465
- 贡献
- 96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756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206
- 主题
- 86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2-21
- 最后登录
- 2021-1-18
- 积分
- 7561
- 精华
- 0
- 主题
- 865
- 帖子
- 1206
|
在第五届农运会上,有几个比赛项目引起了我的兴趣,比如说比赛挑水---在指定的时间内,看谁挑的水最多,再比如说比赛插秧----一定数量的秧苗,看谁插得最快,插得最好。从新闻播出的场面来看,这些比赛引人入胜,争夺激烈。而选手赛后评价也说:这些项目来自于我们农民的生活,所以很感兴趣,很投入。。。- [ W' U9 I$ I& ^7 u* ~
+ x; s. a' K+ O
看得出来,主办方在比赛项目设置上是花了许多心思的,这届比赛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农民”运动会。
; ^% n' n9 Y4 ^0 ] C8 ]4 S9 ]: b1 ] D& C3 J: F9 |8 ^' R- x, u
回过头来想一想,绩效考核又何尝不是一场竞赛呢----每个被考核的人就是竞赛选手,考核的项目就是竞赛的项目,这样一联想,觉得考核也蛮有意思的。( N! g, R5 |$ y& v
1 F! p$ \8 E4 t7 U; s
但是,实际工作中,不是所有的或者大多数的人对职场上的这种竞赛感兴趣的。我们我会听到种种的负面的声音% v) j5 \. @7 I/ x' G
5 P! g# K% W+ b9 t% l7 I. v) _/ [
----考什么呀,还不是那些老套!( p) ~" q# v8 D# K
8 A3 J2 W' u4 }% X
----考?考了又能怎样?
+ q, u- Q" f& O4 `; h4 c
1 |& F. D( D4 n+ y5 i5 p0 s; u----考吧,考吧,不考怎么能让老板知道人事部门做些什么呢?; A" U: k* r7 z# l& ?
4 n2 ^" q y0 T7 P5 j
。。。。。。
+ c4 k9 j+ S' y2 F5 Q3 m0 I; w8 u2 R
5 J6 c* i3 `1 ?) M: r3 x面对这些“刺耳”的声音,我们的HR会做何感想呢?难道我们的考核工作中真的没有这些问题吗?年年考核,年年考何?抱定“德勤技能”的大原则或是没错,但是每一年公司在发展,人员在成长,我们的考核细项改变了多少?我们的人力资源导向性到哪里去了呢?“考了又能怎样?”说这话的员工所在的公司,考核与人事的挂钩一定不怎么样,或者说基本上处于“认认真真走形式”的状态。“考吧,考吧,不考怎么能让老板知道人事部门做些什么呢?”这话HR听了最刺耳,可这句话最重要!考核制度老套也罢,考核跟人事挂不上钩也罢,都跟这句话有关,因为这句话点出了考核最重要的地方----我们的考核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若只是做秀给老板看一下,那么例行公务,走走过场是很多HR的选择;若真正的做绩效管理---帮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个人素质和绩效提升;并通过提升员工素质和绩效来达成推动公司整体绩效提升的目的,那么,不妨多想想,我们在设定绩效考核项目的时候有无想过以下的一些问题9 {! U0 M: U% x. |6 k
3 D U* ]* o$ e- ?
----考核项目符合员工岗位工作的实际吗?! h/ ^# {( B) q& s4 u: S, k: F% @
( X1 L" c: r# U" L----指标导向性和前瞻性员工认同并感兴趣吗?/ G7 O J2 `4 K& ?
0 p8 m+ f l, v
。。。。。。
, u& S) ?$ Q& B- e- [ ~ S' ?/ R* c
事实就是这样,只有员工认同并接受这场绩效考核的“比赛”,他们才会充满激情的投入其中,而只有投入其中,他们的素质和绩效才有可能真正提升,绩效考核的意义才能展现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