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1-29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威望
- 2017
- 金钱
- 6528
- 贡献
- 74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286
- 日志
- 92
- 记录
- 0
- 帖子
- 287
- 主题
- 226
- 精华
- 3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最后登录
- 2019-1-29
- 积分
- 9286
- 精华
- 3
- 主题
- 226
- 帖子
- 287
|
作者:郝志强
# G! {; i$ Y- v3 I$ U K& j1 V, Y2 s
德鲁克说过:“企业走下坡路的第一个信号,是对那些合格的,能干的和有志向的人才,失去吸引力。”' F1 b- u2 r: S! h
* r" W" z' W, [! z, @; P" |( P
企业靠什么人推动,在不断成长?显然对于企业来说,老板是企业的发动机,很难想象一个企业,被某个销售人员,推动着前进。最著名的发动机就是微软的鲍尔默了,他能在微软的年会上,跳着迪斯科,上台来,连跳5分钟,差点心脏病发作,真是个合格的发动机呀(有网络视频为证)。小企业人少,老板这个发动机,可以带动员工。但在大企业,老板发动机的马力再大,也很难带动大企业的每个员工,努力工作。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大企业,都有很多闲人,或养着很多懒人,这在小企业是不可想象的。
- \1 U8 S, S& m4 c0 M7 J8 F% P: m1 x% Y: _9 s$ O
在大企业,老板的能量,通过好几层管理层,传达到员工时,必然有严重衰减,辐射不到企业的各个角落,辐射不到每个员工身上。在物理学上,火炉的热能辐射,和距离成平方成反比。所以对大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造就“发动机”样的管理层,最高境界是造就“发动机”样的员工。老板最希望企业里,每个人像他一样干活,疯狗一样工作。
0 U8 b$ r* V5 o; p( f3 d/ O1 I) D
7 g: H+ g; p7 q0 e3 l 德鲁克这里说的“”合格的、能干的、有志向的人才”,就是企业里的“发动机”。可以想象,要是这些人离开了,或没有动力了,这些“野鸭”飞了,企业还有什么未来?我们很多企业,为能有“最佳雇主称号”,而努力,也是有道理的。这样的头衔,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企业就变得更优秀,再吸引优秀的人才,企业形成了正循环。0 e0 O5 r0 q/ g. M4 ^4 y
" V, G7 c" w7 U& w 所以企业是不是建立一个人才监控机制?就像对大江大河的水位,进行监控,来预测洪水的情况一样?把那些优秀人才,那些“发动机”,都建立档案,作为考核管理层的依据,哪个管理者,留不住这些“发动机”,他是不是也不用干了?给这个制度起个名字,叫做“TOP100”,这个名单要经过总经理过目,列入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
/ i$ |' ~. Z$ w
4 u) w3 v, s0 i+ H 管理者倡导的所谓以人为本,不是以每个员工为本,而是以这些“发动机”为本,他们是企业前进的动力。就像篮球队里,可以没有教练,但不能没有乔丹,在老板的眼里是这样的。我们看到太多的普通的管理者,我们也看到太多的优秀的,甚至是被埋没的骨干。你可以比较容易地招聘到,一般的管理者,但比较难招聘到,优秀的骨干。你这个管理者,连你核心的骨干都留不住,或他离职的时,对你有意见,那你就没有尽到管理者的本分,你也不用干了。很多员工加盟一家公司是因为公司,离开公司是因为上司,管理层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6 k8 O3 ?' n: y4 W; m! Y. [5 Q% d8 L" j
这些有“有志向的人,他们把企业当成学习的场所,当成一个旅店,他们在这里努力工作,为的是实现他们个人的目标,比如说积累经验、积累人脉、积累资金。他们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也为企业做出了贡献,双赢。1 q% f; L+ p$ ^
q1 ?9 |& E( I( S ] 郝志强说:“你们公司有无建立,优秀人才的预警机制?要是没有的话,你们公司剩下最后一个人才时,老板才发现那是他自己”。
7 o) Q, @7 c6 T3 a8 v" A) G5 f5 K/ Q" J0 E! h+ K
本帖最后由 殇の奉孝 于 2011-6-3 10:08 编辑
% p" T4 \8 g5 u J/ G, g6 v: S; _9 u) I
|
-
总评分: 威望 + 10
金钱 + 3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