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1-29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威望
- 2017
- 金钱
- 6528
- 贡献
- 74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286
- 日志
- 92
- 记录
- 0
- 帖子
- 287
- 主题
- 226
- 精华
- 3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2-13
- 最后登录
- 2019-1-29
- 积分
- 9286
- 精华
- 3
- 主题
- 226
- 帖子
- 287
|
作者:郝志强$ Z3 e; u1 r& O, @9 i6 t/ \+ v
* M6 P/ O1 p3 }6 i4 q
德鲁克说:“有效的管理者必须经常检讨,他们和同事的工作计划,他们会问:如果我们还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现在我们该不该开始这项工作?”
: A* Y# Z" ?7 s. b9 E8 Q) c0 R( i' \" h) S: f& H# e
知道不做这个工作,比知道要做这个工作,境界更高呀。大多数管理者,遇到问题以后,第一个想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有效的管理者,第一个想的是偷懒的办法,他想的是如何不做这个工作。我们的文化里,倡导勤劳是美德,怎么能不做呢?怎么能偷懒呢?勤劳是美德呀。但客观地来看,德鲁克是对的,就像他说的那样“管理者首先要做正确的事,其次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
% \2 H1 ]$ n% D, V9 l! Z' | i
3 l; d5 h; U7 ^$ T u: b# ~ 但往往什么是要事呢?上司安排的是不是要事?下属求助的是不是要事?政府官员来拜访,是不是要事?每个人对要事的理解不一样,自然工作的效果也是不一样。
" t1 n6 D" I0 m% O$ ?1 y& y% H# ?& s* O. D( s, u
在华为,就曾经有过省部级高官,到华为拜访,在门口苦等任正非的故事。显然华为认为政府来人,这个事情不是要事,而有的企业相反。其实这里无所谓对错,关键是不同企业的文化。华为凭本事吃饭,默默无闻地,低调地开拓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所以认为一个政府官员的到访,不是什么要事。要是整天接待政府单位,任正非就不要干正事了,华为也完蛋了。而对于地产商来说,一个小科员的到访,就是大事了,小科员要是不给批地,或挑毛病,可能搞死这个地产商。我们的教育界,不是也有佳话传出吗?教育部的一个小秘书一样的小人物,到某大学调研,一个20来岁的小姑娘,惊动了正副校长,列队欢迎,那些都是她爷爷辈的人。我不知道那个小姑娘是怎么想的,更不知道校长大人,脸皮有多厚。9 U& v" H9 X$ z* Z* \4 Y9 E S
4 W7 l" J; q, \0 V( x2 m# t3 q 所以什么是要事,还和企业的性质有关。掌握你命脉的那个人,就是要人,无论他是什么职务。那个要人的事情,就是要事。其次是做了以后,带来很大经济效益的事,那是要事。或不做以后,造成很多经济损失的,那也是要事。- a) H1 w+ \ Y- c/ J6 E
; Q0 s- u3 {/ `! Y4 @- r3 @
要事第一,在做事时,要遵守下面的四个步骤。首先要想能不能简化这个工作。其次想可否重新定义这个工作。第三想可否重新排列这个工作。第四想下属可否完成这个工作。所谓授权的道理,就在里面。这个特别像工厂里的管理一样。车间的工人用铁锹铲煤,要问一下可否不铲,可否可以用抓斗等更高效工具,铲煤是否可以合并在别的工序里面等。% b; c& E, U+ d, w
+ [. q' \3 | I1 F5 b# N 总之有效的管理者,做事要有价值,不是事到眼前就马上开始,而是站在比这个事情更高的角度,考虑事情的具体情况。这就是IE工程中倡导的合并、删减、重组、重排。0 Q$ ?* ]% v' _8 K
' J6 N- g/ b2 M* Z
郝志强说:“知道不做,比善于做更重要。管理者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来”。6 C+ Y+ {5 }0 G+ d8 `# m
- Q; P' Q4 i; t; Y
|
-
总评分: 威望 + 25
金钱 + 59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