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5-15
- 注册时间
- 2006-4-11
- 威望
- 0
- 金钱
- 741
- 贡献
- 188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92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046
- 主题
- 354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1
- 最后登录
- 2007-5-15
- 积分
- 929
- 精华
- 0
- 主题
- 354
- 帖子
- 1046
|
地板
发表于 2006-10-25 10:5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关于培训后遗症的思考
纵向短路
, W" z2 q. V9 Q3 j企业培训如果忽视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之间的纵向联系,本来没事的企业,也得让培训整出事来。
( T2 W( d) F* q$ I厌食后遗症,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企业高层对培训工作有没有意识,有没有计划,往往对效果的产生起主导作用。只有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真正关心、真正参与才能效果好。如果企业领导不重视、不参与,就如同培训工作在源头卡死。
7 R6 d* @8 d ?, w. K6 X4 k; m无论培训公司多么有名,培训课程怎么讲授,如果忽略了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之间的纵向联系,就会造成培训中纵向短路。这种症状在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很普遍。( f0 F$ `/ T$ e$ `! g3 c
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大张旗鼓开展培训工作,培训还没有开始,企业中的大批老员工就声明不参加培训。负责培训工作的张经理回忆说,他们觉得自己就这样了,没什么好培训的。于是要么推说工作忙,要么干脆病假,不参加培训。而高层也没有坚持,觉得无所谓。实际情况却非常严重。低层员工接受了培训,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公司所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只有职位低的人才了解和执行,而对高层没有约束力。于是,培训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大打折扣。而在高层看来,本以为通过培训,企业在管理上可以上一个大台阶,而实际上却恰恰相反。在企业制定具体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如果达不到预定目标,高层就会对培训工作彻底失去信心。) R& \, d5 r, G, V1 ^
: S2 |- \0 Z$ [5 n' k7 n) m家花不如野花香
* G% G: C: _, v2 r$ O4 _7 w一个需要关注的事实是,在企业决策者的眼中,外部培训者的面孔、包装比他们的知道更重要。
$ X# d3 ~* d5 @: \9 z" }, x$ ]8 F“一般来说在家里做菜最好吃,但是到了周末我还是想到外面换换口味,并不是我不会做。”2 U' Z4 w/ E8 X4 E' E
伟达实业公司总经理赵伟达坐在北京CBD一家西餐厅内,手指着盘中的西餐,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是在说他公司培训的事。
/ d$ T7 |" u+ _) y! z赵伟达承认引入国外培训机构造成水土不服的事实,“但我们80%到90%的培训是自己做的,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至于请国外机构培训的动机,赵伟达的解释异常简单,“我觉得从外面请人主要是让他带进来一些新的想法,很多的时候本来我们内部人做培训最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不用培训公司的人做。”赵解释,企业内部培训久了,员工往往产生厌烦,这时候就需要换一张新面孔给员工新鲜感。- M! u' o: A4 U" ^3 _
“人总是这样,‘家花没有野花香’,同样的东西,由我们来讲与引进外部培训机构来讲,就是不一样,他们觉得很新鲜,有点神秘感,认为他们的话很权威。但在企业核心理念的培训上,我们必须要内部解决。”赵伟达同时也指出,“外国培训师鼓励培训者独立思考,尽管他产在语言上有障碍,但是他们对身体语言的使用和生动的形式对学员有吸引力。中国培训师学术资历很高,他们倾向于讲述太多的理论,非常不善于交流。”
' \9 q4 L' N$ L; m/ ]& A$ T朗讯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孙贺影先生说,“我们各方面做得很好,但有的地方也不太到位,在请外部培训机构培训后,个别情况下也会产生消化不良的现象。”孙贺影介绍说,朗讯曾经从国外请老师,进行销售技巧的培训,因国外的销售理念和销售方法是和中国不一样的,他们认为是职业化的东西,但是却水土不服,这对朗讯来说是不值的,毕竟是投了一大笔费用。不过朗讯也注意到,这种情况只是针对员工的培训。关于对经理人的培训,却是精心设计的, 一般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即使请外面人来,我们跟他们谈论过,基本课程都在双方参与的情况下一起做,而不是单纯把国外的情况照搬到国内来。”孙贺影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