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6-16
- 注册时间
- 2006-6-6
- 威望
- 16
- 金钱
- 1222
- 贡献
- 138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376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6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6-6-6
- 最后登录
- 2014-6-16
- 积分
- 1376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46
|
板凳
发表于 2007-11-5 18:56: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劳动合同法问题解答200题
21、劳动合同该由谁持有?
! W( P* |% `* t) |7 G/ D《劳动合同法》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m: v- |! S6 A9 y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将所签署的两份劳动合同全部收回用人单位保存,甚至只签订一份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劳动合同文本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q! A/ o2 |% O1 ~/ z0 P
" ?+ w1 e5 W! o9 Q22、劳动合同必须具备什么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款: " X% C/ Q0 \2 V! ^& c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 g' G2 H. o3 d# e" u0 m- Z; L( g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2 U" z6 ^5 L! Z9 S1 M
3.劳动合同期限;
0 @' @! \6 B% u$ I4 m: z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 O+ I% ~+ P P" K6 e7 F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4 L* o, u: v( J* @1 P1 Q4 l, B
6.劳动报酬; 7 i$ }1 B" _2 W# d$ t0 _. K
7.社会保险; ; s( E. m- L6 b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2 D, J6 b' N7 k( a2 b/ Y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F- `$ p* W8 y5 Y# c* N
; \& _) g# v, M23、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增加了哪些内容?
4 z- ?( I2 D1 p4 b$ a4 `5 l《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与《劳动法》相比,增加了以下内容:
% ^* b( T0 F. Q3 h2 R1.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等条款。这些内容是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基本情况,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
/ n+ X+ h+ j5 y ? y$ f2.增加了工作地点条款。原因是实践中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可能与用人单位住所地不一致,有必要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予以明确。" t( Q8 b- x! I) V& }$ |6 n( S
3.增加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条款。原因是为了在法定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该劳动者具体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安排。( u/ d' s. Z( [* y7 _
4.增加了社会保险条款。强化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利义务意识。) N" ^3 \ H+ Y8 ^
5.增加了职业危害防护的条款。《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动合同法》增加职业危害防护的必备条款与《职业病防治法》以上规定有效衔接。0 ]+ j6 A" B1 r b* J& ] d' Q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相比用人单位来说是弱势,在签订合同时供劳动者表达意见、进行选择的空间非常小。从这个角度来说,《劳动合同法》增加必备条款的内容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
7 ?: `0 r4 i3 o( ^! ^ j' \- F1 p# w9 S/ ^, ?6 R
24、除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双方还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哪些事项?/ o0 ?8 o( m0 x6 y+ E
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署的劳动合同中,除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还可以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就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事项进行自主约定。/ W4 n6 n0 k" C- q+ l, Y
1 q. [8 C3 K- K$ ?, P( C
25、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删除了哪些内容?% C) k+ ^9 X4 u/ x
1.取消了劳动纪律条款。原因是劳动纪律属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劳动合同法》第4条已经对用人单位制定、修改劳动纪律等规章制度的程序作出了规定,没有必要在劳动合同中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个别约定。
) N# K) b4 y" g9 T% V) k2.取消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条款。原因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期限约束,随意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取消了《劳动法》中有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终止劳动合同的规定,明确劳动合同终止是法定行为,只有符合法定情形的,劳动合同才能终止。' F% g+ y5 E6 |: J' u: A- s& r1 b
3.取消了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条款。原因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违约责任条款,《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在依法约定的培训服务期以及竞业限制条款中,用人单位才能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1 ]& K2 R! m9 N* m* ]
( @5 }5 h9 d) A9 |
26劳动合同中对劳动报酬约定不清怎么办?9 D" i, M7 z. b% l: y
《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2 u# u7 H. w1 y+ _: L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因劳动合同的关键条款约定不明引发了争议,《劳动合同法》还提出了指引性的解决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劳动争议的仲裁、诉讼解决压力,无论对于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还是缓解司法部门因讼累造成的工作压力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 L! q+ E4 E! N. W. q/ \* n5 |
; {! z, m' W" `7 j9 R, F9 U$ x% \
27、单位只签一年劳动合同,试用期三个月可以吗?: S# F4 |9 b- y3 Z" D
解答:这是不对的,如果单位只签一年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二个月。
( `# Q9 y1 m( b1 _6 A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同,试用期的长短也不同: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x3 l4 Y" |& e9 W$ N/ y6 F
《劳动合同法》同时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而且在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中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u. }% K: Z# r9 |+ e. K4 G8 n
. m( w' l! T' _9 r, r28、试用期是否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z' H3 k7 e* M, E& _- U
解答: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i# e4 ?* t) k, I0 {' h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j% |1 _) g h, |& w现实生活中,有些用人单位往往对于试用期内的劳动者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而经常会等到劳动者“转正”以后,再签订劳动合同。
4 s7 J& v- S0 R7 i; t- e4 U6 {. N首先,用人单位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其次,即使在试用期内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期限仍然是计入劳动合同期限内的。' V7 d6 k" h x k
! j9 D8 _5 F+ W0 _3 T' z29、劳动者试用期的工资有最低标准吗?& b2 h3 ]# W. y' `0 t6 p
解答:《劳动合同法》首次对试用期的工资进行了规范: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2 M0 P) g! ?$ M6 B9 N- ?
: `# H0 q6 B7 E
30、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吗? ( }9 ?, C: X! F; T, ]0 W
解答:在试用期中,除非劳动者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否则,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4 }9 a2 g6 C6 g4 P: q* R& C(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R d9 B% T. r$ C+ Z- _& l7 _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6 h |9 Z) e a: i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M- U1 D$ |$ H0 f(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6 R$ [; \: s7 E7 U. G% r(5)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 Z' b$ [5 P" V, X(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p; {% R% a9 P5 W# N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s, z4 _+ ~5 O h
(8)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 y- J N* E% N, m# w. G9 X+ |
此外,即使劳动者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用人单位需要在试用期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
|